贵阳十年内能超过西安吗?

贼城豫鳖醉河南


背景

贵阳在近几年来的发展趋势确实比较好,我国一些大公司向腾讯的大数据中心因为贵州的环境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落户贵州,贵州过去的劣势变成了今天的优势,前景一片光明。


那我们能说贵阳在十年内超过西安吗?我认为贵阳十年内超过西安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下面我们来对比一下两者的实力。


基本情况

下面是我国25个省会城市,2018年第一季度gdp情况,我们看到西安的gdp排在我国25个省会城市的第9位处在中等偏上的位置,一季度的gdp接近1800亿元人民币,经济增速8.1%,领先于贵阳的第19位,不如700亿,经济增速超过11%,优势相当的明显,整年的差距可能有5000亿人民币,实力有缩小的趋势,但是即便是给上十年的时间,以现在的增速贵阳也很难超过西安。

区域地位

我国计划划定12个国家中心城市,目前已经划定了9个,西安就是其中之一,在剩下的三个国家中心城市的指标中贵阳的实力区域很难入选。两个城市都是所在省的省会,在这个层面上,两者平起平坐。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而贵阳的地位是普通地级市,西安又要高速贵阳一层。

自然条件

西安地处沃野千里的关中平原,贵阳身在地无三里平的贵州,在城市的做大和发展中西安很明显更加方便,空间更大。西安为温带季风性气候,贵阳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在水资源上贵阳的先天优势要优于西安,但是西安兵临渭河之畔,再加上目前的贯穿秦岭,汉水济渭工程的实施,西安在这方面有了很大改善。



基础设施

西安的公路,铁路,航空在中国内陆处在前列位置,是我国内陆综合性交通枢纽,而贵阳相比就要落后一截。西安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地,教育水平仅次于北京,南京,上海,武汉,而相比之下贵阳的高等院校中比较出色的只有贵州大学。


锵锵三人行


乍一看,贵阳想跟大西安相提并论,肯定是不可能,但如果静下来分析,按照贵阳目前的发展增速,其实结果也未必那么绝对!

先来看看最新的数据,

人口增幅:

西安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83.21万人,比2015年末净增加12.65万人,人口增幅1.45%。

贵阳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69.68万人,比2015年末净增加7.5万人,人口增幅1.6%。

在人口的增长上,显然,位于南方,气候冬暖夏凉又以宜居著称的贵阳,更胜一筹,西安的气候比较干燥,还有沙尘暴,大西北的夏天更热,冬天也更冷,自然条件的舒适度上,一般是比不过温润的西南。

经济总量、人均GDP:

2016年,西安的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6257.18亿元,人均GDP71357元,比上年增长6.5%。

2016年,贵阳的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3157.7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67771元,比上年增长10.1%。

虽然在经济总量上,西安差不多是贵阳的两倍,但主要是因为西安的人口多。陕西属于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生态脆弱,很多地方比如陕北的艰苦条件,导致其宜居性,可能比不上西安这种大型的都会城市

,所以陕西省的3800多万人口,就有880多万集中在省会城市也不足奇怪,一个省会城市,吸引了全省将近23%的人口。

而贵州,全省3500多万人,并没有比陕西省少太多,但是贵州的人口,分布在全省其他城市的很多,而省会城市贵阳的人口,只有460多万,只占全省人口的13%左右。

而且,贵州省人口最多的城市并不是贵阳,而是远在贵州西北部的毕节(900多万),贵阳就连全省第二大人口城市,都算不上,人口位居第二的,是遵义(600多万)。

像贵州这种,省会城市人口和地州城市人口倒挂的,在中国,其实并不多见。

很多人来到贵州,第一站一般是贵阳,贵阳的省会城市首位度不高,可能也是大多数游客对贵州的印象概括为“比较穷”的原因。

省会城市,是一个地方的主打名片,是全省的中心,而且,像四川成都、陕西西安,这些西部地区,已经有很好的经验,那就是集中优势资源,提高省会城市首位度,如今的成都,和西安,在全国的知名度都很高。

相反,以旅游资源著称的贵州,其省会城市贵阳,地位就显得比较尴尬,甚至还有些地理小白,一度以为遵义才是贵州的省会。

最后,谈谈潜力和思路

西安,有“一带一路”,贵阳,有“中国数谷”“大数据”等,两个地方,一个西北的陕西,一个西南的贵州,都属于西部省份,“西部大开发”都有份,可以说,

手心手背都是肉,国家的转移支付也都是有的,但资源从上面给到地方了,怎么用,就看各自的自主发挥了。

就算有一手好牌,也要会打,才能赢。

资源,在有限的情况下,集中利用,是最高效的,处处布防则不如不防,国民党当年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就是这样,没有重点,处处布防,资源都散开了,根本形不成聚集合力效应,就会造成很大浪费。

举个简单的例子,日常生活中,很多家具店,都是以家居的形式出现的,因为产业有聚合效应,你都集中在一块,消费者去买东西,可以一站式购齐,不用来回跑来跑去浪费很多交通、运输物流成本,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这样商贸才逐渐扩大兴盛,相反,如果这些家具店,都分散在城市各个角落,消费者跑来跑去不说,还不能货比三家,购买的决策很可能降低,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不利于成交。

所以,贵阳的城市发展,不会只是贵阳一家的事情,而要从整个省的战略格局来看,地区协调也好、城乡统筹也罢,都不能忘记一个辩证法,抓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什么时候,能像陕西、四川这样,集中力量,先把一个像样的省会城市“推”出来,让一部分“城市”先富起来,才能有先富带动后富,才有更大的想象空间,从而改善省会和地州“倒挂”的现象,改变过去那种朴素“平均观念”下大家都差不多,吃大锅饭,最后大家一起受穷的状况。

可以说,贵阳要想赶上西安,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差距,不止是在现实层面上的,更是在观念、在理论层面上的鸿沟。


贵阳小数据


贵阳在十年内追上西安?不知谁提的这个问题!难道夜郎又复活了?虽然贵州是全国发展速度最快的省份,但是陕西发展速度也不慢。


贵州以前是全国最落后的汉族聚集区,做为省会的贵阳GDP长期落后于兰州。不过进入新世纪以来,贵州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贵阳已远远地把兰州甩在了身后。不过因为基数太小,GDP还在西安很远的位置,就是比起中部的洛阳和宜昌等地级市也少许多。


贵州位于大西南的云贵高原之上,以前因为交通的不便,严重制约了贵州的发展。贵州近年来大力建设道路交通,基本上已做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结合"大数据中心"的建设,贵州在快速发展,省会贵阳的城市面貌也是日新月异。

对比西安,贵阳的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加之高校数量远不如西安,城市对人才的吸引缺乏魅力,今后很长时间是超越不了西安的!几干年都没超越,现在就能超越吗?


行云流水1437995


这两座城市,都去了不少次,谈点自己的看法。

首先必须承认 ,贵阳目前无论在经济问题上还是城市综合实力上,与西安还是有差距的。至于十年内贵阳能否超过西安,不能简单地对GDP进行对比,因为即便贵阳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西安也不可能就停下脚步来等你超越,所以我认为,十年内,贵阳的发展速度会比较快,但要超过西安,真的不太可能。

当然有朋友说,十年,什么 事情不能发生?那就静待十年吧。

还是用数据来说话吧,贵阳,贵州省会,2017年GDP预计为3518亿元,排名全国第58名左右,西安,陕西省会,2017年GDP预计为7469亿元,排名全国第22名左右,两座城市的增长率都不错,但贵阳的经济总量目前尚不及西安的一半左右,而且西安的辖区面积和人口总量都比贵阳要大,贵阳在增长,西安也在增长,同步增长的情况下,这个差距在十年内是很难追赶上的。

再来看看贵阳和西安的基本数据和城市定位。

贵阳城市风光(东方IC)

贵阳,面积8034平方公里,人口469.68万人。

首先我们得承认,贵阳最近这几年 发展的确很不错,以大数据产业和生态旅游业为核心,加上贵州交通状况的极大改善,整个贵州的发展势头都不错。贵阳是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全国综合性铁路枢纽,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大数据交易中心,数据中心集聚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同是也是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城市。

西安城市风光(东方IC)

西安,面积10108平方公里,人口945万人。

西安2017年的经济发展态势也很不错,西安是副省级城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拥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一大批高校,是中国教育科技实力最强的城市之一,这也将成为西安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西安也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在世界上也很有名气。西安的交通也十分方便,作为西部地区中心城市,西安未来的发展不可小看。

加油贵阳,加油西安!


途虫的百味人生


不可能。任何可能都没有。

西安的优势,包括高等教育,历史文化,军工企业,高新科技,旅游经济,总部经济,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等等,这些优势不只是对贵阳,对全国大部分城市来说。贵阳有什么优势呢?大数据?西安没有大数据吗?相对来说,如果贵阳的大数据产业没有西安的数倍,你凭什么叫做优势?但是,上文所列的西安每一个优势,对贵阳来说都是数倍甚至十数倍的差距。

贵阳近年来开始发力,增速基本和重庆一个方阵。但这并不代表什么。基数小的时候,增长一点点都显得增速大。西安,相对于一线来说也是这样。

西安十来年并没有发展好,所谓西部大开发无非是西南大开发,西北大开挖。但是西安去年的增速那么高,仅仅是因为西咸新区?错了,西咸新区咸阳的部分产值200亿左右,而且这200亿也是因为许多企业因为西安的代管才落户的,否则达不到200亿。

数十年来,西安没有经济腹地,向南三四十公里就是大秦岭,向北十几公里就是咸阳,因此没有成都那么大,也没有重庆那么多制造业。陕西也是千方百计限制西安的发展坐大。但是这个问题,在2017已经完全解决,西咸新区成了经济腹地,同时也意味着陕西不再阻碍西安发展。口号是什么?"省市共建大西安"。因此,大家在说"大西安起飞",根源就在于此。

企业家也看到了这一点,阿里,京东,海航,腾讯,亚马逊,华为,中兴,海康威视,三星,吉利,华侨城等等,这些大企业签的协议不只是说说而已,他们很多已经在招人,在投产。2018以后,他们的投产意味着长期的、稳定的向西安贡献GDP,并且激活了西安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而贵阳,又能在什么地方超过西安呢?很希望贵阳能够带动贵州人民发展起来,但现实是你需要首先和昆明,和南宁等兄弟城市比较,不要和一个离你太远的城市比较。你的眼界很远,可你即使跑步也要看着脚下。


安若凡


小编明显是在诋毁云南的,一、只拿贵阳好的一面来比,昆明冬无严寒,贵阳夏无酷暑,告诉小编,昆明不光冬无严寒同时也是夏无酷暑,二者皆有,怎么到你嘴里只剩下冬无严寒了?二、大数据对GDP增长贡献率并不大,无须吹得太大,三、云南旅游景区是贵州没法比的,云南的旅游景区是大景而贵州的旅游景区是小景,云南5A级景区八个,贵州五个,光丽江就有二个5A景区,40多个大小景点,世界文化贵产云南有八个,贵州两个,云南景区一年四季都可游贵州黄果树瀑布旱季水小没看头,百里杜鹃没花看,至于说云南旅游名声越来越坏那是心存恶念的人才这么想,事实上经过近一年的整治云南旅游已逐步走上正轨,17年旅游人数及收入皆比上一年提升二成以上,贵州旅游最近两年赶超云南的原因一是交通比云南便捷,二是贵州旅游开发晚游客还存在新鲜感,等人们的新鲜感一过必将回到原点,待云南的交通完善及旅游环境全面优化后贵州的旅游无论如何也比不了云南的。四,小编只字不提贵州的负债率,贵州是全国负债率最高的省份,达到74%,贵州这几年的GDP高速发展是通过举债搞基础设施建设得来的,而这样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高负债率以后必将拖累贵州经济,2017年贵州GDP增速10.2,云南9.5,云南也不差,五,虽然人均GDP贵州高于云南,但人均收入贵州仍低于云南,贵州是全国人均收入倒数第二,六,昆明地域广阔且平坦,贵阳地处山区崎岖不平发展前景不如昆明。云南人很低调没人发贴与其他地方比来比去,不明白为什么贵州人时不时有人发文到处找存在感,今天比这个省明天比这个省,累不累啊?!


62145522


从人口,经济,政治,人文,贵阳无法超越西安,陕西的名人很多如张嘉译,文章,文人中陈忠实,路遥,柳青,贾平凹,其中最著名的于右任、刘自椟,开创了长安画派的石鲁、赵望云、何海霞。

后来是方济众、黄胄等人。现在有刘文西、王西京、吴三大、雷珍民、吴修、钟明善、江文湛、王金岭、陈国勇、赵振川、王海力、张之光、马继忠、王有政、崔振宽、郭全忠等











中国书画周刊


西安是十三朝首都的时候,有没有贵阳这地都得打个问号,要么就是个村,历史地位、沉淀差的不是一点,没法比,这是往远了说。往近了说西安的教育、军工、科技综合实力全国排在前5,经济是目前的弱项,但随着国家级中心城市定位的落实,西咸大开发,各项招商引资及优秀人才落户政策的实施,西安在西北的战略地位、发展机遇凸显,将对周边形成巨大的虹吸效应,这必将刺激经济的腾飞,成为带动中国西北经济发展的龙头,这是国家的大战略布局。所以说这两个城市没有可比性,因为历史角色不同,未来的城市定位也不同,政策倾向不同, 这就决定了结果。而且城市之间也没有什么可比的,都是自己人嘛,千万别互黑,希望各都能在各自的轨道上更好的发展,造福于一方,提高大家的幸福感。互勉吧,都加油![微笑]


我不是公知


贵阳目前和西安的差距不止十年,这不是简单的经济数值,而是综合实力。

2017年GDP总量排名,西安7469(全国第21位),贵阳3518亿(全国第58位)

2016年330城市家庭可支配收入排名,西安属于高收入50城之一,全国第45位,贵州属于中等收入100城之一,全国第79位。

而其他方面,西安是副省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西北地区交通枢纽城市,医疗、科研、教育、高校、军工、重工业等方面国内一流,如果抛开经济不说,西安的实力可以在全国稳居前十。GDP其实对西安来说是弱项,但即便如此仍然是贵阳的一倍还多,而前边提到的优势层面,西安的优势一倍恐怕都不止,所以这样的差距相用十年反超,难度系数相当于中国两年内反超美国。


子夜的风


主要看哪一个方面能赶上西安,如果按GDP总量,十年内赶上非常困难,现在西安是贵阳的两倍,即便贵阳的增长率是西安的两倍,总量的增长也才持平,更何况还达不到两倍。但是人均GDP赶上西安还是有可能的,毕竟现在的差距才几千块。贵阳和西安的定位各有侧重点,西安现在的目标是一带一路的起点和最大枢纽,又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发展后劲十足。贵阳是一个新兴城市,没有多少负担,可以全新规划,加上气候环境非常好,打造以大数据为依托的服务型城市,未来的环境治理负担轻,发展前途还是非常可观的,缺点就是人口体量小,教育资源薄弱,人才吸引困难。两个城市不能单纯的比较GDP,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在城市综合体上发展各自特色。用可宜居城市来对比或许更合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