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給光緒找了個「大阿哥」,兩人不但嫌隙冰釋還更加互信

文|馬勇

慈禧給光緒找了個“大阿哥”,兩人不但嫌隙冰釋還更加互信

重新理解光緒帝在政變之後的病,我的看法是:既有生理上的,更有心理上的。光緒帝幼年時代就身體不好是事實,腎功能有問題也是顯而易見,大婚十年依然沒有兒子,可能就和其身體狀況有關。至於心理上的,既然說不清楚與康、梁“保皇”運動的關係,那剩下的路只有一個,以離開換取太后的認同、信任。所以我們看1898年底幾個月和1899年全年,光緒帝的病情時好時壞,法國公使館醫生公開給出的診斷也說明光緒帝有病,但不至於影響履行皇帝職務,沒有換人的必要。(“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戊戌變法》卷三,549頁)但是到了1899年底,清廷政治還是出了問題,“己亥建儲”,為光緒帝過繼了一個接班人大阿哥。戊戌政變後,憤怒的慈禧太后確曾想過廢掉光緒,再立新君。事實上,政變之後差不多一年,慈禧太后就為光緒挑選了一個“大阿哥”,以為預備,但在中外、朝野壓力下最終放棄。

大阿哥事件是晚清政治發展的一個轉折,一方面引發了稍後的民族主義排外運動,讓清帝國為此付出巨大代價;另一方面,兩宮關係通過這一巨大的歷史轉折重建了互信,當然主要是慈禧太后對光緒帝的信任。這方面的效果是明顯的,據與兩宮關係密切的瞿鴻禨說:“丁酉戊戌間,傳聞誤會,似涉嫌疑,實已渙然冰釋。聖慈聖孝,歡顏愉色,融洽太和。臣鴻禨初入樞廷,欽聖諭臣,曰:‘外間疑我母子不如初乎?試思皇帝入承大統,本我親侄。以外家言,又我親妹妹之子,我豈有不愛憐者?皇帝抱入宮時,才四歲,氣體不充實,臍間常流溼不幹,我每日親以滌拭,晝間常臥我寢榻上,時其寒暖,加減衣矜,節其飲食。皇帝自在邸時,即膽怯畏聞聲震,我皆親護持之。我日書方紙課皇帝識字,口授讀四書詩經,我愛憐唯恐不至,尚安有他?’”按照瞿鴻禨的記錄,即便兩宮在戊戌秋因“圍園劫後”傳聞一度失和、誤會,但在稍後就獲得瞭解決,兩宮和睦是主基調。

慈禧太后治下的光緒王朝就是太后的時代,光緒帝獨立主持政治的時間非常短暫,滿打滿算不過就是1888-1898間十年。這十年,太后也沒有完全不管不問,事實真相或許就像她在政變後訓斥大臣所說的那樣:“皇帝無知,汝等何不力諫?以為我真不管,聽他亡國敗家乎?我早已知他不足以承大業,不過時事多艱,不易輕舉妄動,只得留心稽查管束;我雖人在頤和園,而心時時在朝中也。我惟恐有奸人蠱惑,所以常囑汝等不可因他不肖,便不肯盡心國事;現幸我還康健,必不負汝等也。今春奕劻再四說,皇上既肯勵精圖治,謂我亦可省心,我因想外臣不知其詳,並有不學無術之人,反以為我把持,不許他放手辦事,今日可知其不行矣。他是我擁立者,他若亡國,其罪在我,我能不問乎?汝等不力諍,是汝等罪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