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玲:爲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感覺活著沒有樂趣?

熊玲: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感覺活著沒有樂趣?

在許多年輕人那裡,你會發現他們是那麼無意識的,虔誠而努力想成為別人期望中的人。他們艱難地行走在不是自己能力所及的道路上,渾然不知自己是誰,其中有些人,是怎麼努力也無獲,感覺活著沒有樂趣,找不到自己的存在價值;有些人,雖然擁有很多,卻感覺空虛越重、離自己越遠。

例:阿凱年僅40的建築設計師,他憑藉自己的努力擁有了自己的公司,收入不菲。可在他事業家庭有成之後,徒然走向消沉,抑鬱不振,他說他體驗不到生活的樂趣和動力,活著像是一種負累,一種無奈……

其實,有許多卓有成就的人,恰是在成功之後倒下,或說患上了抑鬱症之類的心理病。為何?我們不得不反思:什麼是成功?自我是什麼,自我與成功之間存在什麼?

籍昆德拉的思想,可以詮釋神經症複雜心理的本質是匱乏自我存在。而匱乏的根源,在於生命早期(童年)斷缺精神母乳。下面對這一結論性的觀點給以闡釋。

熊玲: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感覺活著沒有樂趣?

對關鍵詞“自我,精神母乳,成長性自我,存在”的理解

自我:人的自我是一種內在性和激情,是自己怎樣看自己的一種概念。它不是固定的實體,而是一個生成的過程。人的內心世界,有無計其數的自我。或說,人的個性,由無計其數的自我構成。

這裡的精神母乳,所指的幼兒心理發育所需的乳汁。用心理學家科胡特的名言可概括其含義:母親“給予嬰兒的是他(她)所需的回應,給予兒童期的他(她)是不帶敵意的堅決,不帶誘惑的共情”。這句話有點費解,但可以感受其韻味。通俗理解是這樣:在0到3歲的幼兒,必須是母親在情感上給予她無微不至的溫愛,孩子才會形成原始的安全感,這是自我存在感的基礎,也是自信的自我的基礎;在4到8歲,母親包括其他撫養人對孩子做到:溫柔且堅決的拒絕無理要求,有邊界(不帶主觀目的)的認同、支持孩子的情緒情感需要,孩子才會形成有自我約束,有判斷和抉擇,有自信和思想、開朗的自我。

成長性自我:如弗洛姆強調的“生產性自我”,指的是人有他獨立的能發揮自我價值的行動能力。

存在:所指的是人的心理現實感,它必然依賴於人的生產性自我。假如缺乏生產性自我,或者內心佔據的是消極性自我,那麼人感受的可能是耗竭、無助、恐懼等感覺。

存在,衍生了以下的自我問題:自我理想、成功等概念。

熊玲: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感覺活著沒有樂趣?

人成年後,關注的是成敗。對成功的定義,雖見仁見智,但我認為巴菲特的闡釋最為經典。年逾7旬的巴菲特在美國某大學講演時,對學生的提問“你認為真正的成功是什麼?” 他回答說“你們到我這樣年紀時,會知道,成功不是金錢,是衡量你有多少真正關心你愛你的人。成功的關鍵,是看你是否活在愛的關係裡”。

這句“成功的關鍵,是看你是否活在愛的關係裡”非常精準地表達了:這就是支撐人成長為他自己的精神母乳。

有自我存在感的主體,正是基於這樣一種結構:外部愛的關係+成長性自我。這是一個因果邏輯關係,沒有前者,就沒有相對健全的主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