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警提醒:注意!你加的這種微信羣,可能正在套取你的個人信息

如今,無論老人還是小孩,

聊天、支付、繳費……

微信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非常多的便利!

更是讓群聊方便不少,

拿起手機“掃一掃”,

網警提醒:注意!你加的這種微信群,可能正在套取你的個人信息

但是,

這樣的便利卻被有心人利用,

給個人信息甚至錢財帶來安全隱患!陌生的群千萬不要亂加,

可能正在套取你的個人信息!

甚至讓你涉嫌賭博……

假冒的“業主群”也許正在套取你的個人信息!

近日,廈門小區樓道內頻現“二維碼掃碼加入業主群”的佈告通知,經核實,這些微信群並非“正經”的“業主群”。廈門市反詐騙中心提醒廣大群眾,來路不明的“業主群”有套取用戶信息的風險,千萬不要隨意加入此類“業主群”。

據廈門市反詐騙中心民警介紹,廈門某小區最近正好要成立業委會,熱心的業主也正張羅著組建業主微信群,大家陸續通過掃群二維碼、互相推薦的方式進群。但在4月22日,有人發現小區的各個樓道、電梯裡突然張貼了“關於加入XX小區業主群的倡議書”,倡議書末尾有群二維碼,並要求業主進群后必須修改暱稱“X樓+X室+姓名”。

之後,確實有不少小區業主加入了這個假業主群,甚至出現假業主群的人數一度超過真業主群人數的情況。據不少加入假業主群的業主反映,進入該群后,群裡不斷髮送各種推銷廣告等信息,根本沒有涉及組建業委會的事宜。

經過核實,小區黨支部和物業發佈緊急聲明,宣佈這個所謂的“XX生活交流群”是假冒業主群。

那麼不法分子建假冒“業主群”

到底有什麼目的呢?

在群內推銷廣告:

這可比挨家挨戶去發放傳單、推銷廣告方便得多,成本也小得多。

獲取小區業主信息:

根據“入群要求”,一旦業主將暱稱修改為“房號+姓名”,對方就輕鬆獲取業主的個人信息,之後可能從事如詐騙等非法活動。

群內發送附帶病毒的鏈接、紅包:

在取得業主信任之後,不法分子會在群內發送附帶病毒的鏈接、紅包等,業主一旦點擊,可能引起手機中毒,進而手機內信息被竊取,甚至導致手機綁定的銀行卡內錢款損失。

所以,這種來路不明的二維碼,

千萬不要亂掃!

更不要隨意點擊不明鏈接,

不然小心你的個人信息、錢包被盜走!

微信群非法外之地,以下紅線請務必注意!

這些消息千萬別發!

2017年9月7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印發《互聯網群組信息服務管理規定》,要求互聯網群組建立者、管理者應當履行群組管理責任,“誰建群誰負責”“誰管理誰負責”。

新規明確,互聯網群組“誰建群誰負責”“誰管理誰負責”。規範群組網絡行為和信息發佈,群組成員在參與群組信息交流時,應當遵守相關法律法規,文明互動、理性表達。

也就是說,

所以群裡的夥伴們今後說話一定要注意!

以下這9種消息千萬別發!

1

政治敏感話題不發

2

不信謠不傳謠

3

所謂的內部資料不發

4

涉黃、涉毒、涉爆等不發

5

有關港澳臺新聞在官方網站未發佈前不發

6

軍事資料不發

7

有關涉及國家機密文件不發

8

來源不明的疑似偽造的黑警辱警的小視頻不發

9

其他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信息不發

3月2日,微信團隊發佈了一則重磅公告,公告中表示:國家法律法規明令禁止利用網絡從事賭博活動,網絡賭博不但違法,且極易衍生出欺詐等惡意行為,嚴重影響微信用戶的正常體驗。

微信官方表示,經過核實取證,依據《騰訊微信軟件許可及服務協議》《微信個人賬號使用規範》及國家相關協議規範,已對6000多個涉賭微信群進行限制群功能處理,並對4萬多個賬號進行限制功能使用或限制登錄等階梯式處罰。同時,對於從線下轉移到微信上的賭博行為,微信也會積極配合警方處理。

在公佈的違規群示例中,可以看到:微信賭博通常以搶紅包的形式進行。與普通親友群偶爾搶紅包不同,這些違法的微信群,從建立開始就以賭博為目的,

群成員的主要活動是搶紅包,群主還會從中抽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