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食界|1988-2018「30年光陰只爲做好一碗牛腩湯」

當市場開始充斥著千篇一律的網紅美食和ins風時,依舊有一些老街、老店保留著獨特的煙火氣息。用味道追憶歷史,尋訪鮮活的舊時光,汕頭30年老店的味道,大千食界第四站,從他說起....

大千食界|1988-2018「30年光陰只為做好一碗牛腩湯」

《大千食界》

第四期人物 | 趙文傑

大千食界|1988-2018「30年光陰只為做好一碗牛腩湯」

1988年,當峽山還是一個平凡的小農村時,大肥牛肉店就在這裡佔有一席之地。如今30年過去了,無論周邊的景色早已變了模樣,唯有這家牛肉店,還與記憶中一樣!

店主大肥兄,當時還是個二十出頭的毛頭小子,當時靠政府扶持分配了不足10平米小鋪子,因為當時牛肉已是“大熱門”,便選擇從它開始自己的創業之路。一開始,因為半路出家,導致店裡天天“打蒼蠅”。

大千食界|1988-2018「30年光陰只為做好一碗牛腩湯」

年輕好勝的大肥想著無師,只能自通了。他走訪了當地著名的牛肉店,最後得出一個結論:“要想在諸多牛肉店中突出重圍,必須靠“新鮮”和“創新”,大肥牛肉店也因這兩點,由小鋪換大鋪成功屹立了30年!

大千食界|1988-2018「30年光陰只為做好一碗牛腩湯」

大千食界|1988-2018「30年光陰只為做好一碗牛腩湯」

眾所周知,汕頭牛肉店最受歡迎的往往都是牛肉火鍋,但大肥卻打破傳統,專注做一種美食——秘製牛腩

大千食界|1988-2018「30年光陰只為做好一碗牛腩湯」

大千食界|1988-2018「30年光陰只為做好一碗牛腩湯」

大千食界|1988-2018「30年光陰只為做好一碗牛腩湯」

採購食材是每天的第一項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大肥兄從不敢假手於人。他說,只有這樣自己才放心。合作了30年的供應商,也早已熟悉他的“套路”,不是本地牛“絕對不要”。

大千食界|1988-2018「30年光陰只為做好一碗牛腩湯」

大肥兄與我們科普了,我們常說的牛腩,其實是牛腹部及靠近牛肋處帶有筋、肉、油花的肉塊,每一頭牛也僅有數斤的牛腩能供食客品嚐。對於食材的嚴格要求,讓同處潮汕地區的大肥牛肉店的牛腩明顯區別於其他。

大千食界|1988-2018「30年光陰只為做好一碗牛腩湯」

採購完牛腩後,便是熬製骨湯及醃製牛腩。當

牛腩被煮至軟腍時,此刻的牛腩毫無性格地吸附著各類食材的精華,變得愈發吸引,讓人忍不住大快朵頤!

大千食界|1988-2018「30年光陰只為做好一碗牛腩湯」

大千食界|1988-2018「30年光陰只為做好一碗牛腩湯」

店裡的每一條牛腩肉都是肥瘦比例適合的,而每塊牛腩厚切至少1釐米,濃稠的醬汁則七八種秘製香料炮製,保證不添加一點香精。

大千食界|1988-2018「30年光陰只為做好一碗牛腩湯」

大千食界|1988-2018「30年光陰只為做好一碗牛腩湯」

大千食界|1988-2018「30年光陰只為做好一碗牛腩湯」

他說“我賣牛腩30年,賣出了名聲便不能枉費,更出不得一點差錯”。用大牛骨精心熬製數個小時而成的滋補湯底,和對於牛腩的選材的“苛刻”最終成就這一口秘製牛腩,也讓大肥牛肉店獲得了《廣東名小吃》的稱號。

大千食界|1988-2018「30年光陰只為做好一碗牛腩湯」

大千食界|1988-2018「30年光陰只為做好一碗牛腩湯」

-大肥兄看著自己30年的心血成果-

大千食界|1988-2018「30年光陰只為做好一碗牛腩湯」

探訪臨近尾聲,我們問老闆“是什麼原因讓你在峽山一直堅持30年?”。他說:“以前小鋪不足10平,生意好時顧客甚至只能站著吃,但大家卻樂在其中;如今店面大了,周邊的街坊依舊來光顧我,甚至有些不遠萬里從香港、北京、廣州等地趕來,只為了吃店裡的一口牛腩;顧客們的支持就是我堅持的動力”。

大千食界|1988-2018「30年光陰只為做好一碗牛腩湯」

談到未來發展,他表示希望能把大肥牛肉店發揚光大,不斷在物色往珠三角發展的合作伙伴,希望讓在外的遊子也能品嚐到家鄉的味道。

大千食界|1988-2018「30年光陰只為做好一碗牛腩湯」

30年的時間,每天從早上5點到凌晨1點,無論是早起的學生亦或是宵夜的街坊,大肥牛肉店溫暖了汕頭這座城市許許多多人的胃和心。

大千食界|1988-2018「30年光陰只為做好一碗牛腩湯」

策劃 | 創思弘業

攝影 | 尚唯映像

出品 | 大粵美食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