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再好的餐飲店,也會敗給餐飲店老闆的「眼界」狹隘,不是嗎?

眼界,決定了一個人的格局和高度,決定了這個人是否能夠看清事物的本質,是否能夠為自己規劃出長遠發展的路線。

味道再好的餐飲店,也會因為老闆的眼界狹隘,而逐漸失去顧客芳心,最終走向滅亡。所以常有人說,對於餐飲店,真正可怕的不是菜品做不到極致,而是餐飲店老闆的眼界太低,無法做出真正滿足顧客需求的事情。

以下三則在我身邊真實出現的故事,充分說明了“眼界”寬廣的重要性,希望能夠以此來警醒所有在餐飲路上止步不前的餐飲人,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阻礙自身發展的根本原因。

味道再好的餐飲店,也會敗給餐飲店老闆的“眼界”狹隘,不是嗎?

故事一:“看不見的需求”

鄰居張阿姨開了一家小麵館,因為丈夫曾經做過廚師,加上從早市進購的食材新鮮,麵條的味道很是不錯,剛開張就吸引了不少人。

可是隨著日子變長,生意逐漸變差,到了第2個月結束時,每天只能賣出200多塊,張阿姨很是著急,找不到生意變差的原因。

出於熱心,我去張阿姨的店裡瞧了瞧,給張阿姨提了兩個建議:換餐具和餐椅。

我說,張阿姨,你店裡的一次性筷子用的是最便宜的那種,質量太差,經常會有木刺,顧客拿著不舒服;還有你的湯勺,實在是太短了,這一不小勺子就沉到湯裡去,用著也不舒服。還有,你這餐椅太高了,和餐桌不搭,吃麵時太累了。

張阿姨很是疑惑,你說的這些有用嗎?顧客是來吃飯的,味道好就行了唄!

張阿姨只看到顧客希望餐品好吃的這個需求,卻沒有看到他們想要舒服的用餐方式這個需求,滿足不了顧客的需求,自然顧客就不會來用餐。

味道再好的餐飲店,也會敗給餐飲店老闆的“眼界”狹隘,不是嗎?

故事二:“摸不到的利潤”

大學城附近有一家快餐店,主打蓋飯、鐵板飯等中快,裝修也很有檔次,生意卻一直不行。

有人建議老闆降降價,畢竟學生的消費能力不是很強,老闆覺得有道理,但又不想利潤降低,於是在降價的同時,把食材也降低了一個檔次。

產品是欺騙不了消費者的,因為食材不好而導致的菜品口味不佳,讓這家店的生意沒有一點起色。

有人又建議老闆換回以前用的食材,老闆當即就急眼了,“用以前的食材和現在的價格,我哪還有利潤了?”

但老闆卻不懂,賺100個人每人5塊錢,可比賺20個人每人10塊錢要強得多,對於餐飲店老說,口碑和顧客復購率,才是最大的利潤。

味道再好的餐飲店,也會敗給餐飲店老闆的“眼界”狹隘,不是嗎?

故事三:“想不到的未來”

在小區旁邊有兩家賣煎肉的,價格相當,口味相當,吃法也一樣,但做法卻不一樣。

第一家煎肉店老闆,恨不得顧客往死裡消費,每次顧客點菜時,都忽悠顧客往多了點,啥貴點啥。

第二家煎肉店老闆,每次都提醒顧客點的差不多了,並且常會推薦一些口碑不錯的菜品,儘管這些菜品價格便宜。

久而久之,第一家煎肉店的顧客越來越少,即便是喊著送啤酒,也鮮有人去;反第二家煎肉店的顧客越來越多,甚至有時候要排隊。

因為這兩家店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小區的人,這些人會持續性地進行消費,當第一家店給他們留下了“價格貴”“不良心”的印象後,就已經註定了要輸。

味道再好的餐飲店,也會敗給餐飲店老闆的“眼界”狹隘,不是嗎?

眼界狹隘的人,往往只能看清眼前利益,不會從長遠角度出發,也不懂得去挖掘顧客的真正需求,這是當今餐飲店倒閉率高的最大原因;若想開好餐飲店,一定要記住以下三點:

1、顧客是上帝,要從根本上滿足顧客的各個需求;

2、開餐飲店不可能一夜暴富,但只要保證顧客的復購率,就有利可圖;

3、保證顧客復購率的最佳方式,就是不斷給顧客帶來好的印象。

這些能幫你放寬眼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