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我们》,也是我们的后来

文 | 西橙

@我今天不丧了:如果痛苦这件事 它有尽头的话 其实我愿意等的 我愿意等到灯火通明的那一天的。

@账号已注销:我当然知道人都是会变的,也从未指望过你永远如初,但感觉到你对我不似从前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偷偷难过了很久。

@苏菀:不在一起就不在一起吧,反正一辈子也没有多长。

@鱼大叔Uncle:用青春有太多的来不及,往事说声对不起,若有一天你明白,我活的也不太容易,也许你能够放弃,面对过往的偏激,就像那年冬天无人问津的夜里,我曾深深爱过你

@everstrongconversations : 我无法控制自己对你的难以忘怀,但是关于你的一切,再也没有了期待。

以上这些,是《后来的我们》在网易云音乐里的评论。这首歌,是我在五月天演唱会上唯一听哭的歌。

没想到,《后来的我们》这部电影又是一个催泪弹,在电影院看的时候一边抑制着自己的情绪却还在不停地掉眼泪,尤其在出片尾字幕时看到路人举着牌子的样子,彻底绷不住了。

《后来的我们》,也是我们的后来

这部电影的故事和五月天的那首歌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它改编自刘若英书里的一个小说叫《过年,回家》,讲述一对男女10年间发生的变化,他们在大城市工作,每年回家的时候都是不一样的状态,有时是朋友,有时是情侣,有时已经分手却还假装在一起。但《过年回家》早已经是一部电影名了,直到有一天刘若英在听歌的时候听到五月天《后来的我们》,发现很像自己电影里的感觉,就问阿信,这个名字可以不可以给她用,他说好。

要我客观地去评价这部电影,恐怕是做不到的,因为或许它有一些槽点,也有作为导演处女作表达比较生涩的地方,但它的的确确抓住了我心里的每一根弦。

刘若英说:“我拍这样一部电影,就是要来感动你的。听我的歌会觉得那不是刘若英的歌,那是你的歌。看我的电影,我希望那不是我的电影,你是在里面看到了你自己。”

她做到了,这就够了。

1.

拍起电影,刘若英不是一个新手

刘若英的情感经历在外界总有一些传言,虽然她的真实经历除了当事人没有谁能真正了解,但刘若英曾在演唱会上唱起《后来》时崩溃大哭,我相信,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把歌曲唱得如此深入人心,同样也只有刘若英,最有资格把《后来》拍成电影。

第一次做导演,刘若英是幸运的,不仅有张一白担任监制,还请到了7次获得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摄影,并分别凭借《花样年华》和《长江图》在戛纳电影节和柏林电影节上斩获了技术奖项的李屏宾担任摄影指导,此外还有剪辑指导廖青松和孔劲蕾、美术指导翟韬、造型指导吴里璐、声音指导杜笃之和吴书瑶等等,还有张艾嘉也做了幕后指导。这样一群专业的幕后人士,可以说是华语电影的顶配水准,保障了电影在技术上的纯熟。

《后来的我们》,也是我们的后来

当然,做导演这件事,刘若英也是有备而来。导演特辑中有个片段,她指着田壮壮的毛衣说“这个衣服我想让它再有一点起毛球的感觉”,她一定是很长时间地观察过导演的工作,用常年片场的经验加上她认真的态度和细腻的心思,才能把导演的身份做得如此好。

《后来的我们》,也是我们的后来

就演员来说,主演周冬雨、井柏然在电影中的表演特别真挚有感染力,看不出表演的痕迹,他们自己用尽全身的情绪去投入,所以很容易带动观众和他们一起感同身受。还有老戏骨田壮壮老师,更是承包了片中所有关于亲情的泪点。

《后来的我们》,也是我们的后来

《后来的我们》,也是我们的后来

电影的好几首主题曲,从刘若英的《后来》,陈奕迅的《我们》,到五月天改编的《后来的我们》,还有田馥甄《爱了很久的朋友》。这四首歌名串联起来,就好像说完了一个故事。加上戳心的台词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不得不说,它的引爆是理所当然。

《后来的我们》,也是我们的后来

2 .

十年不长也不短,却刚好让我错过你

电影讲述了方小晓(周冬雨)和林见清(井柏然)两个来自同乡的北漂年轻人在2007到2018年发生的故事。很巧的是,最近的热播剧《北京女子图鉴》讲述的也是这10年间的故事,但不同于剧中女主的平步青云以及对北京描绘的华灯璀璨,电影中两个人的北漂生活更加真实,更具有烟火气息,也更像我认识的那个北京。

这里有拥挤的地铁,狭窄的出租房,逃难一样的春运,房东的一句话,就能让你流落街头。这里也有每天不一样的新鲜感和无数的可能,很多人来到这,就是为了不在老家过着一眼望到底的生活,同时也为自己在这里的明天感到迷茫。电影中这些熟悉的情景,会让每个有北漂经历的人都有所感触。

《后来的我们》,也是我们的后来

方小晓和林见清起初只是朋友,一个一心想找个男人嫁了留在北京,一个想创业挣钱衣锦还乡。他们摆小摊、修电脑,相互帮衬着在北京打拼。当他们在一起了之后,小晓的愿望却只是希望时间能永远停留在和见清在一起的时刻,一个从垃圾堆捡回来放在他们出租屋里的破沙发,就能承载她所有的快乐;而见清变成了想拼命留在北京的人,他认为这样就能给小晓想要的生活。

《后来的我们》,也是我们的后来

片中有两个情节让我最为触动,一个是他们俩很晚还在路边等公交,见清提议打车回去,小晓拦住说打一次车的钱都够吃两顿饭了,见清笑着说我们很快就会发财的,然后拽着小晓去打了车。出租车上小晓把身子探出车窗放声大喊“北京,我们马上就要发了,你听见了吗?”

那个时候他们都为彼此心疼和着想,为了满怀希望的未来努力着。仿佛只要他们在一起,再细微的小事都是快乐的。

《后来的我们》,也是我们的后来

另一个情节是在小晓决定离开见清时,见清正在家里打着游戏,小晓在一旁吃着泡面,她舀着酱发现酱快没了的时候停住了,用锅盖把面盖上,跟见清说“面我给你留了一半,我走了。”然后拎上行李,出了家门。

即使是分手,也不忘把面留你半碗,把酱留你一勺。

《后来的我们》,也是我们的后来

电影将两个人相处的细枝末节体现得很好,越是一些看似不经意的动作,越是真实得不能再真实的情节,就越戳人心,也让每个人都能看见自己的影子。

他们相爱相知相伴,共同见证了彼此的成长,留下了化不开的羁绊,最终却还是没在一起。

我不是不爱你了,只是爱错了方式。

就像见清说,“我已经努力变成你想要的样子了。”

可惜太慢了,太晚了,也不再是方小晓想要的样子了。

《后来的我们》,也是我们的后来

3.

如果伊恩没有找到凯莉,

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失去色彩

电影分为黑白和彩色两个部分,彩色画面的是回忆,黑白画面的是现在,这个设定是让我很惊喜的一个地方。

《后来的我们》,也是我们的后来

但是唯一觉得不好的是,黑白部分的台词有些生硬,情绪过于悲切。

当林见清和方小晓再次相见的时候,细数他们过去十年的点点滴滴,表现得如此痛惜和遗憾,让人不由得心生疑问:既然现在这么痛苦,那么为什么当初分手之后,见清已经功成名就地回来找方小晓,方小晓却没有回头?后来的林见清为什么也不再等方小晓,娶妻生子过上了自己的生活?

因为人生往往是因为某个不经意的时刻而改变的,他们早已做出了选择,在方小晓离开时,林见清没有追上车的那一刻,他们的人生就已经分道扬镳。

所以我认为比起两个人面对面痛哭流涕,他们的情绪应该是更加隐忍的。

我深知离开你是我做过最痛心的决定,但如果回到当初我还是会做同样的选择。

我深知我还爱着你,可是我已经没有资格了。

后来想想,也许是我们心中想哭的,电影让他们帮我们哭了出来,也正好让在电影院中的我们,有了哭的借口。

4.

《后来的我们》,也是我们的后来

这部《后来的我们》,是很多人的后来吧。以前总觉得说结婚和谈恋爱是两码事,是因为不够爱。

后来才慢慢明白,无法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其实是生活的常态。

或许是因为当时的我爱你,却更爱自己;

或许是因为当时的你是最好的你,而后来的我才是最好的我;

最好的我们之间,隔了一整个青春。

如果方小晓没有离开林见清,可能林见清也不会成功;

如果他们当时结婚了,可能后来也会离婚;

如果没有如果,谁知道呢。

有的人,就是来到你的生命里,陪你走这么一段路。

如果他没有来过,你不会是现在的你;

如果他没有走,你也不会成为以后的自己。

影片结尾林见清的父亲给方小晓的一封信里说道:我知道见清身边的女孩不是你,但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早已成为了一家人。你们和谁在一起,有没有成就,都不重要,只希望你们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电影或许让我们揪心了,但我认为电影更想做到的是让我们从中释然。

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

却没有了我们。

若是不能在一起,

就努力让各自过得更好吧,

才不负,

我错过的你。

《后来的我们》,也是我们的后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