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相思七夕夜

王曉宇

一直記得小時候,外祖母在漫漫夏夜乘涼時,蒲扇輕搖,搖落了一個又一個的故事,其中印象最深刻的,當然是牛郎織女七夕歡會的故事。

七夕夜,銀河迢迢,群星璀璨,一道天河隔東西,一個在河東,一個在河西,縱然相思成灰,也只有這一夜的歡會。

鵲橋成全了這一段美麗的情路,這一段情路走了千年,終於成了中國的情人節。我被牛郎織女的故事感動得無以復加,便伏在葡萄架下,想聽有情人講情話。因為外祖母說,小孩子心淨,眼睛乾淨,凝神斂氣,可以聽到牛郎織女的悄悄話。

當然,悄悄話是沒有聽到,卻聽到了風語蟲鳴。寂靜夏夜,遠山無語,近樹已眠,唯有籬笆邊上的大麗花、葵花,在風中輕輕地搖擺,點著頭,彷彿在和我說話。

多年後,想起那些夏夜,無眠的夜晚,納涼,捉螢火蟲,眺望銀河,守望七夕,那些美麗的時光,年少的情懷,都已被遠遠地拋在了身後。

千年相思七夕夜。七夕,被賦予了一種美麗的人文情懷,所以成為了一個特殊的日子,成為古代文人爭相吟詠的對象。唐朝詩人李商隱曾寫過《辛末七夕》,杜甫曾寫過《牛郎織女》,孟浩然曾寫過《他鄉七夕》,但我最喜歡還是北宋詞人秦觀寫的《鵲橋仙》: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在這首詞中,筆觸輕盈,著墨有致,寥寥幾個字為我們揭開了相思的真諦,所謂愛人,不僅要懂愛,要會愛,要惜愛,真正相愛的人,不在於天長地久,不在於朝朝暮暮,而在於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短暫卻又美好,這是一種境界,這是一種昇華,超越了男歡女愛的小我,而昇華為一種精神層面的美好守望。

現代人對愛情的守望大約再也不會如此之苦,交通工具的方便,通訊手段的快捷,哪怕關山阻隔,哪怕銀河迢迢,打一個“飛的”,又或者手機短信、電腦視頻,所有的相思之苦,都會迎刃而解。大約也正是因為如此,現代人對愛情的守望沒有古人那般執著,誰還會十八年在寒窯等待?誰還會雙雙化蝶去另外一個世界相愛?容易得到的東西,總是缺少動力去珍惜。

美麗的愛情,總是讓人嚮往,這是人之共性。

千年相思七夕夜,這是中國式的情人節,我覺得比西方的情人節更有意味,西方的“情人”是一個很含混的概念,情人是一種指向,而我們的七夕,有堅貞,有守望,沒有西方的情人節浪漫,卻比西方的情人節純粹。

又是一年一度七夕夜,你在銀河東,我在銀河西,迢迢銀河兩岸情,一地的相思,一地的等待,鵲橋搭起相思路,一夕歡會,成為人間美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