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 讓綠色成爲幸福底色

守好一方碧水藍天,甘州區正為百姓的生態福祉而攻堅聚力:積極爭取中央財政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項目資金4.1億元,爭取環保專項資金2.98億元,組織實施祁連山林草植被恢復與保護、黑河流域生態綜合治理、小流域綜合治理、水生態環境保護、土地整治與汙染修復、木本油料及特色經濟林基地建設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啟動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項目13項,拆並燃煤鍋爐135臺,改造農村土炕4600鋪,責令整改企業59家,立案處罰34家,停產3家,查封扣押5家,關閉取締10家。開展“限塑”行動,回收舊農膜6100噸,建立區、鄉、村三級“河長”監管模式,全面完成東環路蘆葦池、黃水溝黑臭水體整治等4個項目,上半年全區優良天數150天,優良比例82.9%,4月份和5月份全省排名第一,6月份全省排名第二……亮眼的生態成績令廣大幹部群眾倍感驕傲。

甘州 让绿色成为幸福底色

如今的甘州區,如詩如畫——一座座整潔的庭院,一條條幹淨的馬路,大氣汙染治理取得突破性進展,“水、路、空”集結,一場生態環境整治的持久仗、整體戰、全域戰在全區深入推進。

大氣汙染治理成效顯

“以前到了冬天不敢開窗戶,一到下午煙霧就繞城,自從農村實施土炕改造後,城裡一下子明朗了,再也不怕呼吸困難了。”家住甘州區縣府街延伸段的索女士說。土炕改造,解決城市煙霧繞城僅僅是甘州區大氣汙染治理的一個縮影。

甘州 让绿色成为幸福底色

區上按照“集中供熱拆並一批、提標改造治理一批、清潔能源改造一批”的原則,全面開展城區燃煤鍋爐拆並和治理,加強鍋爐大氣汙染物排放監督管理,嚴禁在城市建成區內審批新建2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對汙染物排放超過標準的依法給予行政處罰。以推廣清潔能源為主攻方向,綜合整治農村土炕使用秸稈取暖造成的炕煙汙染問題,遵循“由近至遠”原則,採用遠紅外實木暖炕和恆溫水暖炕兩種改造模式,集中對城郊部分鄉鎮土炕進行改造。除了“智能”炕自身具備優勢外,市、區政府及區環保部門積極籌措資金,對改炕農戶給予每戶1200元補助,極大調動了農戶參與積極性。

甘州 让绿色成为幸福底色

為了讓市民享受到藍天和清新空氣,該區對全區鄉鎮分散經營煤場進行取締和搬遷,全區175家露天煤場,已完成整治172家。加大城區揚塵管控力度,全面落實“6個100%”抑塵措施和“四個一律”制度,組織開展建築工地揚塵汙染防治專項整治活動,加大城市保潔、道路機械化溼掃和灑水作業力度,全區灑水5.1萬噸,灑水里程87600公里。推進城鄉面源汙染治理,對各鄉鎮沿路、主幹道、田間地頭等秸稈集中堆放區域的秸稈處理情況進行專項督查。在“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等傳統祭祀節日期間,黨員幹部劃定責任區包乾負責制,開展聯合巡查督查,有效推進大氣汙染防治各項工作落實。截止6月底,我區環境空氣中PM10濃度均值115ug/m3,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8ug/m3,增幅18.6%;PM2.5濃度均值39ug/m3,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5ug/m3,增幅14.7%;優良天數150天,優良比例82.9%,4月份和5月份全省排名第一,6月份全省排名第二。

打響全域無垃圾攻堅戰

把環境整治作為“一把手”工程,擺在推動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全區上下突出問題導向,堅持因地制宜、系統治理、標本兼治、城鄉聯動、共治共享,推動環境治理不斷向精細化、科學化、常態化推進。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專項工作機構,確定整治標準,建立形成“政府領導、分級負責、屬地管理、專人落實”的環衛運行機制和“戶分類、村收集、鄉(鎮)轉運、區處理”的垃圾治理體系,垃圾收集率達90%、處理率達100%。

甘州 让绿色成为幸福底色

該區堅持“全民動員、上下聯動、整體推進”的原則,採取播放“鄉村大喇叭”、出動宣傳車、設立宣傳點、網絡媒體發佈信息、LED電子滾動播放、懸掛擺放宣傳展板、印發倡議書等方式,不斷加大環境衛生宣傳力度,積極組織人員深入一線開展宣傳,教育幹部職工和周邊群眾提高保護環境、愛護衛生意識,不斷形成人人愛護環境、人人維護環境的行動自覺,進一步推動“幹部+群眾”、“單位+村社”共創共建工作格局不斷深入。印製《全域無垃圾告知書》15000多份,並與各街道、工商、執法、食藥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向市區門店、商鋪、企事業單位發放,對全域無垃圾治理和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相關職責進行了逐門逐店宣傳。各鄉鎮、單位共懸掛宣傳標語300多條,滾動播放宣傳標語500多條,在各類網絡平臺發佈全域無垃圾創建工作動態信息10多條。

甘州 让绿色成为幸福底色甘州 让绿色成为幸福底色

該區城區配備各類環衛作業車輛52輛,採取“一掃三保潔”運行機制,城區48條主幹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70%。2017年,全區撥付資金1142萬元,鄉鎮、街道投工投勞3500餘萬元,開展城鄉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撥付全域無垃圾專項整治經費522萬元、環衛設施配備經費511萬元,全區18個鄉鎮配套垃圾車23輛,建設收集點159個,配套垃圾鬥1986個、垃圾桶(箱)6589個;累計投入資金5000多萬元,出動幹部群眾10萬多人次,整治住宅小區161個,背街小巷127個,綠化帶95公里,清理河道160公里,清理溝渠560公里,剷除牛皮癬65000多處,清理垃圾5萬多噸。今年1-6月份,全區各鄉鎮累計投入資金100多萬元,清理各類垃圾1萬餘噸,溝渠170多公里,全區各鄉鎮居民點房前屋後、村邊田邊、路邊渠邊的陳年垃圾、大堆垃圾基本清理完畢。各鄉鎮均建立了環境衛生衛生評比制度,採取黨員幹部帶頭示範,發動群眾全面參與的方式集中開展整治活動,定期開展鎮、村、社、戶環境衛生評比,與沿街商鋪、集鎮門店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成立了專門環衛隊伍,建立了農村環境衛生長效保潔機制。

甘州 让绿色成为幸福底色

做好“水域治理”大文章

為做好“水域治理”大文章,從源頭上治理環保生態問題,甘州區制定下發了《甘州區2018年水汙染防治實施方案》和《甘州區滲坑汙染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嚴格落實預警通報制度。全面實施山丹河汙染水體治理、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業水汙染治理、飲用水源地保護、畜禽養殖汙染治理等重點工程項目。區上積極爭取山水林田湖生態環境修復試點項目,將飲馬河河道、東環路蘆葦池河道、東泉乾渠、黃水溝等4條黑臭水體整治和山丹河(甘州段)水汙染治理項目納入黑河流域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努力解決民生關切。加大水體汙染源頭整治力度,關閉長安鎮南關四社活畜交易市場,取締南關四社零星屠宰戶和私屠濫宰行為,集中整治在南關四社內貯存、經營動物皮毛、下水汙染環境的行為,取得顯著成效。

甘州 让绿色成为幸福底色

“以前一到夏天,打開窗戶一股惡臭撲鼻而來,而且蚊子多,影響正常休息。在全區開展的黑臭水體治理中,對我們小區旁邊這片蘆葦池也進行徹底治理,環境比以前好多了。”談起門前“汙水河”的治理,家住金安苑小區的臧女士感觸頗深。

甘州 让绿色成为幸福底色

區上制定出臺主要河湖名錄和河長名錄,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擔任區級總河長,設置區級河長30名、鄉鎮級河長51名、村級河長245名,實現全水域全覆蓋。建立河長制工作部門聯席會議、督導檢查、河長會議、督察、督辦、信息報送、執法聯動制度,編制印發河長制工作手冊300多本,設立河長公示牌152塊。開展黑河河道及兩岸生態環境問題專項整治,清理關閉砂石料場4家,清理廢料40萬方、覆土10萬方,全面拆除擠佔主河道影響河道行洪安全的採砂設施和管理房。全區以河長制促進“河長治”,河暢、水清、岸綠的美好圖景正變為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