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行大论篇:五运六气对人的影响

五运行大论篇:五运六气对人的影响

五运,即五行之气代表的五运。行,即运行、变化。本篇主要讲述了五运六气的运动变化规律及其对天地万物生化的重要影响,故名“五运行大论”。

本篇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讲述五运学说的创立原理;二、介绍六气的位置、运行方向和次序三、指出六气(托举大地,并影响着自然气候和万物;四、讲述五运六气对天地万物生化的影响。

黄帝坐在明堂里、开始厘正天之纲纪,观看八方的地理,研究五行运气的阴阳变化,将天师岐伯请来,向他问道:以前的医论中曾经说到,天地的动静,是以自然界中变化莫测的神明为纲纪的;阴阳的升降,是以寒暑的更换显示它的征兆的。我也听先生讲过五运的规律先生所讲的仅是五运之气各主一岁,关于六十甲子应从甲年开始定运,我又与鬼臾区进一步讨论过这个问题。

鬼突区说:土运统领甲、己,金运统领乙、庚,水运统领丙、辛,木运统领丁、壬,火运统领戊、癸。子、午两年是少阴司天;丑、未两年是太阴司天;寅、申两年是少阳司天;卵西两年是阳明司天;辰、戌两年是太阴司天;已、亥两年是厥阴司天。这些与您以前所讲的阴阳之例不相符合,这是什么原因呢?

岐伯说:这是明显的道理,因为五运六气是天地的阴阳。关于阴阳之数,可以数的,是人身中的阴阳,它与天地阴阳相合,是可以用类推的方法求得的。至于阴阳的变化,如果进一步推演,可以从十而至百,由千而到万。但是天地的阴阳变化,不能用数字去类推,只能用观察自然万象的方法去推知。

黄帝说:我想听听运气学说是怎样创立的。

岐伯说:你提的这个问题很高明的啊!我曾阅览《太始天元册》,看到其中记载道:古人观测天象时,看到天空中有赤色的天气,经过牛、女二宿及西北方的戊分之间;黄色的天气,经过心、尾二宿及东南方的已分之间;青色的天气,经过与柳、鬼二宿之间;白色的天气,经过危、室二宿氐二宿与昴、毕二宿之间;黑色的天气,经过张、翼二宿与娄、胃二宿之间。所谓戊分,即奎壁二宿所在处,己分,即角、轸二宿所在处,奎、壁是在立春到立夏的节气之间,所以称为地户;角、轸是在立秋到立冬的节气之间,是天地阴阳的门户,所以称为天门。时令的开始也就是推算气候时令的方法的产生,是因自然规律的发展而产生的,不可以不通晓。

黄帝说:讲得好。在《天元纪大论》中曾说过,天地是万物的上下;左右是阴阳运行的道路。我还不明白它的含义

岐伯说:这里所说上的“上下”指的是从该年的司天在泉,以见阴阳所在的位置。所说的“左右”指的是司天的左右,凡是司天的位置见到厥阴时,左间是少阴,右间是大阳;见到少阴时左间是女右是厥:见到少阴时,左间是太阴,右间是厥阴;见到大阴月时,左间是少阳,右间是少阴;见到少阳时,左间是阳明,右间是太阴;见到阳明时,左间是大阳,右同是少阳见到太阳时,左间是厥阴,右间是阳明。这里说的左右,是面向北方时所见的位置黄帝说:什么叫作在泉?

岐伯说:阴司天,则少阳在泉,在泉的左间是阳明,右间是大阴;少阳司天,则阳明在泉,在泉的左间是太阳,右间是少阳;太阴司天,则太阳在泉,在泉的左间是厥阴,右间是阳明;少阳司天,则厥阴在泉,在泉的左间是少阴,右间是太阳;阳明司天,则少阴在果,在泉的左间是太阴,右间是厥阴;太阳司天,则太阴在泉,在泉的左间是少阳,右网是少阳这里所说的左右是面向南方时所见的位置。客气和主气互相交感,寒暑之气互相加临,客主之气相得的就属平和,相克的就会使人生病。

黄帝间:有气相得而使人生病的,又是什么原因呢?

岐伯说:气相得指的气生主气,如果主气生客气,是上下颠倒,叫作下临上,虽然看似相得,但位置不当,所以也会生病。

五运行大论篇:五运六气对人的影响

黄帝问:司天在泉运转的动静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司天在上,自东而西是向右运行;在泉在下,自东而西是向左运行,左行和右行旋转一周是一年,然后才回归到原来的位置。

黄帝说:我听鬼臾区说,应地之气是静止而不动的。现在先生却说在下面的在泉地气左行,我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希望听听是怎样运动的。

岐伯说:对于天地的运动和静止,五行的变换和往复,鬼臾区虽然知道了天的运行情况但是没有全面的了解。关于天地变化的作用,在天显示的是日月二十八宿等星象,在地形成了有形的万物,日月五星围绕在太空之中,五行之气附着在大地之上。所以,大地是载运各类有形的物质的;天空是布列日月五星这些受天之精气的。地上的有形物质与天上的无形气之间的运动,就像树的根部和枝叶的关系,抬头仰观星象,虽然距离很远,但仍然可以通晓它们的情况。

黄帝问:大地是不是在宇宙的最下面呢?

岐伯说:应该说大地是在人的下面,在字宙的中间。

黄问:它是凭借什么力量存在于太虚之中呢?

歧伯说:是空间的大气把它托举起来的。燥气使它干燥,暑气使它蒸发,风气使它动荡,湿气使它滋润,寒气使它坚实,火气使它温暖。所以,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位于中间火气游行于左右上下。一年之中,寒暑往来,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向下进入大地,大地由于感受了六气的影响才化生出万物。所以,燥气太过,地就干燥;暑气太过,地就炽热;风气太过,地就动荡:湿气太过,地就泥泞;寒气太过,地就拆裂;火气太过,地就坚固。

黄帝问:司天在泉之气,对人的影响,从脉搏上怎样诊察呢?

岐伯说:司天在泉之气,有胜气和复气的发作,但不表现在脉博上,用脉诊的方法诊察不到。《脉法》上说:问天在泉之气的变化,不能根据脉象进行诊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黄帝问:左右间气的反应怎样在脉象上上诊察呢?

岐伯说:可以根据间气的位置,从左右手的脉搏上去诊察。黄帝问:怎样诊察呢?

岐伯说:脉气与岁气相顺应就平和,脉气与岁气相违逆就生病,相应之脉不在其本位而出现在其他部位的要生病,左右脉互移其位的要生病,是相应之脉位反而出现克贼脉象的病情就危重,两手尺脉和寸脉相反的就要死亡,阴阳交错而见的也要死亡。首先要确定该年的司天、在泉,以测知岁气与脉象相应的正常情况,明确左右间气应当出现的位置,然后才可以预测人的生生死和病情的逆顺。

五运行大论篇:五运六气对人的影响

黄帝问:天之寒、暑、燥、湿、风、火六气,与人体是怎样应和的呢?对于万物的生又有什么作用呢?

岐伯说:东方应春而生风气,风气能使木类生长,木类能产生酸味,酸味滋养肝脏肝滋养筋膜,肝气与筋膜和调,其气又能滋养心脏。六气的变化,在天为深远变化之道在人为认识事物的变化规律,在地为万物的生化。地有生化,然后才能生成五味;人能识事物的规律,然后才能生成智慧;深远无边的字宙,生成变化莫测的神明,使天地万物运行不息,从而化生五运六气。天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在天应在风,在地应在木,在体应在筋,在气应在柔和,在脏应在肝。它的性质是温暖,它的德行是平和,它的功用是运动,它的颜色是青苍,它的变化是繁荣,它在动物上是有毛的兽类,它在作用上是升,它的时令是宣发布舒阳和之气,它的变动为摧折败坏,它的灾害是陨落,它在五味是酸味它在情志是发怒。忿怒过度会损伤肝,悲哀能抑制怒气;风气过度会损伤肝,燥气能克制风气;酸味过度会损伤筋,辛味能克制酸味。

南方应夏而生热,热盛则生火气,火气能生苦味,苦味入心能滋养心脏,心能生血,心气通过血以滋养脾脏。变化莫测的神明,具体表现为:在天应在热,在地创应在火,在人体应在脉,在气应在阳气使万物生长,在脏器应在心。它的/性质是暑热,它的德行是显露光华它的功用是躁动,它的颜色是红赤它的变化是使万物茂盛,它在动物是有羽毛的禽类,它在作用上是日照光明,它的时令是使热气上升,它的变动是使万物炎热灼烁,它的灾害是焚烧,它在五味为苦,它在情志为喜。喜乐过度会损伤心,恐惧能抑制喜气;热气过度会损伤气,寒能克制热气苦味过度会损伤心气,咸味能克制苦味。

中央应长夏而生湿,湿能生土气,土气能生甘味,甘味入脾能滋养脾脏,牌能滋养肌肉,脾气通过肌肉而滋养肺脏。变化莫测的神明,具体表现为:在天应于湿,在应于土,在人体应于肉,在气应于物体充盈,在脏应于牌。它的性质是安静能兼化万物,它的德性是使万物潘润,它的功用是生化万物,它的颜色为黄色,它的变化是使万物充盛丰满,它在动物是无毛羽的裸体动物,它的作用是使天气平静,它的时令是布化云雨,它的变化是骤雨暴注或淫雨连绵,它的灾害是是大水泛滥,它在五味为甘,它在情志为思。忧思过度会损伤脾,仇能抑制思虑;湿气过度会损伤肌肉,风气能克制湿气;甘味过度会损伤脾,酸味能克制甘味。

西方应秋而生燥,燥能生金气,金气能生辛味,辛味入肺而能滋养肺脏,肺能滋养皮毛,肺气通过皮毛而又能滋养肾脏。变化莫测的神明,具体表现为:在天应于燥,在地应于金,在人体应于支毛,在气应于万物成熟,在脏应于肺。它的性质是清凉,它的德性是洁净,它功是坚固,它的颜色是白色,它的生化是收敛,它在动物是甲壳类的介虫,它的作用是劲有力,它的时令是雾露下降,它的变动是严酷摧残,它的灾变是树木枯萎凋落,它在五不刀,在在情志为忧愁。优过度会损伤肺,喜乐能抑制忧愁;热气、会损伤皮毛,寒气能克制热气;辛味会损伤皮毛,苦味能克制辛味。

五运行大论篇:五运六气对人的影响

北方应冬而生寒,寒能生水,水能生咸味,咸味入肾而能滋养肾脏,肾能滋养骨髓,气通过骨髓而能滋养肝脏。变化莫测的神明,具体表现为:在天应于寒,在地应于水,在体应于骨,在气应于物体坚实,在脏应于肾。它的性质是凛冽,它的德性是寒冷,它的功用是闭藏,它的颜色是黑色,它的生化是整肃,它在动物是有鳞片的动物,它的作用是平静,它的时令是寒冷冰雪,它的变动是水冰气寒,它的灾变是冰雹霜雪非时而下,它在五味为威,它在情志为恐。恐惧过度能损伤肾,思虑能抑制恐惧;寒气过度能损伤血,燥气能克制寒气咸味过度能损伤血脉,甘味能克制咸味。

五方之气,交替主时,各有先期而至的气候,与时令相反就是邪气,与时令相合就是四时正气。

黄帝问:邪气致病所发生的病变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来气与主时的方位相合,病情就轻微,来气与主时的方位不相合,病情就严重黄帝问:五气主岁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凡气有余,一方面能克制自己所能克制的气,另一方面又会欺侮克制自己的气气不足,一方面克制自己的气会趁本气的不足而来欺侮,另一方面自己所能克制的气也轻视自己而来欺侮侵犯。由于本气有余而欺侮别气或乘别气之不足而进行欺侮的,本气往往也要受到邪气侵犯。这是因为它无所忌惮而导致自己缺少防御的能力。

黄帝说:讲得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