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领域最大黑马,脉脉的成功不只是因为"你的爆料"

社交网络在中国兴起之时,移动互联网正大潮涌动,用户从PC到移动端的大迁移也恰好是从那时开始的。有微博和微信这样的大社交平台,垂直社交能否立足在当时还存在很大疑问。时过境迁,这个问题已被揭开谜底,垂直社交的存在逻辑不存问题,陌生人社交产品陌陌已经上市,而商业社交产品脉脉,则在去年底获得了7500万美元的融资,在年初将广告打到了地铁和公交站头。


社交领域最大黑马,脉脉的成功不只是因为

脉脉目前是中国最大的职场实名社交平台,其在2013年10月上线,创始人林凡是前搜狗输入法技术负责人。他给脉脉的定位是一个能够公开自己身份的职场社交平台,借助平台人和人之间连接的效率就会提升,有效的降低行业壁垒,加强各行各业的沟通交流,与此同时,也降低社交门槛。使用者可以在这个软件里分享工作经验,讨论共同话题,获取行业内幕,找钱、找人、跳槽等等。

从创立到现在,脉脉始终鼓励用户多用真实资料,最开始在APP上填写真实信息的不足30%,而今已经占到70%左右,这可能是所有社交平台上最高的比例,而且用户还都是商业人士。

社交领域最大黑马,脉脉的成功不只是因为

脉脉推出之时的主要标签是职场社交和私密跳槽,而招聘和跳槽都需要可信的个人公开信息,然后脉脉围绕它建立了个人实名和人工认证体系加V,并以此作为社交包括匿名社交基础。其中的匿名爆料,同样给脉脉惹了一身"骚"。

2016年,"脉脉非法抓取使用新浪微博用户信息"的案件让脉脉吃了官司,2017年5月,一位自称"ofo员工"爆料了内部腐败也让脉脉接到了法院的传票,当然还有许多的"小道消息"。虽然脉脉备受争议,但这样的匿名爆料就如同一把双刃剑,为脉脉吸引了一大批用户,随着脉脉越来越多地被提及,不主打招聘的脉脉如今获得了新一轮的融资。

社交领域最大黑马,脉脉的成功不只是因为

社交领域最大黑马,脉脉的成功不只是因为

说到商业社交,就不得不提美国的LinkdIn,这家巨头已成为美国职场人士的标配。脉脉在当初刚开始做商业社交的时候,LinkdIn就是个现成的模版,将其模式直接复制过来即有很大的成功希望,不过脉脉没有这么做,而是根据中国社交网络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社交领域最大黑马,脉脉的成功不只是因为

回过头来看去,这简直可以算是脉脉发展道路上的神来之笔,生死攸关的重大选择。毕竟,当年直接复制脸书模式的人人,在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最终也没能取得成功。

如果说LinkdIn的基础功能就是海量简历黄页,那么脉脉这个产品的表现形式,是更为灵活多变的,产品设计上更多地照顾到了中国社交网络的具体特点。而且,脉脉强化了认证功能,脉脉的认证功能是一根定海神针,首先保证了商业社交的一个基本秩序,让参与者不易被虚假信息和虚假身份所蒙蔽,导出一个"真实职业形象"的结果,而这一点则是脉脉之后所做一切的保障。

社交领域最大黑马,脉脉的成功不只是因为

在微博这种弱关系社交网络里,每个加V的用户都是有身份特征的。身份特征可以算是职业身份,但微博本身是个综合性平台,并不强化平台的职业社交功能,再加上微博上的身份特征参差不齐等原因,这些都给了脉脉更多的机会。

社交领域最大黑马,脉脉的成功不只是因为

做商业社交的话,一定是先将职业身份做实,这是一个商业社交平台的基础价值。首先来脉脉的用户都是冲着商业社交来的,目的性较强,在此之上脉脉又用认证等方式强化了真实职业形象,这使得其在构建职场社交网络底层基础架构方面,做得较为扎实。

社交领域最大黑马,脉脉的成功不只是因为

其实新习惯的培养非常难,不仅要能把产品逻辑研究透彻,还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脉脉最初的一批用户来自于互联网行业,这个行业有着较高的人才流动需求,对各种信息的需求也很强。用脉脉创始人林凡的话来说,由于当时互联网在国内蒸蒸日上,用户的密度已经够了,所以先从这里开始做。

社交领域最大黑马,脉脉的成功不只是因为

而到了2017年时,脉脉发现包括金融在内的很多行业,都到达了足够的密度,于是脉脉迎来了爆发。脉脉最终给人的印象,就是一帮互联网人在上面玩,最终变成了一个涵盖大多数职业身份的社交网络,这意味着时候到了。

社交领域最大黑马,脉脉的成功不只是因为

脉脉在2016年就实现了盈亏平衡,2017年则增长了5倍,2017年4月艾瑞指数显示,脉脉超过领英位列中国职业社交第一名,到了年底,脉脉App已登顶苹果App Stroe商务免费榜榜首。

社交领域最大黑马,脉脉的成功不只是因为

从发展轨迹来看,2017年之前的脉脉都不能算是个快公司,甚至一度给人势头不济的感觉。但没有那三年的探索和蛰伏,就不可能会有2017年的爆发。而身前身后都缺少强而有力的直接竞争对手的现状,让那三年的探索现在看起来都更像是一场豪赌,所幸的是,脉脉最终还是冲出来了。

社交领域最大黑马,脉脉的成功不只是因为

提到创办脉脉的初衷,林凡表示他希望构建一个人和人之间更加容易信任的平台。他认为这会对中国社会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影响不亚于电商对中国社会的冲击,"我们需要坚持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达到我们的这样的目标和梦想。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一直会走下去的一条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