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電商發展現狀並不理想!問題出在哪了呢?玩家沒有情懷?

荒野導讀:這幾年,隨著物聯網以及互聯網發展的逐漸完善,電子商務開始大舉進軍農村,農村電商成為目前鄉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如今農村電商的發展正處於發展初期,因此有不少資本家紛紛將資金投注在這一新興的朝陽行業上。但是隨著農村電商的發展,在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在融資中,雖然資金高達62億元,但是仍舊缺少品牌化發展。發展現狀並不理想!問題出在哪了呢?

農村電商發展現狀並不理想!問題出在哪了呢?玩家沒有情懷?

近日,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佈《2017年度農村電商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涉及農村電商的融資事件超過59起,行業總融金額不少於62億元。其中,A輪前獲得融資的企業數量佔比最高為37.6%,大量前期融資表明農村電商尚處於發展期,新入局者不斷增加,農村電商的發展空間亟待挖掘。根據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農村電商融資金額仍以5000萬元以下的中、小額融資為主,資本對農村電商的重視都還比較有限,小於500萬元佔比31%、500萬-1000萬元佔比4%、1000萬-5000萬元佔比38%。同時,農村電商行業超過1億元的融資事件達11起,佔比達23%,融資金額前三是易果生鮮、每日優鮮和匯通達。

值得注意的是,憑藉資源的聚集優勢,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依然是農村電商創業企業的集中地。此外,農村電商企業也呈現出往更多的像南京、武漢、成都、重慶等第二梯隊去發展的趨勢,眾多新晉農村電商平臺趨向於在二線地區創業,此舉會進一步加大行業競爭態勢。荒野感覺競爭日趨激烈是好事,因為有競爭才會有發展!但是現在的農村電商仍然凸顯著一下這幾個問題!值得我們去研究和深思!

農村電商發展現狀並不理想!問題出在哪了呢?玩家沒有情懷?

1、農村電商服務還沒有巨頭出現:農村電商平臺有阿里、京東、蘇寧站著半壁江山,不管是賣農產品還是買工業品,80%的農村消費者都會選擇這三大平臺。然而,在農村電商服務端,比如:物流服務、技術服務、設計服務、冷鏈等方面還沒有出現這樣的巨頭公司.2、線下實體店煥發生機:傳統電商已經死了,但互聯網++實體店的機會將會成為電商平臺搶食的重點。其實,目前農村實體店,包括大小超市、店鋪、連鎖店也已經飽和。但實體店的轉型依然沒有完成,如果出現一家互聯網+實體店的商超或許會破解農村賣買難的囧地。3、小而美的電商平臺依然受歡迎:這類“小而美”的電商平臺都集中在某一個垂直的行業裡,比如:專注有機農產品或食品、專注老人的電商、專注兒童的電商等等。他們只服務農村的某一類人,通過深度與多元化的服務來完成財富積累與市場開拓。4、微商模式不可小覷:微商模式尤其是農特微商的模式,這一模式把農特產品賣給城市用戶,還有一些在農村做微商的人通過微商模式把化妝品、工業品賣給農村的人。當前還有一些從事微商的人已經開始佈局線下了,這也就是微商+實體店的模式。未來這套模式將會在農村裡非常走俏。所以話又說回來,這一塊的市場足夠大,足夠帶感。進局者使命感爆棚!但仍是因為市場太大,至今仍很難出現此垂直領域的巨頭玩家。大小農村電商仍在摸索中前行,荒野在這裡小提幾點建議,大家謹防自己成為農村電商炮灰!

農村電商發展現狀並不理想!問題出在哪了呢?玩家沒有情懷?

因為創業就有風險!有數據顯示:100個人,只有1人的創業者恩能夠成功!農村創業也特別類似。其中有著3類電商會成為炮灰.第一類:沒有核心優勢的!信息時代最怕的就是“沒有特色”,人沒有個性很難讓人記得住,農村電商平臺經營的也是服務人,同樣沒有個性和價值的電商平臺會被人們拋棄。第二類:嚴重依賴資本!的這個案例已經在生鮮電商中經常發生。一旦資本撤資,電商平臺將會困難重重,更甚者倒閉。農村電商平臺還是需要資本來提升競爭或者服務能力,但資本只能能夠當做輔助。作為創業者還是要快速藉助資本做好佈局和擴大盈利模式。

第三類:放棄創新的!生鮮領域就有很多電商平臺,他們在創業之初終極目標就是“融資”,一旦融資之後,就放棄了原有的拼搏與奮鬥,因為錯失了很多機會。

荒野認為農村電商電商與農戶、生產合作社的直接合作形式,促使農戶及時瞭解和預測市場需求的變化,耕種市場需求量旺盛的農產品。實際上,協助農產品上行已經成為眾多電商的共同之舉,但缺乏品牌化的農產品、分散的物流、難以把控的質量等問題,仍是農村電商如今正面臨的痛點,也是農村電商接下來佈局農產品供應鏈需要解決的問題。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曾表示,當前我國農產品缺乏品牌化,單一農產品不具有市場影響力,農產品交付環節複雜,供需難以平衡,相關的人才短缺。同時,農產品進城的物流體系尚處於初級階段,物流集散較為薄弱。農村電商相對於其他行業來說,仍處於朝陽產業,其在我國發展歷史僅有短短的二十幾年時間,其發展仍舊處於初期階段,雖然有許多資本家看好這一市場,但是由於缺乏相應的配套制度以及規劃,因此,在發展過程難免會存在競爭混亂、缺少品牌化等現象。對此,作為電商人在看到這一局面時,應該要注意從多方面來反思過去的發展歷程,相關管理部門也應該出臺相應的政策規劃,以便幫助農村電商獲得更好的發展。

說到最後,其實作為農村市場中的“挖掘機”農村電商還是一個工具。因此,不要忘了服務農民才是農村電商的出路。還有一句話就是:沒有情懷的人,玩不了農村電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