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曾立下赫赫战功,死因却成谜······

元朝末年,朱元璋打天下时一直追随在他身边的大将——徐达,为明朝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不但是开国功臣,还是朱元璋的发小,但是这位曾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死因却成了迷······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曾立下赫赫战功,死因却成谜······

徐达简介

徐达 (1332-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市)人,出身农民,但性情刚毅。面貌清瘦,身材魁伟,且自幼习武,练得一身好功夫。公元1353年,年仅22岁的徐达应朱元璋之请起义,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1356年三月,徐达与常遇春率军攻下集庆(今江苏南京),改集庆为应天府,随后又攻下了江苏与安徽的诸多地方。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曾立下赫赫战功,死因却成谜······

鄱阳湖之战

1363年七月,在这个火热的夏天里,朱元璋亲自率军与陈友谅军在鄱阳湖展开了一场激战。当时,陈友谅拥兵六十万,巨舰数十艘,而朱元璋只有二十万人和一些小船,双方差距十分悬殊。

第一天交战,徐达身先诸将,指挥将士勇敢拼杀,一举击溃陈友谅的前锋部队,歼敌一千五百人,缴获巨舰一艘,军威大振。朱元璋看到自己的部队上下一心,士气高涨,完全有打败陈友谅的把握,但担心张士诚乘机偷袭他的后方,于是便命令徐达还守应天。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曾立下赫赫战功,死因却成谜······

鄱阳湖之战

徐达同到应天后严加防守,使张士诚不敢妄动,朱元璋因此得以解除后顾之忧,全力对付陈友谅,取得了鄱阳湖战役的胜利,全部歼灭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

率师东征

1366年,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统率二十万大军攻打张士诚。张士诚以平江为中心,以湖州、杭州为其羽翼,抗拒二人的进攻。徐达派兵夜袭敌军营地,切断粮道,敌军因粮饷不继,没多久就投降了。之后,徐达又率军相继攻克了湖州和杭州,张士诚的左右臂在战斗中被砍断,躲进平江城。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曾立下赫赫战功,死因却成谜······

徐达指挥全军从四面八方架起云梯,蚁附登城,冲入城内,与敌军展开激烈的巷战,活捉张士诚。最后,张士诚自缢而亡。两年后,徐达攻克通州,包围大都,然而大都无人守卫。元朝亡,朱元璋于应天府登基称帝,蒙古人退回长城以北。

死因成迷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曾立下赫赫战功,死因却成谜······

明朝成立后,因徐达功绩非凡,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封魏国公。洪武十七年(1384),徐达在北平留守时得了背疽,不久稍微好些。然而次年二月(1385),病情加重,随后去世。但另一种说法是朱元璋当年怕他威胁朝廷,赐他一大碗烧鹅吃,导致徐达病情加重,全身溃烂而死。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曾立下赫赫战功,死因却成谜······

徐达一生骁勇有谋,战功及筑边皆功劳显赫,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他少言寡语,从不居功自傲,且善于安抚将士,与下级同甘共苦,在军中威信很高。徐达更能严格约束部队,所攻克的一百余处大小城镇,市井安然,百姓不受战乱之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