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英烈祭忠魂 革命傳統永傳承

缅怀英烈祭忠魂 革命传统永传承

缅怀英烈祭忠魂 革命传统永传承

7月10日,桐城市檢察院黨總支組織開展黨員活動日活動。各黨支部以“緬懷革命先烈,傳承革命傳統”為主題,通過追憶黨的光輝歷程,緬懷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蹟,暢談對來之不易和平年代的珍惜,充分弘揚老一輩共產黨員艱苦奮鬥、百折不撓、甘於奉獻的革命精神。

缅怀英烈祭忠魂 革命传统永传承缅怀英烈祭忠魂 革命传统永传承
缅怀英烈祭忠魂 革命传统永传承缅怀英烈祭忠魂 革命传统永传承

訴訟監督黨支部 陳瑞瑞

緬懷皖南英烈 奉獻檢察事業

2018年6月23日,我院在職黨員幹警、入黨積極分子赴涇縣皖南事變烈士陵園和新四軍軍部舊址開展革命傳統教育,迎接黨的生日,傳承紅色精神,增強黨性修養。這一趟“紅色”之旅,使全體黨員重溫了新四軍波瀾壯闊、艱苦卓絕的革命歷程,深刻體會到了中國革命勝利的來之不易。讓我們加倍珍惜今天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通過參加這次革命教育活動,我深受鼓舞。我將在我的崗位上更加用心工作。一是認真做好職務犯罪警示教育基地的講解工作。二是熱情做好行賄檔案查詢服務。行賄檔案查詢服務,也是檢察機關落實以人民為中心,聯繫來訪群眾,服務經濟大局的一個重要窗口。三是紮實做好電子卷宗製作工作。

總之,我們必須牢記革命先烈為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不畏艱難、勇於獻身的革命精神,堅定信心,積極進取,在院黨組的領導下,聚焦檢察主責主業,紮實推進黨建工作,為桐城檢察事業的發展付出自己的努力和汗水。

缅怀英烈祭忠魂 革命传统永传承缅怀英烈祭忠魂 革命传统永传承

綜合保障黨支部 梁獻

銘記歷史,珍惜當下,開創未來

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這句話揭示了銘記歷史的重要性。紅色的基因需要永久傳承,紅色的血液需要不斷流淌,其重要的載體之一就來自於一段段刻骨銘心的紅色歷史,一個個鮮活感人的紅色故事。

無頭的墳塋

湘江上游的道縣,那裡是長征途中最為殘酷的湘江戰役的發生地,那裡有一座墳塋,埋著一位沒有頭顱的紅軍師長。紅五軍團第三十四師在湘江戰役中擔負後衛任務,當中央紅軍的其他部隊渡過湘江後,第三十四師陷入國民黨軍各路部隊的重圍。拼死突圍中,全師官兵大部分陣亡,師長因為負傷被俘。在湘軍用擔架抬著他押往長沙時,他為了不被敵人生俘,在擔架上撕開自己腹部的傷口掏出腸子擰斷,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湘軍軍閥何鍵將他的頭顱砍下來,掛在他出生的那條小街前的城門上。這個紅軍師長名叫陳樹湘,犧牲時年僅24歲。

千里擊強虜

包森,原名趙寶森,又名趙寒,陝西蒲城人,1932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2年2月17日,包森所部在遵化境內野瓠山一帶與日偽一部遭遇,在戰鬥中,當他上北山用望遠鏡觀察敵情時,被敵人狙擊手冷槍射中胸部。包森自知傷重,為穩定軍心,他鎮定地說:"我負傷了,隊伍由一營長指揮",當警衛員揹著他行至戰場東側小山時,這位威震敵膽的抗日民族英雄,已經停止呼吸,終年31歲。包森犧牲後,為防止敵人趁機反撲,消息被嚴密封鎖,就連他的戰馬和警衛員也被安排在一個偏遠山洞四十天,造成包森正在執行其它任務的假象。包森的遺體也在秘密安排下悄悄掩埋。包森犧牲的消息傳出後,整個冀東黨政軍民沉浸在巨大悲痛之中。

我們今天的奮鬥,是為了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所謂功在當下,利在千秋,就是最好的闡釋。我們,要對得起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的付出,對得起前人志士頂烈日經風霜的勞作,對得起自己下苦功做實事的辛勤,才可以昂首挺胸地去享受為建設美麗和諧祖國所結下的豐碩成果。

缅怀英烈祭忠魂 革命传统永传承

刑檢黨支部 方龍勝

傳承英雄精神 做新時代檢察鐵軍

一、新四軍的歷史

新四軍全稱是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新四軍來自紅軍主力長征以後留在南方八省十四個地區堅持鬥爭的紅軍游擊隊,是抗日戰爭時期正面戰場上共產黨的主力部隊,隸屬於國民黨軍隊戰鬥序列。1937年10月12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正式宣佈:南方8省13個地區(不包括瓊崖紅軍游擊隊)的紅軍和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任命葉挺為軍長。

二、對我們的啟發

1、傳承好鐵軍精神。鐵軍精神就是聽黨指揮,堅定信念;堅忍不拔,英勇果敢;顧全大局,相忍為國;內外團結,眾志成城;步調一致,紀律嚴明。

2、旗幟鮮明的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歷史虛無主義擾亂了不少人對抗日戰爭史乃至整個中國革命史的認知,消解了人們的歷史自信;使人們混淆是非甚至忠奸不分,衝擊甚至瓦解中華民族傳承多年的主流價值;還使人們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產生動搖。

3、黨的領導是新時代檢察工作根本遵循。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之魂。檢察機關必須堅定不移地將黨的領導作為新時代檢察工作的根本遵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