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和郎中,谁才是真正的医生?到底哪些人才是真正的大夫和郎中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普遍把医生称作大夫,也有不少地方把医生唤作郎中。那么,大夫和郎中有什么区别呢?

最初,大夫和郎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官职。

大夫本是一种官阶,并不是官职名称。先秦的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设卿、大夫、士三级官阶爵位,大夫有自己的封地,世袭罔替。秦汉以后,大夫才成为一种官职,如中央要职有御史大夫,备顾问的有谏议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等。明代以后,大夫这种官职便被废除了。大夫和郎中,谁才是真正的医生?到底哪些人才是真正的大夫和郎中

郎中原本也是官名,是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是集护卫、陪从、提建议、备顾问于一身,郎中官位始于战国,至秦汉固定设置下来,后来即以侍郎、郎中、员外郎等为各部重要官职。

大夫和郎中虽然都是重要官职,但都不是医官。到了宋朝,我国的医务制度和医学管理都有了相当的发展。当时负责管理医疗行政的官职很多,翰林医官院把医官分为七种级别,官职有22种之多,官阶也有大夫、郎中、医效、祗侯等。就大夫而言,有和安大夫、成安大夫等等。后来。人们因大夫是医官中最尊高的职位,就把大夫作为医生的尊称。又因为医官中有郎中一职,因此很多地方也把医生称为郎中。大夫和郎中,谁才是真正的医生?到底哪些人才是真正的大夫和郎中

不过,医生和郎中还是有区别的:一般认为,设馆坐诊的医生称大夫,流动行医的称郎中,如江湖郎中,游走郎中。因此,人们一般称医院的医生为大夫,而不叫郎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