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合约的理念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扫盲一下,什么叫做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概念的形成

智能合约很有趣的一点是,它虽然被称为“区块链2.0”的一个代表性产物,但它的理念实际上很早就被提出来了,最早可以追溯到1994年,几乎与互联网同时出现。

而给予这个概念一个准确的名字“智能合约”的是因为比特币打下基础而受到广泛赞誉的密码学家尼克萨博,在那个时候,萨博的关于智能合约如何工作的理论还没有实现,因为没有天生的能够支持可编程交易的数字金融系统,这是一种极具前瞻性的理念。

而比特币的出现和广泛使用,正在改变阻碍智能合约实现的现状,从而萨博的理念有了重生的机会。

智能合约跟我有什么关系

智能合约是一种可以自动化执行的简单交易。在日常生活中跟我们有什么联系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跟你打一个赌,如果明天下雨,算我赢,如果明天没下雨,就是你赢了。然后我们在打赌的时候就把钱放进一个智能合约控制的账户内,第二天过去了,赌博的结果出来了以后,智能合约就可以根据收到的指令自动判断输赢,并进行转账。这个过程是高效,透明的执行过程,不需要公正等第三方介入。也就是说,有了智能合约以后,打赌就不能赖账!当然这只是个简单的例子,方便大家理解,智能合约还有很多应用的地方,在以后的文章中也会一一向大家介绍。

什么是智能合约

所以说了这么多,该回到正题了,到底什么是智能合约呢?智能合约概念可以概括为: 一段代码 (智能合约),被部署在分享的、复制的账本上,它可以维持自己的状态,控制自己的资产和对接收到的外界信息或者资产进行回应。或者可以这样简单的概括:它是运行在可复制、共享的账本上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处理信息,接收、储存和发送价值。

智能合约程序不仅仅只是一个可以自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它更像是一个系统的参与者,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绝对可信的人,他负责临时保管你的资产,并且严格按照事先商定好的规则执行操作。

智能合约的工作原理

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包括事务处理和保存的机制,以及一个完备的状态机,用于接受和处理各种智能合约;并且事务的保存和状态处理都在区块链上完成。

智能合约的触发需要满足时间描述信息中的触发条件,当条件满足以后,从智能合约自动发出预设的数据资源。智能合约系统的核心在于进入智能合约的是一组事务和事件,经过智能合约处理后,出来的也是一组事务和事件。它的存在只是为了让一组复杂的、带有触发条件的数字化承诺能够按照参与者的意志,正确执行。

智能合约的构建及执行步骤

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的构建及执行分为如下步骤:

1、智能合约的构建:由区块链内的多个用户共同参与制定一份智能合约;

2、智能合约的存储:智能合约通过P2P网络扩散到每个节点,并存入区块链;

3、智能合约的执行:智能合约定期进行自动机状态检查,将满足条件的事务进行验证,达成共识后自动执行并通知用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