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等:加快金融科技創新,促進消費升級

編者語: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個人消費行為方式在逐漸向場景化與線上化轉變,這為金融科技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從現狀看,一方面我國現行金融體制在促進消費升級時,仍存在較大缺陷。另一方面,新金融機構和傳統金融機構合作探索,通過金融科技創新,為個人全新線上生活提供了多樣服務。在此背景下,要進一步大力金融科技創新,促進消費升級,以提升人民美好生活質量。

巴曙松等:加快金融科技創新,促進消費升級

文/巴曙松、王志峰(挖財研究院執行院長、亞太資產管理高峰論壇學術委員會秘書長);李瑞雪(挖財研究院金融研究員)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數以億計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場景迅速轉移到了各類互聯網終端上的APP,衍生出了大量全新的金融需求,再造一個以普通大眾為中心、以小額、碎片化、高頻需求為主、規模龐大的個人金融市場。利用以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最新IT技術,改變傳統個人金融服務的信息採集來源、風險定價模型、投資決策過程、信用評級體系等,能夠更好地滿足線上個人金融市場的需求,進一步促進消費升級,也成為助推人民美好生活的金融驅動力。

一、 個人生活場景線上化引發金融科技需求

(一)個人消費行為方式新變化:場景化與線上化

當前,場景化與線上化成為了個人消費行為方式轉變的重要方向,在老百姓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醫等各個方面,互聯網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在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中,吃、穿和用類商品分別增長28.6%、20.3%、30.8%,2016年分別為28.5%、18.1%、28.8%,2015年分別為40.8%、21.4%、36%。

巴曙松等:加快金融科技創新,促進消費升級

圖1 近三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中吃、穿、用類商品增長率

根據艾瑞諮詢發佈的《2017年中國本地生活O2O行業研究報告》顯示,個人生活場景線上化的形式多樣,包括線上餐飲、在線教育、線上休閒娛樂、在線電影、線上婚慶、商超宅配、線上美容美膚等各個領域,市場規模如圖所示。其中,線上餐飲市場發展更為成熟。

巴曙松等:加快金融科技創新,促進消費升級

圖2來源:艾瑞諮詢《2017年中國本地生活O2O行業研究報告》

從消費方式上看,移動互聯網支付是完成個人生活場景線上化閉環的關鍵環節。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佈的《第4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7.53億人,較2016年底增加5734萬人。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人群的佔比由2016年的95.1%提升至97.5%,網民手機上網比例繼續攀升。中國銀聯發佈《2017移動互聯網支付安全調查報告》顯示,5成以上的消費者通過手機支付完成線下購買實物、信用卡還款、外賣、打車及充值繳費等日常支付。在這其中,手機閃付成為2017年市場份額增速最快的移動支付產品,6成受訪者表示使用過手機閃付,較2016年增長1倍。被調查者中使用指紋識別方式的比例為48%,利用生物識別技術進行支付驗證呈現出逐步替代傳統密碼的趨勢。

從消費人群上看,85後、90後成為了推動個人生活場景線上化的主力軍。相比於其他群體,個人生活場景裡,基於互聯網的使用率以及職業年限,85後、90後對互聯網消費的依賴程度最深。《2017移動互聯網支付安全調查報告》,90後每月網上消費金融大於5000元以上的比例最高,佔比約為23%。除了85後、90後以外,95後群體也必須得到關注。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結果顯示,我國95後人口接近8000萬。雖然,目前併為完全步入職場,收入能力十分有限。但95後極具超前消費意識,通過互聯網購物滿足日常生活需求的支付能力並不低。企鵝智酷聯合QQ空間及騰訊智慧,基於企鵝智酷大樣本網絡調查和QQ空間社交網絡產品用戶行為數據,共同展現95後用戶的社交網絡生活狀態,發佈了2.0版《“95後”新生代社交網絡喜好報告》。該報告顯示,網絡社交已經成了95後基本的生活方式,是其日常必需品。95後消費時,更加關注個性化需求,並且,更容易受到網上評價的影響,也更加喜歡通過網絡分享消費感受。未來幾年,隨著95後成長起來,將會取代85後、90後,成為新的消費主力軍。95後個人生活場景線上化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也會得到凸顯。

巴曙松等:加快金融科技創新,促進消費升級

)生活場景線上化為金融科技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個人生活場景線上化是消費升級的當前重要體現和發展趨勢。在這個過程中,衍生出了龐大的線上個人金融服務需求,比如互聯網支付、理財、信貸、保險、徵信等。這些以普通大眾為中心、以小額、碎片化、高頻需求為主、規模龐大的個人金融市場,與傳統金融機構圍繞高淨值用戶為主、提供的低頻、大額金融產品具有本質的區別,在信息採集來源、風險定價模型、投資決策過程、信用評級體系以及產品設計與銷售等方面也大相徑庭,也為互聯網企業跨業進入金融領域提供了差異化競爭的契機。

中國領先的APP應用、完善的通訊基礎設施、超大規模的用戶和市場,為互聯網向金融的滲透奠定了深厚基礎。根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當前,基於科技創新和人口巨大的基數等因素,中國智能手機數量約13億臺①,每月人均下載APP數量超過100個,人均使用APP數量超過40個。僅2017年第四季度,使用APP總時長就達到了約2200億小時, 遙遙領先處在第二位的印度和第三位的美國,超過兩者之和的三倍,中國在全球市場中的地位無可撼動②。中國成為了全球線上生活最為活躍的國家,產生了巨大的線上金融服務需求,在服務需求中,誕生了市場領先、市值超高的金融服務企業,將改變全球金融市場格局。

巴曙松等:加快金融科技創新,促進消費升級

圖3 2017年中國、印度、美國智能手機APP安裝使用情況

自2013年以來,中國互聯網金融幾乎與全球同步發展,當前金融科技應用水平引領全球,已經成為全球的金融科技應用中心。得益於電子支付等金融科技服務廣泛應用,中國金融科技應用水平高於其他國家,且代表了該領域未來發展方向。特別是基於移動社交平臺的商業活動,讓“中國起碼領先美國五到六年”。國際知名諮詢服務機構安永最新的報告顯示,在全球20個主要市場金融科技應用排名中,中國在2017年以69%的應用率居於首位。

從行業看,出現了螞蟻金服、京東金融、挖財等多家綜合化運營的互聯網金融集團。互聯網支付、互聯網徵信、互聯網借貸、互聯網資產管理、互聯網保險、互聯網眾籌、互聯網證券等七大業務發展迅猛。移動支付方面,根據Analysys易觀發佈的《中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7年第3季度》數據顯示,2017年第三季度,中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294959.2億元人民幣,環比增長28.02%。移動金融與移動支付已成新風向,成為互聯網金融的主力軍。從移動支付的場景來看,個人應用與移動金融仍是現在移動支付的主要場景。網絡借貸方面,網貸之家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2月底,全國正常運營的P2P平臺數量為1890家,P2P網貸行業歷史累計成交量達到了66111.44億元,貸款餘額為12737.17億元,環比上升了1.95%。其中,2018年2月,P2P網貸行業消費金融業務成交量保守計算約為252.72億元。互聯網資產管理方面,《第4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國購買互聯網理財產品的網民規模達到1.29億,同比增長30.2%,網民使用率為16.7%,較去年同期增長3.2個百分點。此外,互聯網眾籌、保險和券商也正在高速增長。

巴曙松等:加快金融科技創新,促進消費升級

從公司看,中國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畢馬威聯合H2 Ventures發佈的《2017年全球金融科技100強報告》顯示,螞蟻金服、眾安保險和趣店三家中國公司包攬了今年前三名,2017年入選前10的中國公司還包括陸金所(排名第6)、京東金融(排名第9),全球前10強半數來自中國。胡潤研究院2017年12月發佈的《2017年胡潤百富中國獨角獸指數》顯示,螞蟻金服位居榜首,滴滴出行緊隨其後,小米、新美大並列第三。報告列出了大中華區120家最佳獨角獸,截至2017年11月底,價值超過10億美元。根據相關報道,螞蟻金服最新估值或超過1000億美元③。WIND統計的2018年3月28日市場數據顯示,螞蟻金服的估值,在我國A股上市金融企業市值排名中,可以進入前8。

個人生活場景線上化之下金融供給不足及創新

(一)消費升級成為我國經濟增長轉型的重要驅動力

隨著我國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穩步增長,消費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4年至2017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増量率保持了兩位數增長。2017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6.6萬億元,比2016年淨增3.4萬億元,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8.8%,連續第四年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一驅動力。

巴曙松等:加快金融科技創新,促進消費升級

圖4 近五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最終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

與此同時,消費升級也成為了推動我國經濟轉型的驅動力。2015年11月1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就指出,創新消費品等相關產業和服務業供給,能夠釋放內需潛力,推動工業升級和產品質量提升,應通過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優化消費環境、加大金融支持和暢通商品進口等方面推進。消費升級具體是指消費產品、消費安全度以及品牌和技術的升級④。以上各個方面的升級極大地拓展了消費市場空間,倒逼了我國消費業工業的升級。消費升級的核心是高質量消費,消費品和消費服務呈現出高端化的特點。為了滿足消費市場的新變化,2017年5月1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委會議又部署以試點示範推進《中國製造2025》,促進製造業轉型升級。“目前我國製造業正在從傳統的來料加工等中低端,朝著高端裝備製造、智能製造、戰略新興產業等中高端邁進。這些中高端製造領域,需要更加精密的製造工業和產業鏈協同,因此附加值更高,相關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也更強。目前,我國製造業已具備了實現進一步產業升級的良好條件,在國家政策的積極推動下,製造業升級步伐明顯加快。”⑤在消費升級過程中,零售業態轉型升級態勢更加明顯,新興業態保持快遞增長,傳統實體零售業的創新轉型成效突出,呈現出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趨勢⑥。2017年,全國網上零售額71751億元,增長32.2%。其中,實物商品零售額54806億元,增長28%,增速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高17.8%,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5%,比上年提高了2.4%⑦。

巴曙松等:加快金融科技創新,促進消費升級

(二)個人生活場景線上化之下並未提供有效金融供給

我國消費升級的重要體現就是個人生活場景線上化,在配置金融資源方面,我國目前並沒有做出充分的有效回應,存在較為嚴重的供給不足局面。在建國之初,我國制定了優先發展大型國有重工業的戰略,包括金融在內的一切資源,優先配置給工業企業。改革開放以後,經過幾十年發展,我國金融市場體系建設取得了諸多成效,多層次的金融市場體系開始逐步形成,然而,在服務個人生活所需、尤其是個人生活場景全面線上化方面,仍存在短板。從直接融資市場看,無論是證券、保險,還是基金、信託,服務對象均為企業,而且是其中的大中型企業。從間接融資市場看,銀行業金融機構為主導,在提供貸款方面,服務的對象同樣集中於企業用戶。生活場景線上化的消費者更加關注消費時心理體驗,而且,基於生活場景的多樣性、零散性、差異性、變動性的特徵,需要金融機構提供高頻、碎片化的金融產品,加速金融產品升級迭代。而我們現行金融體系並沒有提供針對性供給,佔有資金壟斷地位的金融機構,依然沿襲傳統的信貸審批方式,不僅在個人融資資金數額上分配不充分,在服務質量上也有待提高。從滿足個人生活場景線上化的需求方面看,我國現行金融體制在促進消費升級時,仍存在較大缺陷。

巴曙松等:加快金融科技創新,促進消費升級

(三)個人生活場景線上化之下金融科技創新

長期的金融抑制、長尾用戶得不到有效的金融服務、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應用,進一步加快了互聯網與金融的融合,更是拉開了中國金融科技波瀾壯闊但又魚龍混雜的發展歷程。近些年來,我國新金融機構和傳統金融機構進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紛紛利用金融科技創新,滿足個人全新線上生活。

第三方支付是連接資金供給與需求方的紐帶,也是線上與線下交易形成閉環的重要結點。其中,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佔據市場份額較大。《2017年Q3中國第三方支付季度數據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Q3,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市場份額中,前者佔比54%,後者佔比40%。根據支付寶公佈的2017年度數據顯示,支付寶在國內共服務5.2億用戶,全球還有7個“支付寶”本地錢包,為2.8億當地人提供服務。而騰訊研究院發佈的《2017智慧生活指數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7月底,微信支付覆蓋門店數百萬,境內涵蓋了30多個行業,並服務於13個境外國家和地區。

巴曙松等:加快金融科技創新,促進消費升級

兩款產品的共同特點是使用門檻較低。以微信支付為例,大眾接觸微信支付普遍從2014年微信紅包和滴滴打車合作使用開始的。特別是其開發的微信紅包程序,通過發紅包的形式綁定了客戶,將低頻的“過節”轉換為了高頻的遊戲和禮節。從居民個人層面看,微信支付額度並不大,相關數據顯示,平均每個月支付額在500元以下的居民個人所佔比例最大。增幅角度看,200—500元區間增幅最大⑧。近兩年來,微信支付又在乘坐公共交通、預約醫院掛號、繳納水電煤費用和違章罰款等方面,拓展了小額支付的場景。

2017年9月28日,國內首家互聯網保險企業眾安在線在港交所上市,公開認購超過400倍,開盤較發行價大漲超過15%,報價69港元,市值近千億。從保費收入上看,保監會數據顯示,2017年1—7月,眾安保險的保費收入為30.1億元,幾乎是其他三家純保險科技公司之和的兩倍。

眾安的產品設計主要基於居民的生活場景,將保險市場拓展至傳統保險公司並未觸及的底層領域。眾安的多數產品與個人線上生活息息相關。在這其中,基於天貓、淘寶網購物場景的退運險是眾安的支柱產品,2014年至2016年,退運險分別產生總保費6.13億元、12.98億元和11.94億元,分別佔眾安總保費份額的77.6%、59.2%和39.3%。2016年雙十一當天,眾安當天處理的保單銷售量超過了12億張,高峰時每秒要處理1.8萬張保單。

巴曙松等:加快金融科技創新,促進消費升級

眾安保險部分險種⑨

互聯網直銷銀行是互聯網時代應運而生的一種新型商業銀行業務模式⑩,傳統銀行業金融機構紛紛試水。民生銀行直銷銀行於2014年2月28日在國內正式上線。據相關報道,2017年民生銀行直銷銀行客戶數約為1100萬,金融資產規模約為1100億元。

三、大力發展金融科技助推人民美好生活

(一)繼續推動我國金融科技創新

互聯網創新改變了我國居民的生活方式,個人生活場景的全面線上化態勢應運而生,如此又催生了全新的金融需求。包括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雲計算在內的金融科技手段,在滿足全新線上個人金融需求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通過金融科技的技術工具變革,推動我國金融體系的創新⑪,以此更好地服務我國居民的生活,是引領我國居民個人消費升級的有效手段,最終可以促進我國經濟的高質量增長。當然,兩個問題也不得被忽視。

巴曙松等:加快金融科技創新,促進消費升級

一方面,應明確金融科技創新的目的,把控金融科技創新的大方向。可以說,金融科技創新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繼續大力推動我國金融科技發展,實現我國從全球金融科技應用中心轉型升級為創新中心,是具有戰略性意義的發展路徑。與此同時,一個問題不得忽視,即金融科技創新本身屬於工具性意義範疇,其本身僅僅是手段,並非目的。金融科技創新的目的在於滿足我國經濟發展需求。在消費領域的金融科技創新,根本目的仍然在於滿足實體經濟發展。不能為了金融科技創新而創新,推動金融科技創新依然要始終根植於現實實體經濟發展的需要。金融科技的發展改變的也僅僅是連接、記錄、存儲和處理手段,並沒有改變數據背後所反映的行為邏輯⑫。具體而言,金融科技創新應立足於我國個人生活場景線上化的現實需求,貼合全新線上個人美好生活需求的特點。而不能搖身一變成為當前諸多金融機構營銷的噱頭和口號。

另一方面,應防範金融科技創新所帶來的系統性風險。風險是金融市場的主要定價因素,但是,必須確保風險在金融市場可承受的範圍之內,否則會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在推動金融科技創新服務全新線上個人需求時,也應以不引發系統性風險為底線。“技術問題的解決不單純依靠技術的進步,也需要藉助非技術手段來到管理與規範的目的。”⑬監管機構可以通過財稅手段,鼓勵行業內發展較為領先的金融科技企業,牽頭制定防範系統性風險的行業標準。通過自下而上的方式予以推行,成為各金融科技企業的行為準則。

巴曙松等:加快金融科技創新,促進消費升級

(二)改革傳統金融體系,更好滿足客戶全新體驗

傳統金融市場的改革應以抓住全新線上個人需求為核心,積極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滿足客戶全新體驗。

首先,轉變思維方式,改進服務理念。傳統金融機構的思維是“價值鏈式”的,即通過“基礎設施——產品——平臺——溝通——渠道——媒介——應用”到達用戶,顯然,無法貼合互聯網時代的居民個人心理體驗,新時代的金融機構應以客戶為服務的中心和邏輯起點,採用“用戶+雲+應用”的立體生態模式⑭。

其次,建立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產品研發體系。傳統金融機構的金融科技創新僅僅集中在市場營銷環節。而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產品研發體系,要求獲客、產品設計、營銷、售後等全流程滿足客戶需求。第一,在獲客環節,改變傳統的依靠人際關係拉客戶的方式,增強與網民的互動,重點轉向研發居民個人參與程度更高的互聯網產品獲得和引導流量,粘住客戶後,再進行金融產品的推介。第二,金融產品的設計應符合滿足碎片化需求的特徵,為客戶提供種類豐富、小額、高頻,並且具有個性化特點的資產管理工具。第三,金融產品的網絡營銷渠道應保證頁面簡潔、信息透明,確保購買、使用的便捷性。第四,金融產品的售後應注重服務質量的提升。一方面,積極利用人工智能手段,研發人工客服,節省客戶諮詢信息的時間。另一方面,也應全面建立7*24小時的投訴處理機制,簡化處理流程,提升糾紛處理的效率。

巴曙松等:加快金融科技創新,促進消費升級

最後,轉變管理模式,建立更加靈活的組織體系。適應互聯網金融需求的高效性特點,要求金融機構對市場做出快速反應,不斷進行轉型升級。在管理模式方面,也應改變以往的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模式。傳統金融機構可以通過設立獨立的法人機構的形式,採用扁平化管理模式,減少決策傳輸的環節,降低信息傳遞產生偏差的可能性。

(三)加強新金融與傳統金融的融合發展

新金融機構更具技術優勢,其利用的金融科技手段本身就產生於個人線上生活場景,並且,根據線上個人需求的變動不斷進行迭代。但相比於傳統金融機構,新金融機構依託的金融需求場景數據數量存在侷限性缺陷。金融機構的核心能力是風險定價能力,新金融機構的風險定價依賴於實時、海量、動態的數據⑮,數據的缺失將直接影響定價機制的有效性。同樣,傳統金融機構也存在弊端,在服務全新線上個人需求方面,需要依賴於外部技術供應商。如此,為新金融與傳統金融的合作創造了空間。

巴曙松等:加快金融科技創新,促進消費升級

網絡時代需要共享,無論是新金融機構,還是傳統金融機構,均應抱有開放的心態,融合發展。尤其是更具金融資源優勢的傳統金融機構,當前特別需要戰略轉型,積極擁抱市場變化,主動聯合新金融機構,實現共贏。具體而言,可以採用相互持股、投資、併購等方式,捆綁發展。還可以採用孵化器模式,培育初創期企業,共同成長。在合作初期,也可以從特定業務的聯合研發出發,一步步加深合作的緊密程度。總之,新金融與傳統金融的融合發展,即是現實所需也是大勢所趨,均源於網絡時代的開放性。

(四)加強金融創新過程中的合規與風險管理

在應對個人生活場景線上化所帶來的新型金融需求時,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新金融機構在服務觀念、產品研發、技術迭代等各個方面,均更具契合性,給傳統金融機構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也給新金融市場發展帶來了廣闊的商業空間。但是,目前仍然存在制約新金融市場發展的眾多障礙。在這其中,合規問題是重中之重。從監管制度層面看,產生於全新線上個人需求的金融服務機構和工具,現行監管制度並沒有做出針對性規定。在新金融市場的諸多領域,均缺少直接的制度依據,如此增大了新金融市場的合規風險。從監管模式和手段角度看,對新金融市場的監管依然採用機構監管的模式和落後的監管措施,面對個人消費領域的金融科技創新,並沒有做出有效回應。而從新金融市場層面看,目前也確實存在大量鑽法律空子,進行監管套利的新金融機構。遊走甚至突破了非法集資、集資詐騙的法律邊緣。

巴曙松等:加快金融科技創新,促進消費升級

堅持合規發展,一方面,從規則本身角度講,應不斷地進行完善,引導監管理念轉向行為監管和功能監管,並不斷升級監管手段,利用金融科技創新實現金融監管科技創新。這是新金融市場合規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另一方面,從新金融市場角度講,在應用金融科技手段合理滿足居民個人線上生活需求時,應嚴格遵守現行法律制度的相關規定。對於監管真空地帶,開展業務時,應小心謹慎,時刻關注立法動態,對業務模式予以調整。

註釋:

①李雁爭:“中國智能手機用戶數量明年將達13億 印度規模位居第二”,http://news.cnstock.com/industry,rdjj-201710-4141297.htm。

②App Annie:《2017年應用經濟回顧報告》。

③鳳凰網財經:“外媒:螞蟻金服擬籌資50億美元 估值或超過1000億美元”,http://finance.ifeng.com/a/20180209/15980034_0.shtml。

④朱薇:“以民眾消費需求升級促國內消費品產業升級”,http://news.cnr.cn/native/gd/20151112/t20151112_520488681.shtml。

⑤侯雲龍、林遠、溫競華:“製造業和消費‘雙升’撬動萬億市場”,http://dz.jjckb.cn/www/pages/webpage2009/html/2017-05/18/content_31821.htm。

⑥張翼、魯元珍:“消費大數據折射中國經濟轉型升級軌跡”,http://www.gov.cn/xinwen/2018-01/25/content_5260281.htm。

⑦許婷:“消費連續4年成為經濟增長主動力”,http://www.cssn.cn/jjx/jjx_gdxw/201801/t20180122_3824413.shtml。

⑧企鵝智庫發佈:《2017微信用戶&生態研究報告》。

⑨以上資料來源於眾安保險官方網站,根據保險合同整理而來。

⑩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2016中國互聯網金融年報》,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16年11月版,第113頁。

⑪巴曙松:“中國金融科技發展的現狀與趨勢”,《21世紀經濟報道》,2017年1月20日第004版。

⑫陳道富:“關於我國金融科技本質與監管的思考”,http://www.sohu.com/a/217375575_473388。

⑬百度金融、埃森哲:《與AI共進 智勝未來——智能金融聯合報告》,第81頁。

⑭何大勇:“變革之‘鑑’——金融科技演進與傳統金融機構創新”,《銀行家》,2016年第12期,第114頁。

⑮周軒千:“科技重塑金融企業客戶價值”,《上海金融報》,2018年1月30日,第A13版。

文/巴曙松、王志峰(挖財研究院執行院長、亞太資產管理高峰論壇學術委員會秘書長);李瑞雪(挖財研究院金融研究員)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作為一位研究人員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機構的意見和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