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東方的神祕力量,又一次炫花了老外的眼

中國是有七千多年文明歷史的古國,玉石加工少說也有差不多的時間了。我們的祖先創造了無數先進的工具和雕刻方法,其中一些酷炫的操作真的是晃花了編編的眼,這是藝術嗎?不,這是仙術!

在普通人眼中,原石應該是冰冷的、僵硬的,沒有生命的,但在經驗豐富的玉雕大師眼力,只有想不到的創意,沒有琢不出的廢料。

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又一次炫花了老外的眼

專業玉雕師需要掌握的手藝究竟有多少,外行人猜不透也記不住,他們從石頭中看出了生命,看到了自己,看到了中國文化的大智慧。於尺山寸水之間感受宇宙天地的廣闊,體會中國傳承千年的文化精髓。

一般雕刻工藝都是從外部開始,由外向內的慢慢雕琢出想要的形狀。按照中國玉雕的手法,可以分為7種雕刻技法,分別是:線雕、薄意雕、圓雕、浮雕、透雕、鏤雕、俏色雕。我們一個個來看:

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又一次炫花了老外的眼

1、線雕

也叫做“陰陽刻”,是一種在玉器表面上使用線條的形式雕刻出圖案的手法,它能夠將極細的文字或圖案刻於玉件的表面上。線雕還可以細分成三種雕刻方法,分別是陰刻、陽刻和雙勾軋線。

陰刻就是用溝槽般的線條進行雕刻,線必須要低於翡翠原石表面。

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又一次炫花了老外的眼

陽刻則剛好相反,是凸起的稜線,但無論怎樣,最高點必須和翡翠原石表面齊平。

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又一次炫花了老外的眼

雙勾軋線比較前兩種要麻煩一點,首先在翡翠原石上勾勒出兩條平行線,然後用軋砣淺軋線條的外部,從而形成凸起的稜線。這樣的工藝在商代時期被廣泛應用。

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又一次炫花了老外的眼

2、薄意雕

這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我們之前就講過,薄意雕就是淺浮雕。

用薄意雕刻的翡翠,一向以"重典雅、工精緻、近畫理"而著稱,它是一種融書法、篆刻、繪畫於一體,並且介於繪畫與雕刻之間的獨特藝術。

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又一次炫花了老外的眼

3、圓雕

這個老朋友又和大家見面啦,關於圓雕,我們在之前的文章《 》已經給大家分析的透透的了,在此就小小的提一下,想深入瞭解的翠友可以上面的鏈接哦。

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又一次炫花了老外的眼

4、浮雕

有翠友就要問了,薄意雕也是浮雕的一種,為什麼要分開說呢?因為薄意雕雖然是浮雕的一種,但是它在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意境上的塑造使它得以脫離浮雕作為一種獨特的雕刻方法而存在。

浮雕的空間構造可以是三維的立體形態,也可以兼備某種平面形態;既可以依附於某種載體,又可相對獨立地存在。浮雕與圓雕的不同之處,在於它相對的平面性與立體性。根據圖像造型脫石深淺程度的不同,又可分為淺浮雕和高浮雕。淺浮雕是單層次雕像,內容比較單一,比較偏重已經的塑造;高浮雕則是多層次造像,內容較為繁複。

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又一次炫花了老外的眼

5、透雕

透雕是指透空雕,將凸起的物象部分保留,背面部分局部鏤空。

在浮雕的基礎上,將背景部分鏤空,背面大多使用插屏的形式來表現。有十字透空雕,有圓形透空雕,有紋飾透空雕等。

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又一次炫花了老外的眼

6、鏤雕

鏤雕是指將玉石沒有表現物象的部分掏空,只保留表現物象的部分。而不透空,有深鏤空(如:花瓶、筆筒等)和淺鏤空(如:筆洗、菸缸等)。經過鏤雕雕刻的翡翠玉器造型更能突出題材內容,而且更具立體感,讓人歎為觀止。

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又一次炫花了老外的眼

鏤雕的主要特點為表現物象的立體空間層次感,是在穿孔的基礎上發展來的。鏤雕難度大,對石料的要求,雕刻的刀法,雕刻師的技藝有很高的要求;鏤雕的石料要質細性純,鏤空的部分不能有任何的裂紋與砂格,不然容易斷裂。

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又一次炫花了老外的眼

7、俏色雕

俏色雕需要玉雕師利用玉石的顏色、皮色,紋理,將之巧妙融合到創作題材之中,使作品有巧作天合之感。

俏色巧雕,說到底就是一個“巧”字。只有“巧”得恰如其分,相得益彰,其作品才有藝術感染力,才能令觀者心領神會,回味無窮。

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又一次炫花了老外的眼

俗話說 “三分料,七分工”,除了原料的種水質地之外,翡翠很大一部分價值就體現在高超的雕刻工藝上。“玉不雕,不成器”, 雕刻,是翡翠從原料到成品的一個重要環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