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生活的诗意,漳州竹编古老的指尖技艺

野水平溪桥,波翻蓼花乱。

斫竹编青篮,门前开蟹簖。

——王叔承《雨后杂兴三首》

沉淀生活的诗意,漳州竹编古老的指尖技艺

漳州竹编

竹编,顾名思义以竹子为原料进行编制的用品,竹编的历史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战国时期还出了一名“泰山”的专门研究竹编技艺的人,那时就已经有竹席、竹帘、竹箱、竹篮、竹筐等近百余种竹器,这种古老的手工艺延续到至今。

沉淀生活的诗意,漳州竹编古老的指尖技艺

漳州竹编

夏日的傍晚时分,特意到漳州古城寻找竹编店,总还记得几年前经过古街时偶然一撇的“盛况”,郁闷的是骑着小毛驴绕了好几圈才终于在香港路145号找到竹器店。还记得小时候,家里的生活用品好像都是竹编,但不知从何时开始,塑料、玻璃等其他制品逐渐取代,直至现今,家里能找到一两件竹编变得不容易。

沉淀生活的诗意,漳州竹编古老的指尖技艺

漳州竹编

不愧是竹器店,就连招牌也是用竹子编制的竹筐,写上“古城老手艺 竹器”。

沉淀生活的诗意,漳州竹编古老的指尖技艺

漳州竹编

一间小小的店面,顶上、两边的墙上、地上都放满了竹制品,只余中间一条过道尚可通过,屋子的里面,一位70多岁的老人正在编制一个竹制品,据说还得提前定制,老人家从12岁学艺至今,一直都从事着竹制品这项技艺,店里的每一件物品都是老人家亲手制作,为之倾注了一生的时光。

沉淀生活的诗意,漳州竹编古老的指尖技艺

漳州竹编

店面的门口放着好几个小小的竹椅,有高有低,贯穿着漳州人小时的回忆,有的是从baby刚学会坐姿使用的椅子,有的是学会单独吃饭后用的椅子,靠椅、单椅…这种椅子使用时间长,不易损坏,还记得家里有一把竹椅是母亲的陪嫁之一。

沉淀生活的诗意,漳州竹编古老的指尖技艺

漳州竹编

沉淀生活的诗意,漳州竹编古老的指尖技艺

漳州竹编

一把蒲扇轻轻摇,怀里的宝宝睡好觉,儿时夏天,空调没有,风扇珍贵,奈何漳州天气酷暑难耐,有多少人的童年午后时光是在奶奶或外婆的手中蒲扇下安睡的。

沉淀生活的诗意,漳州竹编古老的指尖技艺

漳州竹编

竹器摇曳的清香,与内心的千丝万缕,慵懒生姿,生活的延续,竹器的魅力,不知早已经过多少世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