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大舉進入,將給電網領域帶來徹頭徹尾的「混合所有制」

不久前,國家發改委、商務部聯合發佈《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取消了一直以來建設、經營電網須由中方控股的限制。

這意味著今後在跨區域輸電、增量配電以及分佈式微網等電網建設、服務的各個層面,都有可能看到外資的身影,這是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

外資大舉進入,將給電網領域帶來徹頭徹尾的“混合所有制”

當下,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是,此次開放能否在短期內吸引大批外資進入?回答是否定的。

一直以來,我國電網具有很強的公用事業屬性,“保電”作為一項具有強烈政治色彩的任務,受到很多政策因素的制約。電網企業除了完成自身的企業目標外,還要兼顧許多國家目標。

我國兩大電網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經過多年的運營,已經具備較為成熟的服務能力,外資如要適應中國電網的運營環境,還需要較長的時間。

從這一點來看,短期內不會有大規模的外資進入電網領域。

但是從長期來看,輸配電網對於外資而言仍然具有強勁的吸引力。

我國經濟體量大,並且仍處於上升通道,和發達國家相比,電網仍然具有很大的建設空間和盈利空間。尤為重要的一點是,電網,尤其是配電網,是外資進入中國公用事業領域的重要通道,外資在公用事業所積累的技術和經驗,將成為其競爭力的主要來源;為區域內的終端用戶提供增值型的綜合能源服務,也將成為外資獲取利潤的主要方式。

從長期來看,外資的進入會強化不同電網企業之間的競爭,同時,它們會與試圖進入輸配電領域的其他國有資本和民間資本進行聯合,從而帶來徹頭徹尾的“混合所有制”,影響整個行業的格局。

外資大舉進入,將給電網領域帶來徹頭徹尾的“混合所有制”

為了應對這種局面,電網企業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加快內部經營機制和管理體制的改革。

但是,這些轉變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外資逐步適應國內的經營環境;需要政府完善相應的審查監管職能,建立公平透明的准入機制和退出機制;也需要國有資本、民營資本適時調整戰略、提升實力以增強國際合作中的話語權,這些都需要較長的時間,方能形成一個開放、有序、綠色、高效的電力市場格局。

外資大舉進入,將給電網領域帶來徹頭徹尾的“混合所有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