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是如何「變身」的?

月球,俗稱月亮,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以3683千米/小時的速度繞地球運行,繞地球一週的公轉週期為27.3個地球日。我們看到的月球大小變化與月球的公轉和相位有著直接關聯。

什麼是月球的相位?由於月球圍繞地球公轉,地球圍繞太陽公轉,隨著月球的公轉,人們看到的月球形狀也在不斷地變化,這就是月球相位變化,又叫做月相。月球相對太陽的位置決定了它的相位。

月亮是如何“變身”的?

由於月球不能自己發光,所以只有太陽照到它時我們才能看見它。大約在農曆每個月的三十或初一,月球位於太陽和地球之間,地球上的人們正好看到月球背離太陽的暗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見月亮,稱為新月或朔。此月相與太陽同升同落,即清晨月出,黃昏月落,只有在日食時才可覺察它的存在。新月過後,月球向東繞地球公轉,從而使月球離開地球和太陽中間向旁偏離些許,這時月球位於太陽東邊。月球被太陽照亮的半個月面朝西,地球上可看到其中有一部分呈鐮刀形,凸面對著西邊的太陽,這種時候的月亮被稱為娥眉月。

月亮是如何“變身”的?

大約在農曆每月初七、初八,由於月球繞地球繼續向東運行,日、地、月三者的相對位置形成直角分佈,即月地連線與日地連線成90°。地球上的人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邊亮,亮面朝西,呈半圓形,叫上弦月。大約在農曆每月十一、十二,在地球上的人看到月球西邊被太陽照亮的部分大於一半,月相變成凸月。大約農曆每月十五、十六,月球運行到地球的外側,即太陽、月球位於地球的兩側。

地球不能完全遮擋日光,月球亮面全部對著地球時,人們能看到一輪明月,稱為滿月或望。大約農曆每月十八、十九,月相又變成凸月,月面朝東。而到了大約農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太陽、地球、月球之間的相對位置再次變成直角,這時我們看到月球東半邊亮,呈半圓形,月面朝東,稱為下弦月。大約農曆每月二十五、二十六,月相又變成娥眉月,亮面朝東。月球隨後繼續向東運行,再次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時,月相變為朔。

因此,月相變化的順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滿月 ——凸月——下弦月——娥眉月——新月,循環往復,月相變化是週期性的,週期大約為一個月。之後,月球的相位會反轉且慢慢還原,又是新一輪的圓缺過程。

月亮是如何“變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