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味道的祕密,就藏在滿山燦爛的野生菌子裡,一起來吃菌子吧

雲南味道的秘密,就藏在滿山燦爛的野生菌子裡,一起來吃菌子吧

雲南味道的秘密,就藏在滿山燦爛的野生菌子裡,一起來吃菌子吧

太熟悉的東西,有時候反而還不太好說。

稱呼菌類,不管野生的還是人工培植的,雲南口語中,通常只有一個字眼,那就是“菌”,昆明話發音“介”,音尾較長還捎帶拐彎:野生菌直接叫作“菌”,“菌”前面冠以品種,比如“乾巴菌”;人工培植的,統稱“人工菌”,並很少論及品種。如果感到“菌”字發音不暢,那麼會在“菌”後面加上個“子”,叫作“菌子”,書寫的時候,一般也照此辦理。但凡說到“菌”或者“菌子”,言下之意,就是指“食用野生菌”。對於有毒不能吃的野生菌,“菌”前加個“毒”字,通稱“毒菌”。這些年“人工菌”漸漸多起來,作為區分和對應,又嫌“食用野生菌”冗長麻煩,口語和書寫中,“野生菌”一詞出現較多。至於“蘑菇”或者“菇”,屬於“外來”詞彙,如非萬不得已,不會使用。

雲南味道的秘密,就藏在滿山燦爛的野生菌子裡,一起來吃菌子吧

雲南味道的秘密,就藏在滿山燦爛的野生菌子裡,一起來吃菌子吧

▲大果黃雞樅

▶富民黃雞樅

和我相仿,不少雲南人,僅僅把野生菌看作一種尋常時令菜,並不認為那是多了不起的“山珍”,只有在需要向朋友推薦雲南菜的時候,才會突然想起來,野生菌是個不錯的選擇,值得花些心思一說。當然一旦到了推薦的層面,至少屬於準正式“對外宣傳”,“地方主義”思潮必然抬頭,口風一變,煞有介事極盡溢美,但凡遇到不屑或者不敬,翻臉的意思都有。

這得益於野生菌早期教育。至少早在幼兒時期,很多雲南人,已經開始在餐桌上接觸野生菌。一些好味道、高營養、高安全級別的野生菌比如雞樅等,早早就進入兒童食譜,如果沒有菌肉,湯總會有一口。即便有一定風險的見手青,耐不住反覆央求的情況下,也會大著膽子容許耐不住香味誘惑的兒童,分享少許。每年六月到十一月,將近半年時間的一個菌季下來,這種早期教育的成果,已經相當穩固。

雲南味道的秘密,就藏在滿山燦爛的野生菌子裡,一起來吃菌子吧

① 石屏黃雞樅

雲南味道的秘密,就藏在滿山燦爛的野生菌子裡,一起來吃菌子吧

② 黃見手

為數不多的壩子以外,雲南絕大部分區域屬於山區。山區的野生菌早期教育,往往不會只侷限於餐桌,擴大化到清理、分揀、清洗以外,最直觀深入的學習,就是上山去撿菌。以我為例,學習撿菌的年齡,大約在五六歲之間;所謂老師,不過是比我大不了幾歲的“大娃娃”。三兩次下來,有些實物收穫以外,常見的幾種食用野生菌,也略微可以辨識。還有一點,對於菌子的多發地點也就是菌山、菌窩子,會有一個大概的認識。

好啦,說到這裡,“菌”和“菌子”都已經單獨出現,耐心看到這裡的,想必多少也進入了“情況”,接下來的敘述,就不在“野生菌”了,乾脆成“菌”或者“菌子”,意思都是指“食用野生菌”。

雲南味道的秘密,就藏在滿山燦爛的野生菌子裡,一起來吃菌子吧

把吃菌、撿菌獲得的經驗和見識,上升到知識層面,於我來說,已經是多年後的事情。如果缺乏吃菌、撿菌這類 “藥引子”,後面的事情,斷不會去留心深究。嚴肅科學些說,菌子屬於大型真菌,冒出地面的所謂“菌子”,其實只是地下菌絲網絡的“子實體”,甚至可以看作育兒袋。冒出地面的目的只有一個,“子實體”成熟後,製造散發出微小輕靈可以隨風飛揚的“孢子”,蒲公英那樣,把勢力範圍擴大到更遠的地方去。地下的菌絲網絡,常年隱忍存活於地下,等待條件時機合適的時候,再度製造“子實體”,所以,往往每年菌季,菌子都會在同一地點出現,成為撿菌人眼中的菌窩子。看來“朝菌不知晦朔”那種話,說得不算準確,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沒有透過現象看本質。

雲南味道的秘密,就藏在滿山燦爛的野生菌子裡,一起來吃菌子吧

▲未採摘的白牛肝。我們常說的“菌子”,是地下菌絲網絡的“子實體”,今年採摘了,明年還會在同樣的地方長出新的“子實體”,當地撿菌人管這個叫做“菌窩”

菌子不能自己製造合成養分,只能靠寄生和腐生吸收,可以算作“吃貨”。有的很“殘忍”,“吃”的動物還是活的,比如蟲草。大多數菌子素食,“吃”植物,比如松茸,還死活通吃,既從松樹的根系周邊獲得“食物”,又從松樹的腐枝爛葉吸取“營養”。有的專吃枯木,比如木耳、金耳、白參。跨界的當然有,比如雞樅,這種菌子的某幾個品種,和白蟻一種亞種的關係密切,通常出現在地下白蟻窩以上。至於具體吃什麼怎麼吃,埋藏得太深,對我來說還是未知領域。撿菌挖雞樅的,可以“刨根”當不會去“問底”,往往會留有餘地,以便來年還有收穫。我聽說因為頭年的窩子來年撿不到雞樅,惱羞成怒的撿菌人,遷怒於地下的蟻窩,刨出來吊起來用植物枝條抽打洩憤。另類分子,自然也會出現,像石耳,離開朽木,危生高崖,卓爾不群,儼然高人隱士。不過深究一下,就會發現那些高崖多半砂岩,高崖上面植被茂密,養分通過雨水經由巖縫滲透過來,“高人隱士”,只是比尋常木耳,多一點潔癖和孤僻。

雲南味道的秘密,就藏在滿山燦爛的野生菌子裡,一起來吃菌子吧

▲黑雞樅。菌子不能自己製造合成養分,只能靠寄生和腐生吸收,菌子的“食物”,是撿菌人找菌子的線索

參考菌子對“食物”的不同選擇,可以作為找到菌子的有效路徑。大體來說,大多數菌子的生存空間,諸如青頭菌、牛肝菌、乾巴菌、雞油菌、谷熟菌、灰菌等,一般在松樹林、慄樹林以及松慄混交林中,與這些樹木根系有外生菌根關係,一般並不出在山大林密險要處,疏可跑馬、稍微曬得到些太陽、有樹陰遮擋、地面有雜草有苔蘚有落葉松針的山坡林地,最有可能成為菌窩子。松茸特別些,一般生在深山松林或針闊混交林地面,通常要幾十年上百年樹林中,才有可能出現,一樣與松樹外生菌根關係。雞樅一般生在平緩開闊處,苞谷(玉米)地邊都會出現。早年昆明有個傳說,說某人坐火車進昆明站前,晃眼見路邊似乎有朵雞樅,下車後順鐵路一路找回去,居然找到一窩幾公斤。這事情汪曾祺說過,我也深信不疑,二十多年前,昆明小城一座,出火車站不遠,就有野地、苞谷地等雞樅多發地。

地點以外,還有時令,一個菌季當中,通常牛肝菌中的見手青最早出現,接下來青頭菌。等九月份雞樅、雞油菌、谷熟菌、灰菌旺生,見手青已經落潮。羊肚菌多半出在滇西北,一月份就有,稍後還有高山大白菌。

雲南味道的秘密,就藏在滿山燦爛的野生菌子裡,一起來吃菌子吧

▲從左到右:紅見手、黃見手、谷熟菌

雲南味道的秘密,就藏在滿山燦爛的野生菌子裡,一起來吃菌子吧

地點時間初步確定下來,就要講技術,還要講靠經驗積累出來的直覺。有年在昆明、楚雄、玉溪三地交界的祿脿南山上,我們上山撿菌的一夥席草地圍坐,正為先前收穫的青頭菌和見手青心醉的時候,從遠處走來個斜挎揹簍的老奶奶,就從離我屁股底下不到半米的草叢中,撬出一朵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乾巴菌,搞得整個小山頭一下就鴉雀無聲。看來撿名貴菌子,還真是專業人員的事業,人家撿菌還靠鼻子,靠感覺,不單用眼睛。最主要的,恐怕還有對林地的熟悉程度,比如我上下哈巴雪山多次,發現能夠找到金耳的,一般都是當地嚮導。

雲南味道的秘密,就藏在滿山燦爛的野生菌子裡,一起來吃菌子吧

▲乾巴菌。撿名貴菌子,不單靠眼睛,還靠鼻子,靠感覺,主要還是要對林地足夠熟悉,才能順利撿到

今年八月,陪幾個外地大廚去滇西菌山採松茸,無奈遇上大雨天,車進不了深山。返回昆明途中,突然我就想起老窩子祿脿菌山,帶大家先在山下餐館吃了頓“下山菌”後,上山轉了個多小時,就收穫了不少青頭菌、雞油菌和喇叭菌。要緊的是,讓大廚們第一次親手從地上撿起了菌子。撿菌此事,青頭菌算入門級的菌子,幾乎到處都有。入門級的青頭菌,有個天大的好處——無毒可靠,膽子大的,生吃都敢。記得當年撿菌,個別愣頭青,遇上朵可愛些的青頭菌,沾點鹽巴就直接口服下去,看得人心服口服—— 此菌有作為“刺身”的潛質。

雲南味道的秘密,就藏在滿山燦爛的野生菌子裡,一起來吃菌子吧

雲南味道的秘密,就藏在滿山燦爛的野生菌子裡,一起來吃菌子吧

▲未採摘的青頭菌

▶青頭菌(變色紅菇)

昆明附近,就近可以撿菌地方,傳統地點要算金殿後山。金殿後山的菌子,品種不算多,一般就是青頭菌和昆明一帶高度發燒的見手青,偶爾還會發現幾朵黃癩頭(也是一種牛肝菌)。即便這兩年,金殿後山還是有不少菌子,不過一般客串去撿菌的,地頭不熟收穫太少,三兩朵而已,丟捨不得,拿回去又用處不大,只能摸出手機、相機按上兩張,留下圖片及真相,然後捧著拎著收藏著,等遇上撿菌的村民,做個順手人情。這兩年,要在昆明附近撿菌,無外有兩條路線可以走:要麼郊外隨興找個山頭去過個癮,要麼跑到私人承包的菌山試試手氣。隨便找個地方,風是風吹雨是雨淋太陽是太陽曬不說,收成還難以保障;跑菌山一般不會空手,但路途遙遠,油錢、過路費加上菌錢,花費不會太小。

雲南味道的秘密,就藏在滿山燦爛的野生菌子裡,一起來吃菌子吧

▲白牛肝

但撿菌顯然只是個藉口,接觸大自然呼吸清新空氣,才是正事一臺。最大的正事,莫過於附近找個擅長做菌子的館子,去吃頓下山菌。俗話說朝菌午吃味道最鮮,剛下山不久的菌子,俗稱下山菌,是新鮮的代名詞。下山菌接地氣帶露水含松風蘊靈秀,滋味已經難以形容,其中再有些自己的成果,高漲的情緒和膨脹的胃口,恐怕無法控制。

雲南味道的秘密,就藏在滿山燦爛的野生菌子裡,一起來吃菌子吧

到了菌山,即便撿不到菌子或者收穫太少,還可以買菌子。挑選菌子,以菌傘含苞待放為好。比如雞樅,如果不是要用植物油炸制雞樅油,而是準備鮮吃,最好不要挑選大肆開放的,儘量要挑選長相肥碩看樣標緻的菌骨朵。

如果要自己動手烹飪菌子,那就要預先清理和清洗。例如牛肝菌,菌柄底部深入泥土,與泥沙雜質結合密切,如果不預先使用小刀竹片一類工具細心修理,單靠清洗很難乾淨徹底;菌傘的壞爛部分,也需要如此清理。大部分菌子,都需要先清理一下,方法可以簡單歸納成四個字——

削蒂剔傘。菌子裡面,數乾巴菌最難清理,那簡直是件費工耗時的精細外科手術,要順菌絲把菌體解構成細長的菌丁,以便烹飪,順便剔除其中的雜質。

雲南味道的秘密,就藏在滿山燦爛的野生菌子裡,一起來吃菌子吧

▲剛採摘的黃癩頭(黃牛肝),菌柄底部深入泥土,需要先用小刀之類的工具修理根部,菌傘也要如此清理,否則很難徹底清洗乾淨

菌子最好流水清洗,以免菌體吸入過多的水分,同時能夠最大限度地衝去泥沙渣滓。為節約用水計,也可以採用水盆蘸洗,但儘量不要浸泡菌體。使用合適的工具,順紋理輕輕刷洗,用一把比較柔軟的牙刷,就很方便順手。早些年清洗菌子,牙刷都嫌奢侈,用揉成團的南瓜葉或者絲瓜瓤刷洗。雞樅生在黏土中,根部還特別發達,上面附著的泥土,需要預先清水浸泡半小時左右,才方便刷洗。特例也有,比如俗稱苦慄包的苦慄菌,就不能用冷水洗,只能用刀具清理並分解,直接炒或者滾水煮湯,這樣下來,口感微苦還有回甜,否則味道會過苦——我懷疑其中的含苦味的物質,遇到冷水,就會分解擴散開來。

還是要把乾巴菌單獨提出來說說,清洗乾巴菌完全是個悖論,洗得太徹底有損滋味,而深度嵌入的泥沙松毛洗不徹底,又會殃及口感。到底還是有解決之道,可以用麵粉為助洗劑,以裹帶雜質脫離出來。乾巴菌如果特別新鮮幼嫩,雜質又極少,清理後不必清洗,可以直接下鍋炒,只是那樣的菌子,可遇不可求。

雲南味道的秘密,就藏在滿山燦爛的野生菌子裡,一起來吃菌子吧

▲洗乾巴菌是個難事,分寸拿捏不好就會殃及口感,人們想到了藉助麵粉的黏力來去除乾巴菌上的雜質

洗好菌子,最好晾乾水汽,再行分解。以雞樅為例,分解完全不使用刀具,全靠手工撕小。青頭菌也是這樣,最好手工分解,以便炒煮的時候,斷面不規則、接觸面大而方便出味入味。小巧如雞油菌,根本無須分解,以整菌烹飪為妙。

雲南味道的秘密,就藏在滿山燦爛的野生菌子裡,一起來吃菌子吧

▲雞油菌小巧,菌肉豐滿多汁,可以整朵入鍋烹炒

牛肝菌中的見手青,堪稱菌子中的魔術師,菌體一旦受力,會迅速變色。這種菌子中含有麻痺神經的物質,要切得薄而均勻,以便深度炒熟使其揮發消失。見手青起碼有粉、黃、紅、紫、黑五類十幾二十種,算作有毒的美味,烹調技術要求較高,一旦炒不透徹,或者炒到粘鍋,體質文弱的,吃下去難說就會中毒,視神經出現幻覺,白雪公主和格列佛那樣,看見小矮人,用昆明話來說,算“吃著菌啦”。“吃著菌啦”此話,標準雲南俚語一句,字面上的意思以外,還另有隱喻,具體內容,可以參考另外一句全中國通用的俗話——“吃錯藥了”,通常用來形容非常行為或狀態。謹慎一些,可以預先隔水蒸熟,瀝乾水汽後再炒。

雲南味道的秘密,就藏在滿山燦爛的野生菌子裡,一起來吃菌子吧

▲吃了可以“見小人兒”的見手青

雲南傳統的烹飪菌子方法,主要就是炒,菌子靠炒。要吃菌子,以炒為主,以煮為輔,即便是煮,煮前略炒。走的是單純本味路線,配料往往只有一點青辣椒和一點蒜片,輔料就是油和鹽。還很少拿菌子當配料用。一般來說,大蒜和菌子是死黨,我估計提味以外,還和民間認為大蒜可以祛毒驗毒有關。乾巴菌又是個特例,炒乾巴菌不放大蒜,只配一點青椒絲,用中火慢慢炒香。炒乾巴菌的時候,香味特別濃烈,一家炒菌,整棟樓房都可以聞到香味,不傾城起碼傾樓。此外,乾巴菌炒飯,早年雲南非常普及,一般的小餐館,都可以炮製出一盤色香味俱全的。有條件的情況下,炒雞樅可以放點火腿絲進去,褪去土腥提升鮮甜。菌子一般單炒,混搭少見。特別新鮮的菌子,混搭上少量的其他菌子,諸如牛肝菌中間有一兩朵青頭菌,也未嘗不可,往往滋味還很特別。

雲南味道的秘密,就藏在滿山燦爛的野生菌子裡,一起來吃菌子吧

▲乾巴菌炒飯,菌子的香味特別濃烈,再加點兒火腿粒,任是意志力多麼頑強的減肥人士,都會繳械投降

有的地方,還有吃雜菌的習慣,即幾種菌子混炒,但風險係數不低,高手才敢做敢吃。我認識一家老昆明,每年都要到棋盤山腳某處撿些雜菌,毒菌也在其中,好好醜醜統統都拎回來,統統切片下鍋同炒。吃飯就只有這一個菜,一家老小統統大肆以菌片拌飯吃,不亦樂乎。也不是人家膽子大,這家人說,他們家族早在清末民初,就如此吃菌,但只吃那一片林子裡的雜菌——簡直就是傳承有序的私家菌園。

炒以外,燴和煮也很常見,像青頭菌,多數時候,要燴到湯汁濃郁,以便下飯。在青頭菌帽中,填入肉餡隔水蒸,也算家常菜,叫作“釀”青頭菌,要點是把剔下的菌柄與肉同剁為餡。有種方法非常野逸有趣:取青頭菌骨朵,菌柄在上菌帽朝下,小火炭烤,邊烤邊撒上些鹽,菌柄裡的水分會慢慢溢出,積攢在菌帽中。吃的時候,執菌柄提起菌體,小心吹冷,飲菌帽中湯汁,然後一口喝下去,最後再吃掉菌肉。

雲南味道的秘密,就藏在滿山燦爛的野生菌子裡,一起來吃菌子吧

▲釀青頭菌是雲南人的家常菜,把剔下的菌柄與肉同剁為餡再塞回菌帽,蒸熟即可

雲南鄉下,涼拌菌子比較常見:炭火先烤熟雞樅或者青頭菌骨朵,然後撕小,用辣椒、蒜泥、鹽巴涼拌。菌子骨朵的肌理很細緻,表面一經炭烤受熱,立刻收縮,這樣一來,菌體內部的水分就被鎖住,很難逸出,自然菌子外香裡嫩,非常爽口。俗稱“馬皮泡”的硬殼馬勃,大小形狀很像洋芋(土豆),鄉村做派,乾脆整菌扔進火塘中,烤洋芋那樣,用火灰慢慢焐熟,蘸鹽吃來,效果不俗。

雲南味道的秘密,就藏在滿山燦爛的野生菌子裡,一起來吃菌子吧

雲南味道的秘密,就藏在滿山燦爛的野生菌子裡,一起來吃菌子吧

▲硬殼馬勃,也叫“馬皮泡”

牛肝菌骨朵包括見手青,切成大塊黃燜出來,屬於另類重口味,吃來層次分明:最先感受到菌子表面十足的彈性,接下去很爽脆,中間部分又有點沙和麵。最圓滑滋潤的部分,用舌頭就可以感覺出來,那一定是菌帽。其實讓人最感慨的事情,就是終於可以大塊大塊大口大口地吃見手青了,大快朵頤,不過如此。至於濃郁的菌湯,最適合泡一碗飯吃,小碗還不理想,要換中碗甚至大碗,那樣才有豪邁感。

立秋以後,基本是谷熟菌的天下,也有一樣重口味:昆明北部富民山區,彝族大師傅把谷熟菌大量倒入羊肉湯鍋中煮上幾分鐘,濃郁厚味的湯汁,攜帶膠質鹽分油水等,便悉數灌入質地疏鬆的菌體當中,葷素混淆,肉菌難辨。黑牛肝價位不高,操作得當,一樣濃郁好滋味:菌塊與鮮花椒粒同煮,菌肉與花椒會摩擦出強烈的葷鮮味。玉溪峨山小街一帶,流行舂菌:菌子先烤熟,然後配上香椿籽、花椒、辣椒等作料,進臼舂成菌泥,並且成套路成系列出現,比較稀奇,少數民族風味感覺強烈。

雲南味道的秘密,就藏在滿山燦爛的野生菌子裡,一起來吃菌子吧

▲谷熟菌

雲南味道的秘密,就藏在滿山燦爛的野生菌子裡,一起來吃菌子吧

▲黑牛肝菌

雞樅的烹調適應程度最高,好像任何一種方法,都能夠適應。還有一點,油制、乾製以後不失風味。據說早在民國年間,開在省外大城市的雲南餐館,頭牌菜跑不了就是雞樅,並且常年供應。羊肚菌、虎掌菌省外呼聲很高,和可以乾製也大有關係,否則成不了“貢品”。特別要說一下油雞樅,簡直就是麵條伴侶——只要一筷子油雞樅進去,一碗普通麵條,立刻升格成特香山珍面。雞樅雲南各地都有出產,量還都不小,常見品種有黑、青、黃、白、蟻堆(也叫火把)、草、花之分,還有產地差異,但均看樣靈秀、味道鮮美,不同意見很少。從雲南全省範圍內以及歷史上去看,雞樅應該是人們最喜歡的菌子。雲南廚師界,普遍認為富民赤鷲雞樅為好:個頭超大,特別鮮甜脆嫩。

雲南味道的秘密,就藏在滿山燦爛的野生菌子裡,一起來吃菌子吧

▲油雞樅,一碗普通麵條拌上一點油雞樅,可以立刻升格成特香山珍面

滇中一帶特別是昆明,最推崇乾巴菌,昆明市面上價格最高的菌子,多年下來,冠軍都是乾巴菌。乾巴菌出省不行,好像沒有什麼名氣,可能與命名有關:說它直截了當呢,人們不知道乾巴為何物;說它表達委婉呢,人們還是不知道乾巴何物。雲南野生食用菌命名規律,多半和乾巴菌一個套路,普遍缺乏美感和空靈,很難有進一步施展想象的空間。不久前我和外省朋友談論起一種最通俗的菌子——連雲南人民都不好意思拿出來賣的掃把菌,結果圖片一放出來,居然好評一片,說簡直就像山野中的珊瑚高原上的精靈,還說味道肯定不錯壞不到哪裡。接著另一個問題也來了,我說這就叫珊瑚菌,一開始還沒有人相信,非要百度谷歌一通才可以。語境不一樣,事情真是不好辦。

雲南味道的秘密,就藏在滿山燦爛的野生菌子裡,一起來吃菌子吧

▲乾製後很像掃把的珊瑚菌

還有一點,近年出乾巴菌的山頭,基本被人承包,普遍要等菌體長到不能不採的時候才會採集,以期可以多收入一些,但菌體已經老去,風味有損。受過乾巴菌早期教育的,憑著記憶修補著去吃,感覺可能還不壞。缺乏味覺基礎的,只怕就不會那麼客氣了。乾巴菌有黑黃兩種,上好的乾巴菌,主要出自滇中,滇南所產通常味道不行,價格也不行,只能拿去做乾巴菌韭菜花。

在我尾隨“菌前輩”開始上山學著撿菌那些年,滇中一帶,松茸還只是一種雜菌,連個稍微正式些名稱都還沒有,只能山寨雞樅的名號,叫作“臭雞 ”,很少有人會去吃。後來事情的變化,想必很多人都已經知道:終於松茸一步登天,搖身成高級食材,從一雙粗糙的手到一雙溫柔的手,它從容地遞上自己,坐汽車搭飛機,千萬裡千萬裡地去旅行。連當年一起撿菌的“帶頭大哥”,都受到感染,情不自禁託人帶些來調羹燉湯,大呼味道真好並且大補,全然不記得當年的不屑。目前雲南比較流行的松茸“刺身”吃法,疑似來自日本。

▲松茸的“刺身”吃法,疑似來自日本

歐洲人看好的地下塊菌松露,在雲南卻有個很粗野的名字——豬拱菌,吃法也極其粗放山寨——泡酒或者大塊燉雞,完全不像歐洲人那樣,撒味精似的小心翼翼地撒上一點松露碎末做做樣子。早先松露情況要好一些,如果有人有“滋陰壯陽”的需求,可能會刨地三寸,翻些去泡酒,至少算樣藥材。恰好遇上殺雞做食,難說還可以作為作料,終於混出點食物模樣。名字雖然很不堪,好歹算有一個。消息雜亂而隱晦,傳說此菌發出的某些氣息,接近於母豬的體味,公豬不知道想英雄救美,還是純粹找點惡趣味食物,或者也需要些補藥,總之會拱地三寸幾寸,將它找出來吃下去。這種事情,當然可以進化得有趣而浪漫:豬還是嘴尖毛長髒兮兮的黑毛豬,場景卻要換作法國南部普羅旺斯地區,或者意大利北部山區,人物也要置換,變成想象中傳說中健朗風趣的南歐菌農。松露雲南黑白兩種都有,黑松露主要產自滇中滇西,怒江貢山的最好,可惜路況不好運輸不便,白松露主要出自滇東。松露前幾年價格不行,不過幾十塊一公斤,今年行情看漲,漲幅還不小。

雲南味道的秘密,就藏在滿山燦爛的野生菌子裡,一起來吃菌子吧

▲松露(塊菌),在雲南被叫做“豬拱菌”

最後,發佈一個我最新學來並且實驗過的牛肝菌保鮮法:牛肝菌切厚片上籠屜蒸十五分鐘成熟,冷卻後保鮮袋分裝冷凍。三個月下來,菌子的鮮香,感覺起碼保留七八成以上;彈性和滑潤感,也基本都在。見手青收官階段,如法打理上幾公斤,春節期間吃上“鮮”菌問題不大。

文:敢於胡亂

圖:敢於胡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