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曼土耳其人1453年攻陷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爾)標誌著什麼?

伊武雅刀小森敏彥


歐洲從476年到1453年的中世紀結束,羅馬帝國完結。

伊斯坦布爾扼守黑海出海口,號稱亞、歐、非三大洲的十字路口。伊斯坦布爾是土耳其最重要的城市,絕對的心頭肉,而歐洲人卻不太願意提起這座城市。

因為這裡曾是歐洲“之母”。歐洲“之父”羅馬依舊偉岸 ,歐洲“之母”君士坦丁堡卻(對歐洲來說)已“蒙塵”五百多年。

在公元1453年之前,歐陸的東端,存在著神一般的城市——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是怎麼來的呢?這需要從羅馬帝國講起。羅馬帝國在四世紀末已明顯衰落,公元395年1月17日,羅馬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去世了。在死前,他拼著最後一口氣,把帝國一分為二,各給一個兒子。老羅馬以今波黑一帶為界,西邊西羅馬,首都還是羅馬。東邊東羅馬,國都放在君士坦丁堡。

西羅馬帝國在公元476年滅亡,但東羅馬帝國卻綿延千年。東羅馬帝國在中國古籍被稱為拂菻。等東羅馬帝國滅亡後,因為歐洲還有一個神聖羅馬帝國,為區別兩個羅馬帝國。德國學者就改稱東羅馬帝國為拜占庭帝國。拜占庭,就是君士坦丁堡的希臘古稱。

君士坦丁堡在當時歐洲的地位,確實就像“皇后”一樣,與“皇帝”羅馬共治天下。公元330年,羅馬帝國君主君士坦丁大帝,在古希臘舊城拜占庭修建了比配羅馬的新都。新都的正式叫法是新羅馬或第二羅馬,但人們當時都崇拜君士坦丁大帝,就把新羅馬俗稱為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所處的地理位置實在太重要,成為各國都想吞掉的肥肉。早在阿拉伯帝國強盛時期,就打過君士坦丁堡的主意。只是當時的東羅馬帝國還有些實力,開拓不足,守成有餘。

到了十三世紀(1201--1300年),東羅馬帝國遭到了巨大劫難。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時,有個東羅馬王子借用當時威尼斯總督丹多洛的力量,由丹多洛的軍隊攻下了君士坦丁堡。公元1204年4月13日,君士坦丁堡陷落,緊接著就是刀光劍影的三天,血流成河……

東羅馬帝國四分五裂,將近四成的地盤被威尼斯國拿走,君士坦丁堡則成立了羅馬尼亞帝國,也稱拉丁帝國。拉丁帝國存在了57年,公元1261年滅亡,東羅馬帝國從歷史的墳墓裡爬出來,抖了抖身上的泥土。

此時的東羅馬帝國,已遠不能和強盛時期相比了,可以說苟延殘喘,最後一口氣沒斷而已。而東羅馬帝國所滅亡的敵人越來越強大,下一個出場的,是震撼歷史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在奧斯曼帝國還不是很強大時,他們雖然想得到君士坦丁堡,但鑑於城防牢固,沒有急於一時。奧斯曼帝國圍點打援,慢慢佔領君士坦丁堡周邊的地盤,最終把君士坦丁堡變成四周全是奧斯曼帝國地盤的孤城。

時間到了公元1451年,奧斯曼新主登基,攻下君士坦丁堡已提到了帝國的行事日程上。經過多年經營,君士坦丁堡確實只是一座孤城。公元1453年剛到,奧斯曼帝國新主就親身近10萬大軍,外加三百多艘戰艦,浩浩蕩蕩殺向孤獨的君士坦丁堡。

奧斯曼帝國數不清的火炮對準了孤城,而守在孤城的東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明知事已不可為,依然沒有任何投降的打算,他準備戰死殉國。

你想到了哪位類似的中國皇帝?金哀宗完顏守緒寧死不當亡國奴,氣節可嘉。而就在公元1453年的四年前,明朝發生了一件大事:明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被俘,瓦刺大軍殺向京師,要不是兵部尚書于謙力挽狂瀾,歷史早已改寫。

可是,君士坦丁堡並沒有自己的于謙,他們有的,只是末日的蒼涼與悲壯。

奧斯曼軍隊加緊了攻勢,東羅馬士兵已無力改變歷史對他們的拋棄。5月29日,被視為歐洲精神首都的君士坦丁堡陷落。歐洲版的金哀宗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也算是對得起列祖列宗了。

這座歐洲人心中不可替代的城市,換了一個直到現在他們都非常陌生、並難以接受的名字——伊斯坦布爾。

有人哭,就會有人笑。在勝利者土耳其人的心中,伊斯坦布爾是絕對不可以被替代的,地位甚至比首都安卡拉還要高。6600萬土耳其人(不包括1400萬庫爾德人)中,有1500萬生活在伊斯坦布爾,首都安卡拉人口只有500萬。伊斯坦布爾,可以說是土耳其的“紐約”、“里約熱內盧”、“孟買”。

土耳其在2017年的GDP數據是9100億美元,而僅伊斯坦布爾一座城市,就佔了3490億美元。不知道是否可以這樣講,土耳其能成為世界上較有影響力的中等國家,有近一半是伊斯坦布爾這座城市給撐起來的。

伊斯坦布爾在土耳其的超級地位,也反映在足球上。你所熟悉的土超三巨頭:加拉塔薩雷、貝西克塔斯、費內巴切,都位於伊斯坦布爾。


地圖帝


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人攻佔了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國的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沙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不僅標誌著拜占庭帝國的滅亡,也標誌著自公元前27年開始的羅馬帝國徹底走下了歷史的舞臺,也標誌著一個有著1500多年曆史的國家滅亡。學界一些學者也將這一年看做是中世紀的終結。

首先,在這場戰爭中,熱兵器在攻城中的應用讓歐洲中世紀的城堡防守戰法成為過去式,大炮躍居戰場上的頭號殺器。至此之後也改變了地中海國家的攻城模式,並且傳播開來。

其次,在文化上,君士坦丁堡陷落後,拜占庭帝國的著名學者紛紛逃到西歐避難,跟著他們一起去的還有希臘——羅馬傳統的知識及書籍,這些古代典籍在歐洲的輸入為已經開始的文藝復興錦上添花。

此外,戰略位置上,奧斯曼帝國奪取了地中海東岸和紅海要道,逐漸擴張為一個地跨歐亞非的龐大帝國,它不但成為穆斯林世界的霸主,還壟斷了東西方絲綢、香料、茶葉、瓷器貿易。作為 把持著與東方通商的交通要道,奧斯曼帝國充分利用了這一身份,給來往商品開出的價格高至原價的8到10倍。正是基於此,西歐的基督徒們不得不決定衝出地中海,尋找新的通往東方的商道。果然,就在君士坦丁堡陷落三四十年之後,大航海時代開啟了,世界的重心也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兩岸。不得不說,正是在奧斯曼帝國的壓力之下,歐洲的農耕文明實現了向海洋文明的蛻變,從而使得基督教文明的優勢地位保持到了今天。




國家人文歷史


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攻佔拜占庭,也就是當時的君士但丁堡,現在的伊斯坦布爾

東羅馬帝國宣告滅亡。歐洲從476年到1453年的中世紀結束。

歐洲雖四分五裂,但從此走上文藝復興,地理大發現之路。

奧斯曼土耳其逐漸走上巔峰之路。在15,16世紀,奧斯曼土耳其可以說是雄霸歐亞。

奧斯曼土耳其在17世紀擴張達到頂峰,國土面積超過550萬平方公里

有人說如果有誰見到過他們(土耳其人)最得意的這些時代,他就不可能找到一個比土耳其更好的地方。

但土耳其的擴張,充滿著血腥和暴力。1453滅亡東羅馬的默罕穆德二世就是這樣一位君主。可以說是天才加魔鬼,聖徒和撒旦。

默罕穆德二世

默罕穆德將君士但丁堡三面包圍。陸路,東面的博斯普魯斯海峽以及南面的馬爾馬拉海都布以重兵。

但君士但丁堡最薄弱的城防部位,也就是面對金角灣的方位,默罕穆德只能忘灣興嘆。

原因就是金角灣是君士但丁堡的海軍基地,而且金角灣是一條狹長的海灣,在出入馬爾馬拉海的灣口,君士但丁堡還用鐵鏈與對岸的加拉塔相連(見圖,加拉塔大橋是現在的建築,以前是沒橋的),形成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局面。

金角灣和君士但丁堡位置圖

為什麼本文稱默罕穆德二世為天才呢?更準確的說,確實是軍事天才。他做出了一個常人根本不會想到即使想到了也不會實施的計劃:

那就是把70多艘戰艦翻山越嶺,從陸路搬進了金角灣。

我們都知道漢尼拔和拿破崙出其不意,橫跨阿爾卑斯,偷襲意大利;鄧艾偷渡陰平直插成都破蜀國。

默罕穆德人家偷運的可是海軍,一艘艘戰船被架在滾木上拖拉著在山路上行進,而且只能夜間施工。從這點上來看,默罕穆德的雄心和魄力應更甚於以上諸位。

戰艦一進金角灣,拜占庭人全都傻眼了。誰能想到,天降戰船。如今四面楚歌,亡不久矣!

拜占庭陷落前夕的版圖

默罕穆德天才的一面令人拍案叫絕。我們來看看他魔鬼的一面吧!

四面圍困就緒,只等總攻開始。所有的領導者各有各的失敗,但勝利總是相通的。戰前的動員令總是令人莫名興奮,鬥志昂揚,有的還成為傳世佳篇。

默罕穆德的動員在軍事上實屬成功,但在道義上,卻非常令人失望,甚至充滿恐怖。

他以真主的名義,他死去的父親的名義,他老婆孩子的名義(反正能用上的都用上了),發誓一旦攻城成功,所有的士兵可以盡情屠城劫掠三天。無論財物,珠寶,男人,女人……一切的一切都歸他們所有,而他只要得到征服東羅馬的榮耀。

當君士但丁堡陷落,他騎著高頭大馬進城之時,城裡已是人間地獄。但他兌現了承諾。他只是虔誠地趕往索菲亞大教堂,感謝真主,把歐洲人心目中的聖殿獻給安拉。

拜占庭陷落

真是天才與魔鬼,聖徒和撒旦!

當時的君士但丁堡歷史學家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城市淪陷三天後,……一條條滿載貨物,重得似乎要下沉的船離港出航……這些船裝載些什麼呢?……


人文悟宇



君士坦丁堡在1453年的陷落標誌著以下幾個事情:


羅馬文明的直系後裔壽終正寢


雖然羅馬文明在歐洲各地已經孕育出了西部的天主教-拉丁文明和東部的東正教-希臘化文明,但君士坦丁堡的拜占庭人卻是古羅馬帝國的直系後裔。


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也就意味著羅馬文明的正式結束。雖然在南方的莫里亞半島還有小亞細亞半島北部的本都山區,還有拜占庭政權繼續存在了十多年。但這就好像沒有人會因為西羅馬的殘餘力量在高盧和北非的摩爾地區繼續存在,而認為西羅馬帝國沒有滅亡一樣。



儘管此時的歐洲還有以西帝國法統自居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在俄羅斯還有以東正教文明新核心自居的莫斯科,甚至奧斯曼人本身就以羅馬帝國繼承者來自我標榜。但他們無疑都只是旁系與外道,與真正的羅馬正統無關。



火器對傳統城防系統的衝擊


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也被認為是一個火器戰勝傳統城防系統的標誌。


雖然這不是火器第一次參與攻城,第一次攻克城市,但奧斯曼人使用的烏爾班大炮造的太大,太過顯眼。遠比1個世紀前轟擊法國城市的英國早期火炮要引人矚目。而君士坦丁堡本身的象徵意義也大大超過了西歐的加萊、里昂這些城市。


此外,君士坦丁堡著名的城市防禦系統,也讓這段戰爭看上去更有傳奇色彩,適於傳播和用來做例子。由於歷史上的拜占庭統治者把狄奧多西城牆實在是造的太過出色,君士坦丁堡本身的地理位置有非常適合防禦敵軍。所以有無數強敵最終都倒在了君士坦丁堡的城下。



即便是土耳其人自己,之前也曾經多次圍攻君士坦丁堡,並且有使用火器。但都因為各種原因而功虧一簣。1453年也打的很不輕鬆,最後僥倖獲勝才避免了自己部隊的潰散。順便,還在軍事史上留下了城牆已經無法好好的保護建造者的著名案例。


米南德王問道


Ⅰ 標誌著延續了上千年的羅馬帝國最終的滅亡,如果說東羅馬帝國是羅馬和希臘的混血兒,那麼之後號稱第三羅馬的莫斯科充其量只是羅馬的義子罷了,羅馬的血統徹底絕嗣了。

Ⅱ 標誌著伊斯蘭文化以及突厥語族人群在小亞細亞(也就是安納托利亞高原)的最終定居成型,也可以說是文化和民族血統上的最終征服。



伊斯蘭文化對小亞細亞的影響起源於阿拉伯帝國時期,而突厥民族在小亞細亞大規模定居始於1071年曼齊刻爾特戰役後塞爾柱帝國在此地區的移民,在這之後塞爾柱帝國在此建立了分支——羅姆蘇丹國,所謂,羅姆,亦及羅馬的,小亞細亞因此在之前也被視作羅馬人的土地。


在塞爾柱人之後,拜占庭帝國對於小亞細亞剩餘的地區和諸突厥勢力之間展開了漫長的角逐。而奧斯曼人最終將拜占庭從小亞細亞的土地上徹底驅逐了出去,最終完成了對君士坦丁堡的合圍。

Ⅲ 標誌著東正教教廷不得不為自己重新尋找一個庇護人,也預示著莫斯科公國未來作為東正教庇護人的崛起。

在後來的歷史中,俄國人對外侵略的文化輿論基礎主要有四個——第一就是早期針對立陶宛和諾夫哥羅德等國的基輔羅斯正統繼承者身份,第二就是針對斯拉夫民族的斯拉夫人保護神身份,第三就是針對西伯利亞和南歐草原遊牧部落的欽察汗國繼承人身份,第四就是針對東正教文化區域的東正教會庇護人身份。

這種文化信仰上的理論有的時候也可以發揮可怕的力量,比如葉卡捷琳娜二世動用教士挑撥波蘭境內東正教徒,同時利拉攏巴爾幹的東正教徒,企圖重新在奧斯曼帝國的土地上劃分政治和宗教界線。

Ⅳ 標誌著伴隨著蒙古帝國時代來臨而短暫壓制住的宗教信仰衝突再次達到一個高潮,這一次,沒了蒙古人的威脅,沒了東正教拜占庭的橫亙,只有伊斯蘭和天主教在歐洲的直接對峙。而這種結局的產生有些天主教歐洲的“功勞”——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對於奧斯曼帝國的恐懼將一直延續數百年直到1683年的維也納戰役。


奧斯曼帝國的擴張使得天主教世界緊張忙碌起來,有意思的是,1453年的這場征服再次削弱了教皇的權威,或者說是證明了教皇權威的削弱,奧斯曼人有了一個天主教盟友——法蘭西。

Ⅴ 標誌著傳統的意大利商業城邦尤其是威尼斯和熱那亞徹底失去了以往在拜占庭的貿易特權以及商業殖民地——黑海和愛琴海是要變成奧斯曼實力範圍的。傳統的商貿優勢地位被有著保護主義傾向的奧斯曼人打破,君士坦丁堡作為歐亞橋樑被奧斯曼帝國操控,傳統商貿道路和由於利潤的大幅縮水不得不被替換,直接促進了新航路的開闢,也促進了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崛起,大西洋開始取代地中海。


同時,這也促進了意大利商業模式的轉型,他們的貿易對象開始集中朝西歐和中歐輻射,他們的貿易業務也只能依賴朝高利貸放款,盔甲武器製造,紡織工業等發展,這同時也反作用給了奧斯曼威脅下大幅度擴充升級軍備的歐洲諸國,從而再度助力了自由市場的競爭,加速了歐洲各國軍事技術的升級。

Ⅵ 標誌著拜占庭文化和東正教信仰一樣必須重新尋找一處強大的肉身,而第一個吸收千年強者拜占庭靈魂的就是意大利,意大利因此一鳴驚人,藉助拜占庭的古羅馬和古希臘兩大絕世神功,最終完成了血脈的神聖覺醒——文藝復興。


早在14世紀末拜占庭情況江河日下時,很多的東羅馬學者就帶著大量的古希臘,古羅馬文化,藝術,歷史,哲學,天文,地理,醫學的典籍紛紛逃往意大利,充分展示了古希臘古羅馬文明的優越和先進,為意大利城市資產階級提供了文化革命的理論基礎和效仿目標,最終成為了文藝復興運動的推進者。


大唐安西節度使



1453年5月29日,奧斯曼土耳其人攻入了君士坦丁堡,標誌著延續一千多年的東羅馬帝國的滅亡,使東羅馬這顆在歐洲文明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中世紀歐洲文明史上的明珠消滅了,東羅馬帝國的人民也基本上被斬盡殺絕。

隨後,奧斯曼土耳其人把君士坦丁堡改名為伊斯坦布爾,從此奧斯曼土耳其控制了西歐通往東方的交通要道。他們向過境商人徵收的高額稅款,使得原產自東方的商品價格日益昂貴。而豐厚的商業利潤,誘使西歐各國尋找前往東方新航路,這導致了地理大發現時代的到來。


sdqst聖殿騎士團


1453年的發生的了兩件大事,一是奧斯曼帝國攻佔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滅亡,此後奧斯曼帝國開始了對東南歐和伊斯蘭世界的整合。二是英法百年戰爭結束,法國開始走向統一,並進而稱霸歐陸。標誌著歐洲中世紀的結束和世界近代前期的到來!


墨雨君讀史


標誌著西方開始另闢蹊徑與東方交流,進而開啟西方超越東方主導世界的歷程。


勿求完美R


中古時代的終結,歐洲即將走出漫長的中世紀


貓爪鋒利


第一,從歐洲到亞洲商路斷絕,於是開始大航海。

第二,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對抗告一段落,伊斯蘭勝

第三,火器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