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適用「出庭示證可視化系統」案件在北京一中院開庭

2018年3月1日上午9時30分,北京一中院在大法庭依法公開開庭審理了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提起公訴的張某某故意殺人案。據瞭解,該案是北京市首例公訴機關在庭審中應用“出庭示證可視化系統”進行舉證質證的案件。

在推動“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工作中,北京一中院始終將充分發揮庭審功效、實現庭審實質化作為改革重點,並將在庭審中運用現代科技信息手段作為實現庭審實質化的重要抓手。通過“出庭示證可視化系統”這一先進信息化科技手段在庭審中進行舉證質證,一方面有助於公訴人當庭直觀、全面、生動的出示證據,同時也有助於被告人、辯護人在庭審中切實行使質證權和辯護權,從而實現控辯雙方在庭審中的實質對抗,提高庭審含金量。

首例適用“出庭示證可視化系統”案件在北京一中院開庭

為保證“出庭示證可視化系統”首次在庭審中應用成功,庭前合議庭協助公訴機關在法庭內安裝調試系統,並專門向被告人及辯護人講解該技術手段的運用方式,確保當事人和律師的知情權。在今天的庭審中,公訴人當庭通過“出庭示證可視化系統”進行了舉證。其中,根據公訴機關的申請,合議庭依法通知了一名目擊案發全過程的關鍵證人出庭作證,該名證人在作證過程中,通過“出庭示證可視化系統”以VR手段當庭演示了被告人張某某與被害人發生爭執後持刀刺扎被害人的全過程;此外,擔任本案屍檢的法醫作為鑑定人亦根據合議庭的通知出庭,並當庭通過“出庭示證可視化系統”詳細解釋、演示了被害人身體所受損傷情況以及致死原因。被告人及辯護人根據公訴人舉證情況,有針對性的發表了質證意見。合議庭在充分聽取控辯雙方質證意見後,對部分關鍵證據當庭進行了認證,實現“事實證據調查在法庭”。在法庭調查結束後,審判長對控辯雙方質證意見的焦點進行了歸納總結,並在隨後進行的法庭辯論環節,引導公訴人、被告人及辯護人主要圍繞焦點問題就被告人定罪及量刑進行了充分辯論。

此次庭審共持續兩個半小時,“出庭示證可視化系統”在庭審中的首次成功應用,提高了庭審中控辯雙方對抗的實質化程度,充分發揮了庭審功效,助力合議庭在庭審中認定證據,查明事實,為進一步深入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