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大爆炸成立嗎?如果成立那大爆炸之前是什麼樣子!

宇宙大爆炸的說法是美國科學家伽莫夫在1948年提出的。從天文觀測獲得的一些資料支持了這種說法。20世紀20年代,天文學家用大口徑望遠鏡觀測極遙遠的、在太陽所在的銀河系外的星系時,發現所有星系都在不斷相互遠離。既然所有星系都在相互遠離,所以推斷過去它們靠得比現在近。時間往過去推得越遠,星系之間的距離越近。

宇宙大爆炸成立嗎?如果成立那大爆炸之前是什麼樣子!

1965年科學家們又發現,在整個宇宙空間中都充滿著波長很短的電磁波,消失。宇宙空間的電磁輻射不但處處都有,而且沒有發射中心,它還對應著一個溫度——﹣270℃左右,這個溫度在科學上叫做絕對溫度3K。科學家們把在宇宙空間發現的電磁波叫做3K微波背景輻射。3K微波背景輻射的發現,可以證明宇宙過去的溫度確實非常高,宇宙大爆炸就發生在那個時刻。今天在宇宙空間測到的絕對溫度3K,是大爆炸後的餘溫。

宇宙大爆炸成立嗎?如果成立那大爆炸之前是什麼樣子!

大爆炸理論的主要觀點是認為我們的宇宙曾有一段從熱到冷的演化史。在這個時期裡,宇宙體系並不是靜止的,而是在不斷地膨脹,使物質密度從密到稀地演化。這一從熱到冷、從密到稀的過程如同一次規模巨大的爆發。根據大爆炸宇宙學的觀點,大爆炸的整個過程是:在宇宙的早期,溫度極高,在100億度以上。物質密度也相當大,整個宇宙體系達到平衡。宇宙間只有中子、質子、電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態的物質。但是因為整個體系在不斷膨脹,結果溫度很快下降。當溫度降到10億度左右時,中子開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條件,它要麼發生衰變,要麼與質子結合成重氫、氦等元素;化學元素就是從這一時期開始形成的。溫度進一步下降到100萬度後,早期形成化學元素的過程結束(見元素合成理論)。宇宙間的物質主要是質子、電子、光子和一些比較輕的原子核。當溫度降到幾千度時,輻射減退,宇宙間主要是氣態物質,氣體逐漸凝聚成氣雲,再進一步形成各種各樣的恆星體系,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宇宙。

宇宙大爆炸成立嗎?如果成立那大爆炸之前是什麼樣子!

然而,大爆炸之前發生了什麼?是什麼原因使大爆炸得以發生?爆炸的中心在哪裡?宇宙的邊緣在哪裡?其實這些問題完全錯誤地理解了大爆炸的含義。大爆炸並不是眾多星系從一個公共中心猛烈擴散到無限真空的深處,在這裡,空間本身在大爆炸中產生,時間本身也在大爆炸中產生。出現空間的那個小點並不是定位在任何物體之上的,它不是一種被虛無包圍著的物體,而是被無限壓縮了的空間本身的創始點。小點也不是在一個無限持續的時間裡一直駐留在那裡的,它即時從無中出現,並立即膨脹,物質事件本身就是在這個小點上開始的。時間和空間與物質宇宙同樣有個創始點,這大概是大爆炸理論最關鍵最難理解的地方。

這個小小的創始點在專業上稱為奇點。當你按時間回溯,宇宙就越來越縮小,時空曲率無限增大,直到奇點處成為無窮大。粗略地說,它類似於圓錐的錐頂,圓錐結構逐漸變細,直到一個無限尖的點而終止,空間和時間就從這裡開始。宇宙大爆炸成立嗎?如果成立那大爆炸之前是什麼樣子!其實宇宙大爆炸理論提出來的時候只是個假設,也有很多科學家反駁,但是沒有找到別的理論和證據,所以大爆炸這個理論就成了不二之選。宇宙是人類最大難題,也許人類到滅絕也沒能力知道,也許人類在很久以後能有能力走出地球探索宇宙,可是真相的結果或許比不知道更殘酷也說不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