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硬仗 我們爲何不看好小米空調

這是一場硬仗 我們為何不看好小米空調

【藍科技】祁浩然

經歷了兩次的失利,如今小米再次瞄準了空調市場。

近日,具有1.5匹變頻、支持遠程啟動、0.1℃精準控溫的小米米家互聯網空調正式發佈。定價為2199元(1999元價格+200元安裝費)。

在此之前,小米已經有過兩次進軍空調業的行動。第一次是2015年,小米和美的合作推出首款2699元“i?青春智能空調”;第二次是2017年,智米推出一款4399元的1.5匹變頻空調。然而從結果上來看,並沒有在空調業掀起多大的波浪。

這一次小米親自上陣打造的全新一代米家互聯網空調能取得成功嗎?

市場擠壓 頭部品牌佔領市場

我們先來看空調行業的整體趨勢。空調行業經歷多年發展,目前市場已經進入成熟期。從品牌消費偏好看,集中度越來越高,海爾、美的、格力三家廠商,無論從品牌、渠道還是市場層面,都躋身於空調行業第一陣營。

第二陣營中的奧克斯、格蘭仕、TCL長虹海信等也有著不錯的戰績。在用戶基礎、品牌認知方面也有著明顯的優勢。

數據顯示,國內市場海爾、美的、格力三大第一階梯成員合計銷量突破9000萬臺大關,全行業佔比達到65.03%。其餘空調品牌如海信、科龍、奧克斯等空調品牌銷量僅為30%左右。

國際市場,根據歐瑞國際調研從全球互聯空調(包括智能空調)數據統計看,市場份額佔比前五依次是海爾30.5%、美的20.9%、格力17.7%、三星5.1%、LG4.8%。中國品牌佔據前三席。

由此可以看出,空調行業的品牌競爭呈白熱化趨勢,而且品牌集中度越來越高。小米在空調行業,憑什麼能取得消費者信任?

誠然,小米打造了成熟的生態鏈,但這並不意味著每一個產品一定能獲得成功。前兩次進入空調行業鎩羽而歸,頗能說明問題。

空調已經是一個充分競爭的行業,隨著消費環境的成熟,價格並不是消費者的唯一選擇。品牌、品質、售後服務等,這些都是消費者購買產品時的考量要素。

我們可以大膽猜測一下,小米空調進入市場,可能還會通過價格和營銷方法來吸引消費者,但這樣的做法能否具有可持續性,是需要打個問號的。

科技成為主要競爭點

站在整體行業看,小米第三次進入空調行業,選擇的時機也許並不太好。

據奧維雲網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空調整體零售額339億元,同比上漲14.9%,零售量915萬臺,同比上漲9.5%。儘管第一季度,空調市場實現增長,但今年第一季度的增速較去年有所下滑。奧維雲網和中怡康兩家調研公司均預測,2018年是空調市場下滑的一年。中怡康甚至強調,2018年的空調市場可能面臨著重大的挑戰。

這一次米家互聯網空調定價為2199元,試圖以價格為突破口搶奪空調市場份額。或許,低價可能會有一時的消費熱情。

可以做個假設,如果米家空調挑起價格戰,一旦其他企業跟風降價,米家空調優勢還會存在嗎?

前兩次的失敗經歷中,第一次主打“青春牌”,第二次以高端為主,但都沒有小米手機那樣引起市場的興趣。

在空調行業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之下,企業銷售也將重心從“價格”轉移到“用戶價值”上,產品功能多樣化、解決用戶痛點、提升產品附加值是如今企業的核心所在。

空調和手機不同,相對於手機成為快消品來說,空調的更換週期更長。因此大多數消費者會考慮購買品牌空調,在技術、售後服務和質量方面更為放心。所以,現在的消費者不會把價格放在首位。

缺少完善的售後服務體系、缺少用戶體驗和市場基礎,這是米家空調的短板。

空調行業並不同於手機行業,兩者在渠道拓展、消費群體以及用戶定位上都有極大的不同。小米在空調領域有過兩次入局經歷,但我們認為進入空調行業對小米來說是一場硬仗,我們並不太看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