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大畫家方練行爲優瑞捷頌文化傳媒題字

2016年春日,瀟湘大畫家方練行給長沙優瑞捷頌文化傳媒題字,方練行大師祝優瑞捷頌文化傳媒生意興隆,優瑞捷頌文化傳媒也祝方大師能帶給我們更多好作品,為湖南的書畫事業做更大的貢獻,藝術之路長青!優瑞捷頌文化傳媒--悠遊從所欲,瑞峰高入雲,捷徑自成品,頌爾固多成。優瑞捷頌文化傳媒將秉承將傳統文化發揚廣大的理念使更多瀟湘書畫大師走出湖南。

潇湘大画家方练行为优瑞捷颂文化传媒题字

圖為方練行與優瑞捷頌文化傳媒公司負責人合影

潇湘大画家方练行为优瑞捷颂文化传媒题字

方練行簡介他懷真抱素,卻又豪氣干雲;他胸有才氣,卻又心重品行。他多藝博學,擅長山水畫、書法和金石篆刻,是湖南、北京、深圳三地美術家協會會員;他埋頭作畫、悟道,從不削尖腦袋鑽營討喝彩,其作品卻熱炙畫壇,被國內外個人和機構爭相收藏;他特立獨行,不事張揚,卻被圈內稱為“南派很有潛力的山水畫家”。他,就是1974年生於湖南平江的方練行。

潇湘大画家方练行为优瑞捷颂文化传媒题字

自小“不務正業”畫紙以車計數敲下本文首段文字,筆者腦海中不由浮現出方練行那大不以為然的神態。採訪時提及其如今頗具名氣時,他直言不諱:“藝壇不講官場氣,虛名有啥用,拿畫說話,便是一切”。步入不惑之年,仍保有犀利的銳氣,令人油然而生敬意。方練行自小在“水墨瀟湘”的神韻中成長,那條“藍墨水上游”的汨羅江,從他家門前潺潺流過,日夜滋養著他的心智。屈原、杜甫、黃庭堅,無數文化先賢和大家安臥於此,他們留下了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他所在的村子,在宋朝時曾有過一座陽坪書院,村前的那棵“沈郎”古樟樹,據說還是大儒吳伯英為恩師朱熹所植,見證著悠悠歲月,王朝興替。瞭解了這一切,古樟、青磚黛瓦的書院建築,時常穿越時空,進入方練行的夢境,成為他塗鴉的對象。興許是榮沾了書院的靈氣,他特聰慧,小時候特愛看連環畫,他一邊看一邊照著畫,這種亂摹亂繪,對他走上藝術創作的道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的繪畫愛好,曾被父親視為不務正業,奪畫筆、訓斥,可怎麼也阻止不了他對繪畫的痴迷。十七歲那年,父親妥協了,經親戚介紹,他進了古鎮一家竹扇廠,當上了一名美工。在這裡,方練行如魚得水,遊刃有餘。每畫一把扇,二角錢。他加班加點,一天要畫一百把。工筆、重彩、水墨,依樣畫葫蘆,行、草、隸、篆,諸體俱練。高強度的磨練,手練穩了,基本功練紮實了,藝術修為也得到極大的提高。由畫普通扇,逐漸被選為專畫外銷扇。出口西德、日本的蘇絹大扇上,時常鈐印著他的名字。前兩年,竹扇廠的吳廠長遇到他,大發感慨:“你有今天的成就,可搭幫了廠裡,不說別的,供你練畫的紙,少說也有兩個汽車”。方練行還曾師從李長庚(懷甫美術館館長)、李亞輝(省美協教授),他師承學藝而求變,因此而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聰慧明敏,勤學苦練,方練行小小年紀便時常獲獎。“有一次得了‘望亭杯’二等獎,獎金只有十元錢,同事吵著吃夜宵,結帳時少了十元錢,還是好友繼紅江湖救急,幫我解的圍……”聊起廠裡的往事,方練行一臉的溫情和幸福。

弱冠勇闖海南四年成功個展夢想有多大,天地有多寬。二十歲時,方練行毅然離廠,勇闖海南。幾百元盤纏用盡了,還未找到事,他想,天生我才必有用,幹老本行去!他獨闖畫廊,與老闆鄭光中教授攀談之下,才知道兩人都是長沙籍畫家郭之聲的朋友。第二天,他帶去兩幅作品,鄭老闆一看,當即聘他專為畫廊畫畫。在海口、三亞的三年時間裡,為玻璃工藝店畫白描,搞工藝美術設計,成為方練行的謀生手段,但他心裡面卻始終放不下水墨畫的夢想。“瀟湘方練行”單身快馬,全身心地投入藝海,憑著實力,融入畫家圈子,成功地舉辦了個人畫展,名氣愈來愈大。二十四歲那年,加入了深圳美協。世紀交替,走遍千山萬水的他,從南而北,一路畫來,向中國文化藝術中心北京強勢進發。近些年,首都畫壇驀然發現,一位南派水墨畫高手,帶著一股清新飄逸的氣息,款款而來。今年秋初,方練行水墨畫畫展,在北京通州畫家村隆重開展,觀者如雲。很快,他被北京美協吸納為會員。水墨丹青草木知,經秋酌墨笑山痴。調顏兌色描難得,添綠加藍畫不精。流雲野水能入筆,飛瀑流泉可融詩。小橋似夢青煙黑,景就三更夜暮時。

一生痴迷水墨寫情寫意寫實自詡為“墨者”的方練行,一生痴迷的就是這水墨世界。他說,這個世界,沒有荒誕的逐利釣譽,沒有炎涼的世態襲擾。這個世界,可以在尺幅天地,敞開心扉,任情揮灑,把自己對文人精神的嚮往,對宇宙萬物的感悟,表現出來。他說,忘我地暢遊在五色濃淡明晦的變幻之中,豈不快哉!談起色彩,他神采飛揚,滔滔不絕:“紅色過於濃烈,略顯庸俗;紫色雖嫣然如初,卻華貴無比,難於駕馭。綠色呢,生機盎然,給人以無比的親和力,倒也不辜負生命顏色的稱謂。小可甚是喜歡黑白二色,我的人生就是一幅水墨畫”。黑白二色,亦是抽象和原生形態,體現著事物的本源,觸及人的靈魂。方練行用純淨的黑、白、灰來詮釋大千世界,含蓄、單純、樸實,給人以無盡的想象空間,包含著雋永的內在美感。他非常熟練地駕馭著這種繪畫語言,“寫情”、“寫意”、“寫實”,隨心類物,匠心獨運,遊刃有餘。北京的同行稱讚他的山水畫:‘“北方山水畫,雲淡風清,而你的雲海山水,盡得南宗水墨的神韻,動靜相宜,虛幻縹緲,大氣傳神。”

方練行作品《山水》不惑大千世界人生引詩入畫如果把方練行的精細把控水墨繪畫語言,看作是純技巧的話,那他用“技法之本”所體現的“雲林之心”,則坦露出他豐富的精神境界。細細地品味方練行的畫作,一股濃烈的浪漫、唯美氣息,瀰漫於作品之上,呼之欲出。他把對故園家山的依戀和熱愛,溶注在《山光水色》系列中,描繪出或遠嶺高泉、或秋風晚籟、或茗香菊燦、或野塘真趣的絕美之境。《紫玉飄香》系列,將華貴無比的紫色用到極致,令人望之垂涎欲滴。可貴的是,藤架下,風起處,黃雀穿行在搖曳的紫葡萄中,動與靜,神與思,和諧交融。流動著的動感,勃發著無窮的生命活力,其筆墨的精細與情趣,躍然紙上,令人叫絕。《墨荷》系列,酣暢淋漓地把獨立水中的荷花,默然站成風景的潔然、空靈,和蓮心不染的清高、孤傲,打上文人風骨的烙印。近期,方練行畫風略變,在墨荷處,增添暖色調的遊鯉和草木,設色厚重而不礙墨色,層次井然,既有所突破,又增添了張力和溫度。他說:“夏荷,生命雖短,可它所代表的正直、光明、善良和真誠,不增加暖色張揚張揚,哪行!”方練行的作品的另一亮點,是原創題畫詩賦。這種“引詩入畫”,將他對文學詩賦的眷顧,對唯美生命的體驗,對宇宙萬物的感悟,對文人情懷的追求,藝術地呈現在宣紙之上。詩情畫意,相得益彰。這些題畫詩、楹聯,體現了他深厚的個人學養與品味,以及他率真中顯古意,雄渾中寓儒雅的個性特徵。志於道,緣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孔子)。方練行不蹈常襲故,不固步自封,而是不斷學習和創新。去年,他特意拜師劉光達老師,吸取寫意虎畫法精髓,深得劉老師的賞識。方練行推崇“眼高手低”,認為只有心胸寬了,眼界新了,動起手來,才不宥於侷限而原地踏步,才能豐富和提升書畫的境界和表現力。他更崇尚靜心修慧,遍採眾家之長,對藝術高度保持著不懈的追求。他說,要做個明心見性,淡然自持的人,放下執念,別開生面,拿出更好的丹青佳作,追求更高的藝術境界,來豐富自己的“水墨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