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寶雞市鳳縣縣委組織部派駐河口鎮安河寺村第一書記苟偉

捧著一顆心來 不帶半根草去

記鳳縣縣委組織部派駐河口鎮安河寺村第一書記 苟偉

“這麼大的雨,苟書記又來了,快快進屋來。”7月12日,河口鎮安河寺村村民屈穎張看到站在院子的苟偉,臉上露出了笑容,連忙招呼他進屋避雨。這是河口鎮第一書記苟偉入戶開展工作的一個普通鏡頭。

記寶雞市鳳縣縣委組織部派駐河口鎮安河寺村第一書記苟偉

苟偉為群眾發放花椒苗

苟偉,男,生於1983年10月,2008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09年9月至2012年5月任鳳縣唐藏鎮辛家莊村支部書記助理,2012年6月2014年1月在鳳縣唐藏鎮工作,2014年2月至2017年8月在鳳縣縣委組織部工作,2017年8月至今選派擔任河口鎮安河寺村第一書記。

記寶雞市鳳縣縣委組織部派駐河口鎮安河寺村第一書記苟偉

苟偉在蔬菜基地勞動

駐村一年來,他時刻牢記使命擔當,撲下身子抓落實,他時刻牽掛貧困群眾,跑遍了安河寺村的峁峁梁梁、溝溝坎坎,走遍了安河寺村的每家每戶,用實際行動兌現了村有致富產業、戶有增收項目的莊嚴承諾,安河寺村村裡村外一派生機盎然。

一個核心引領──

黨建成為“腦部供血”的紅色引擎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每月的17日,在第一書記苟偉的組織策劃下,安河寺村黨員重溫入黨誓詞,表達內心對黨最真摯的感情。“這樣的支部‘主題黨日’我們經常開,有時候和幫扶單位縣委組織部機關支部、縣教研室支部聯合開,每次都讓我們從信仰上淨化了靈魂、增強了帶領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安河寺村黨總支書記沈治軍說。

記寶雞市鳳縣縣委組織部派駐河口鎮安河寺村第一書記苟偉

苟偉組織修繕人飲工程

火車跑地快,全靠車頭帶。作為組工幹部,苟偉比誰都清楚,要想斬窮根、摘窮帽,必須打造一個強有力的村班子,建設一支善打敢打硬仗的“四支隊伍”,著力解決“腦部供血”的問題。

記寶雞市鳳縣縣委組織部派駐河口鎮安河寺村第一書記苟偉

認真記寫民情日誌

駐村伊始,苟偉就按照“融入脫貧抓黨建,抓好黨建促脫貧”的工作要求,認真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基本制度,以黨員積分制、黨員承諾制和支部主題黨日為載體,設立黨員群眾服務中心、黨員責任區、黨員先鋒崗,為部分貧困戶明確黨員幫扶責任人,17名在家有能力黨員結對幫扶困難群眾34戶。同時,苟偉把增強村級發展有生力量作為關鍵,在產業發展中發現好苗子,有組織、有計劃培養後備幹部6名廣大黨員幹部的特長特點得到充分施展,在脫貧攻堅、美麗鄉村建設一線經常能看到黨員的身影、聽到黨員的聲音、見到黨員的作為。

兩個基礎支撐──

基礎設施和主導產業為經濟發展“造血添能”

基礎設施建設和主導產業發展猶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缺一不可。苟偉清醒認識到基礎設施和主導產業發展對脫貧攻堅的助推力量。他帶領村“兩委”一班人不畏酷暑嚴寒,山高路遠,跑遍了14個村民小組、跑遍了85戶貧困戶,跑遍了所有在家黨員群眾,深入瞭解群眾在基礎設施建設和主導產業發展方面的意見建議。

記寶雞市鳳縣縣委組織部派駐河口鎮安河寺村第一書記苟偉

為村和包聯單位黨員講黨課

“要想讓貧困群眾真正脫貧致富,等靠要不行,得選準選好適合本村發展、老百姓歡迎的產業項目,多種經營拓寬增收渠道。”在充分徵求群眾意見、考察論證的基礎上,苟偉和村“兩委”確立了“長抓椒藥、短抓畜蔬,種養結合、多品共生”的產業發展思路,制定了建設一個百畝標準花椒園、百畝藥材示範園、百畝蔬菜種植基地、百頭林麝養殖基地“四百”計劃,著力解決“肌體造血”的難題。積極邀請相關專家、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培訓指導和技術服務,以示範基地建設帶動群眾發展主導產業。

炎炎夏日,在安河寺村52畝的蔬菜種植基地,一排排綠噌噌的架豆格外引人注目。正在採摘豆角的貧困戶楊勝利高興地說:“今年架豆開市不錯,2.5元每斤。苟書記不僅請來縣農業局專家現場指導,還讓我們貧困戶不用出村,一個月就有1200餘元的務工收入呢!”

與此同時,他和“村”兩委一道積極向有關部門彙報請求支持,先後硬化通組道路8.7公里、拓寬生產道路2.5公里、修建便民橋2處,實施、修繕人飲工程9個組,1個標準化衛生室、1座的鋼筋混凝土大橋也在加緊實施,並妥善協調解決工程施工中佔地毀樹引發的工群矛盾,使得民生工程順利落地。

三個載體發力──

“一院一所一超市”為內生動力“輸血補損”

安河寺村部分貧困群眾之所以貧困,一個重要原因是精神上存在一定的“等、靠、要”思想,要讓他們徹底告別貧困,得激發他們的志氣。另一方面,貧困還與其受教育程度、文化技能有關,因此在“扶志”的同時還要“扶智”。

記寶雞市鳳縣縣委組織部派駐河口鎮安河寺村第一書記苟偉

照顧老人從危房撤離

在苟偉的努力推動下,安河寺村幸福院辦的如火如荼,村上先後建成了農村傳習所和愛心超市。2018年3月,苟偉策劃舉辦了脫貧攻堅勵志表彰和“一院一所一超”運行推進會,為2017年脫貧戶佩戴大紅花、開展愛心超市積分兌換和農村傳習所揭牌授課等活動,受到了群眾好評。在傳習所,他先後組織開展活動5次,評選“四好新人”4人次,道德模範6人次;在愛心超市,他積極撬動社會資金,協調包聯單位、轄區企業捐贈2.2萬元,開展積分集中兌換3批次,累計參與65人次,有效激發了群眾脫貧動力,贏得了群眾點贊。

記寶雞市鳳縣縣委組織部派駐河口鎮安河寺村第一書記苟偉

為貧困戶帶去政策並耐心講解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不讓一個群眾掉隊。在苟偉的策劃下,4月17日,安河寺村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脫貧勵志報告會,邀請兩位特殊的脫貧戶在臺上講述了各自艱苦的“創業史”與“致富經”,激勵了到場的幾十名貧困戶樹立脫貧致富的決心。報告者之一的貧困戶孟過房,妻子病逝,家中4個殘疾人,他不但要照顧91歲的奶奶、70多歲的殘疾父母親、癱瘓在床的叔父,還要供2個女兒上學,但他家貧志不短,不畏艱辛發展起柴胡、花椒和架豆,成為一名自強自立的人。另外一位報告者蘇菊梅本是柔弱婦女,在痛失丈夫的情況下,毅然挑起家庭重擔,依靠貸款發展起中蜂養殖和藥材種植,讓家庭成功甩掉貧困戶的帽子。

記寶雞市鳳縣縣委組織部派駐河口鎮安河寺村第一書記苟偉

組織包聯幹部在產業基地勞動

有樣學樣,勤奮自強。“以往,我老是覺得自己身體差、沒技術、家底薄,沒有脫貧信心。聽了兩個演講者的脫貧報告,讓我這個健康人慚愧得很。”李成香說。回家後不久,她就貸款發展林麝養殖,僅此一項年增收2萬餘元。

如今,壓不垮的秦嶺漢子孟過房受到省委胡和平書記的親切慰問,昔日貧困戶變身致富能手蘇菊梅脫貧記在鳳縣大地廣為流傳,在河口鎮組織的最旺河口人的評選表彰中10名當中3名來自安河寺村。志氣樹立起來,致富的信念和幹勁自然就有了。

“四零”模式保障──

貧困戶嵌入產業基地為脫貧致富“活血化淤”

如何讓優勢產業與扶貧攻堅結合?如何讓貧困戶參與產業脫貧?傾注了苟偉大量的心血。

今年以來,受太鳳高速路建設影響,群眾部分耕地被徵,發展產業受到一定影響。在苟偉牽頭下,成立了村集體經濟聯合社,在市場調研、前景分析,全面聽取群眾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積極探索產業扶貧“四零”模式,使貧困群眾實現了參與零遺漏、經營零風險、投入零成本、就業零距離,讓貧困群眾緊密嵌入在產業鏈上增加收入。

在產業基地建設中,他客觀理性分析,結合村情實際制定了基地規劃、土地流轉、附著物賠償、減貧帶貧等方案,積極組織駐村幹部挨家挨戶動員、進行說服引導,並聘請相關經紀人與村聯合社合作經營。針對貧困群眾不願入股、入不起股的現實,他指導互助資金協會注入資金,鼓勵發動貧困戶與蔬菜基地建立務工協議。面臨資金缺口,他積極爭取單位支持3萬元,多次組織包聯幹部深入基地從事生產勞動,發動一切力量建設蔬菜基地。

記寶雞市鳳縣縣委組織部派駐河口鎮安河寺村第一書記苟偉

組織舉辦脫貧勵志表彰大會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苟偉帶領下,駐村幹部累計入戶100餘次,流轉耕地52畝,和涉及群眾每戶協商均在3次以上。最終,29戶100名未脫貧群眾全部嵌入產業基地,17戶貧困勞動力簽訂用工協議,實現貧困群眾增收致富“雙保險”。 目前架豆正在採摘時節,他別出心裁,採取按斤支付勞務報酬的方式,實行多摘多得的方式,激發貧困群眾參與熱情。52畝基地預計生產架豆200餘噸,直接產生經濟效益40餘萬元,每戶分紅500元以上,貧困群眾不用投資就能賺錢,滿意度大大提升。

在這300多個日日夜夜裡,苟偉堅持吃住在村,沒有請過一天假,堅持村事民事無大小、事事親力親為,堅持加班加點常態化、力求做到完善,村上人都說他是村情“百事通”、工作“全能手”、加班 “機器人”。然而工作上的能人並非生活中的強人,面對親人的不解、朋友的疏遠、同事的質疑,他也經常感到有心無力,經常遭遇得與失、情與義的抉擇和煎熬,但他內心坦然。他經常說:“一個人在一個地方的服務時間是有限的,組織和領導派我來這裡當這個第一書記,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崗位,我一定會排除萬難,抓住這個為民做實事的機會,不讓生命留有遺憾”。

記寶雞市鳳縣縣委組織部派駐河口鎮安河寺村第一書記苟偉

組織實施百畝標準化花椒園建設

苟偉筆記本首頁寫著這樣一句話:一個人無法把握生命的長度,卻可以主宰生命的寬度和厚度。這個寬度厚度,就是服務群眾、推動發展。

“請組織放心,我將與村‘兩委’帶領黨員群眾一起幹、一起拼,在有限的服務時間裡,為群眾做更多的實事好事,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不求功、不求名,只為群眾能脫貧!”在全縣“四支隊伍”培訓會上,苟偉堅定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