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印象 故乡趣事之十三——赶集

洛宁印象 故乡趣事之十三——赶集

集市兴起于何时,不得而知,在农村,赶集算得上是农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正是有了集市,才满足了乡亲们生产、生活需求。

上戈的集市逢五一集,也就是说每月的5号、10号、15号......都是街集的日子,这一天有需要购买生产、生活用品的乡亲们,还有需要出售农产品的乡亲们都会到集市所在地——上戈街去赶集。

上戈的集市由四部分组成:服装市场,菜市场,日用品一条街,牲畜交易市场。基本上满足了乡亲们的衣食住行。

洛宁印象 故乡趣事之十三——赶集

每到街集这一天,不管家里有没有需要买的东西,大多人都会到街上去转一圈的,毕竟辛苦劳作了几天了,去街上转转也算是休息一天,放松放松心情。从早上开始,那条通往上戈街的柏油路慢慢的热闹了起来,来自四面八方的人都陆陆续续的集中到上戈街了,住的离街比较近的乡亲一般步行过去;住的离街比较远的乡亲一般是开着自家的农用三轮车来赶集,善良淳朴的乡亲总是会捎上村子里其他的赶集人,所以一般去赶集的农用三轮车都是坐的满满的。

服装市场和菜市场做生意的大部分是县城附近的人,我们称为下川人,他们一般很早都开着拉货的车到市场上把摊摆起来;日用品一条街的商户大部分都是本地人,有自己的门面,但街集这一天,也需要把商品摆在自家的门口,在上戈这个地方,是不用担心城管的;牲畜市场以自由交易为主,乡亲们把猪、牛栓在这个地方,等待这买主过来询问价钱。

洛宁印象 故乡趣事之十三——赶集

街集这一天,最热闹的要数街上那几家饭馆了,村妇做饭,少调无味的,十天半月也见不着荤腥,那些整日里劳作的乡亲们好不容易有了在外吃饭的机会,便要好好的吃一顿,乡下的饭店,对其他的要求的比较低,但只要分量足,味道好,生意都会不错,上戈街的几家饭店里卖的饭食种类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烩面、糊卜、扯面、牛肉汤为主,鲜有卖炒菜的,大概十一点左右,饭店都该忙起来了,陆陆续续每个饭店都坐满了前来吃饭的乡亲们,有的人吃的满头大汗,有的人吃的热火朝天,饭店老板忙的不亦乐乎。

腊月集是最红火的,由于要购买过年所需的物品,基本上全家都会出动,孩子的新衣服,过年需要的瓜子、糖,对联,猪肉、粉条......都需要购买。腊月集这一天,原本不太宽敞的上戈街,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

洛宁印象 故乡趣事之十三——赶集

集市在发挥他应有的功能同时,也发挥了他的衍生功能——相对象。中间人把见面的地点安排在街上,年轻人一般都盛装打扮一番,如果双方互有好感,在中间人的撮合下,这对年轻人都会以逛街之名在街上转,借机互相熟悉;如果互相没有好感,也不耽误接下来的赶集,由于是在街上见的面,少有人知道,受挫的一方也不会因为另一方不同意而怕别人笑话。

去年我回家赶了一回腊月集,感觉没有原来红火了,集市上卖的东西品种一应俱全,基本上城市里有的,在上戈的集上都有,大到摩托车、家电,小到针头线脑,饭店的生意依旧十分火爆,价格倒是接近了城里的水平,但分量似乎没有以前那么足了。(@明珠湖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