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軍場務兵是幹什麼的,你不想了解一下嗎?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熟悉機場的一草一木,他們要忍受風吹日曬、雨雪寒風,卻又常常被當做飛行訓練中的配角而被忽略。這群人就是場務兵,由養場班、驅鳥班、消防班和燈光班組成。讓我們走近西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場務連,瞭解一下場務兵的工作和生活。

飛行訓練結束後,已是半夜十點,但場務連養場班官兵們的工作還沒結束。他們像往常一樣,迅速開始跑道的維護清理工作。細心的養場員、上士周桃發現機棚區地面有一條裂縫。儘管此時的機場已黝黑一片,耳邊也傳來了清脆的熄燈哨聲,但問題不能過夜,班長傅雪雷帶領全班立刻投入到跑道的修補工作中。結束時,已是凌晨三點。

養場班官兵常常戲稱自己是“夜遊神”,作為機場的維護者,他們已記不清這是第幾次為了排除道面故障而挑燈夜戰了。一顆小石子、一條小裂縫,都可能給飛行訓練造成安全隱患,因此,養場班官兵最常見的動作就是俯身面向大地,搜尋、排查、修補……每年,他們巡查跑道總計15000餘公里,修補地面裂縫3700餘米,碾壓道面62萬平方米,露天工作時間人均4000小時以上。數據的背後,是他們辛勤的付出。

空軍場務兵是幹什麼的,你不想了解一下嗎?

驅鳥員在進行驅鳥作業。

在空中,一隻小鳥往往會給戰機帶來嚴重威脅。該旅駐地鳥類眾多,鳥情複雜。每逢季節轉換,很多鳥類常常大規模遷徙,給驅鳥工作帶來極大的難度。為了讓飛行更加安全,驅鳥員們需要不分霜寒酷暑堅守外場,忍受蚊蟲叮咬出沒於叢林,就是為了熟悉鳥情,有效驅逐。

他們架設長達6公里的絲網作為戰機的安全屏障,定期清理掛在網上的鳥類。他們每週召開“諸葛亮會”進行頭腦風暴,集思廣益出點子、想方法,不斷創新驅鳥方式。為了減少對珍稀鳥類的傷害,他們利用鞭炮、驅鳥音響、模擬獵鷹等開展驅鳥作業。點開場務連主官孫希波、楊言九的朋友圈,刷屏的都是鳥類科普知識。

空軍場務兵是幹什麼的,你不想了解一下嗎?

驅鳥班戰士黝黑的皮膚。

空軍場務兵是幹什麼的,你不想了解一下嗎?

場務連戰士樊幸鑫在進行授課。

驅鳥班班長樊幸鑫為了摸透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鷺的作息規律,凌晨四點起床到機場進行觀察。摸清白鷺的作息規律後,他給飛行員們上了一堂“鳥情課”,並建議在白鷺集中離巢歸巢的時間段內調整訓練課目,在進行諸如超低空飛行等訓練內容時要特別注意鳥情,這些給飛行安全帶來了保障。

空軍場務兵是幹什麼的,你不想了解一下嗎?

消防演練現場。

場務連消防班的戰士和武警消防員好像沒有什麼區別,用的設備一樣,穿的著裝一樣,連訓練內容也幾乎一樣:攀爬障礙、架設水帶……但空軍的場務兵們卻更懂飛機。戰機發生何種險情,相應地採取何種消防措施,他們做得更專業。學習室內,消防班長王為猛正給大家講述飛機不同部位發生火情時可能出現的危險,消防員應該站在最安全的位置進行滅火,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在模擬訓練中,他們針對飛機衝出跑道的特情進行應急處置:開闢安全通道,解救飛行員,流程一氣呵成,消防工作直面戰場態勢。

場務連燈光班負責在夜航前將十餘種、幾百盞燈光放置於不同的位置,入口燈、滑行道燈、保險道燈……每一種顏色的燈都要各就其位、整齊擺放。星空下,機場一片絢麗的光影就在燈光班戰士們的手中慢慢綻放。

空軍場務兵是幹什麼的,你不想了解一下嗎?

場務連官兵合影。

燈光班上士林哲文畢業於成都理工大學。入伍前他在某公司工作了幾個月,枯燥無聊的上班族生活使他厭倦,便萌生了參軍的念頭,立志投身火熱的軍營。但當他分配到場務連,真正接觸到燈光班的工作後,每天的生活看起來也是那麼平凡普通。但林哲文心裡卻是另一番感想:“我現在工作的意義不同於以往,雖然不那麼高大上,但背後卻是軍人應該牢記的使命二字。”

空軍場務兵是幹什麼的,你不想了解一下嗎?

養場班戰士在修剪花園裡的植物。

只要我們熱愛生活,生活的色彩就會豐富。場務連主官帶著全連官兵將營區的一片荒地開墾成美麗的小花園;健身室裡擺滿各種健身器材,大家一起跟著教程練習,很多人練成了肌肉男;在剛剛結束的全旅籃球聯賽中,場務連一舉奪冠……

場務連的工作很平凡,卻一點也不平庸;場務連的生活很平淡,卻不失令人難忘的味道。這就是場務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