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博物館 作爲沅陵人 我很自豪

今天去了一趟湖南省博物館,地址位於東風路烈士公園附近,去之前一直想裡面是否會有我們沅陵的文物,畢竟我們遠古有盤瓠之傳說,古有黔中郡。幸哉,在省博物館我發現了兩件寶貝是我們沅陵的,在現場作為一個普通的沅陵人,非常自豪,我不禁說:看,這寶貝來自我的家鄉沅陵。

在湖南省博物館 作為沅陵人 我很自豪

第一件文物是民國時期的《沅陵縣誌》,彰顯歷史沉澱的扉頁,讓我感受到沅陵歷史的厚重,雖然隔著玻璃櫥窗,卻不禁瞎想裡面的歷史滄桑,流金歲月。

在湖南省博物館 作為沅陵人 我很自豪

第二件文物是來自西漢時期出土於沅陵虎溪山的漆匜,形式瓢瓜,據瞭解這種盥洗器是古代貴族專門用來洗手的用具,在洗手時由一長一少奴僕服侍,長者持漆匜自上而下澆水,少者捧盤在下承接。

在湖南省博物館 作為沅陵人 我很自豪

在湖南省博物館 作為沅陵人 我很自豪

在湖南省博物館 作為沅陵人 我很自豪

這幾樣古服飾文物,是黑板沒有發現,由老鄉xm提供的。縣裡的楊主任告訴我,在省博物館共有我縣五件藏品,只怪黑板缺了眼神,竟只留意到了兩件。

如果想去湖南省博物館的沅陵籍老鄉可以留意一下,看看家鄉的寶貝,還有更多湖湘的文物、展品和故事。這裡也溫馨提示一下大家,去之前可以到湖南省博物館微信公眾號訂票(免費),另外週一是休息。去的時候還是穿運動鞋或平底鞋,需要兩三個小時,還是值得一去的。

在湖南省博物館 作為沅陵人 我很自豪

在此我們也推薦我們沅陵自己的博物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興講寺,現景區東西兩側全面對外開放,遊覽區域擴大近一倍。開設了不可移動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圖片、民俗文物、辰州剪紙、奇石和漢墓出土棺槨等陳列,讓遊客更能舒適、直觀、全面的領略到千年古寺的歷史魅力和傳奇。更值得期待的是此次古寺主體建築大雄寶殿將通過動畫技術,為遊客還原整個建築的生長掠影。

在湖南省博物館 作為沅陵人 我很自豪

據瞭解,龍興講寺位於沅陵古城西北隅,嵌虎溪山麓,俯沅、酉二水,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敕建,佔地17000平方米,現存建築12棟,建築面積2366.9平方米,是一處融匯唐、宋、元、明、清及民國等時期建築風格和文化的珍貴歷史遺產,為南方現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且規模宏大的木構建築群之一。1956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千年古剎,“幡蓋雲叢,”歷代名人學士、達官顯貴至此者甚多,明隆慶太后李鳳嬌曾賜“千佛袈裟”,著名理學家王陽明曾留此傳授“致良知”學說,明崇禎禮部尚書董其昌題寫的“眼前佛國”匾額仍懸掛於大雄寶殿前等等。

在湖南省博物館 作為沅陵人 我很自豪

在湖南省博物館 作為沅陵人 我很自豪

在湖南省博物館 作為沅陵人 我很自豪

在湖南省博物館 作為沅陵人 我很自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