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傳統固定工資、底薪提成方案改成這樣,員工幹活一定積極

文:昌輝老師 有趣、有料、有態度,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文末有彩蛋!

私信小編“績效”兩字,免費發送6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導讀:

蒙牛乳業的創始人牛根生曾經說過這樣一段非常經典的話:財聚人散,人聚財散。你要想把人才聚攏來,就要散財;你要想把錢聚攏在自己手上,人必然會散去。最後永遠得不到大財,這是凝聚人才的硬道理。

薪酬機制分配才是第一生產力。如果你不捨得把財富與員工分享,那你的企業將無法與員工共同走下去,而且永遠也做不大。

把傳統固定工資、底薪提成方案改成這樣,員工幹活一定積極

真實案例:

前不久,有位企業主和我交流,談到了最近給員工交代工作的時候,發現特難佈置下去。每次給員工多分配點工作,讓他加班時,員工就會反問我一句:我拿的工資只是5000元而已,幹足5000元的活就夠了,幹嘛要做出七八千的工作量?

此時,老闆無言以對,不過也在反思:員工憑什麼要做出超額的工作呢?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每位員工都在抱怨工作時,老闆就要加工資,而且還是固定的去加,如此下去,企業的成本負擔也會越來越重。因為老闆在想,即使要加工資也應加的有價值,而無緣無故的加固定工資,只會成為企業的成本而不是資本。不加薪員工鬧,加了,員工反而會引起更大的矛盾。

把傳統固定工資、底薪提成方案改成這樣,員工幹活一定積極

而對於傳統加固定薪資的弊端:

  1. 缺乏激勵作用,無法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
  2. 就報酬多少而言,有薄待績優者而厚待績差者之嫌,顯得有失公正。若不公平長期存在,則優秀員工流失率會增加,留下的都是工作能力較差或者工作上進心不很強的的員工。
  3. 會讓企業慢慢的走向成本的階段,負擔會越來越重。
  4. 固定加薪能滿足員工一時,但無法滿足員工長久。

再舉一個例子:

  1. 如果你的一名主管月工資是5000元,現在你為他調薪500元,會產生什麼效果?
  2. 對企業多了一份歸屬感,有效期3個月。
  3. 對工資多了一份滿意,有效期不到6個月。
  4. 工作多了一份熱情、主動,有效期3-6個月。
把傳統固定工資、底薪提成方案改成這樣,員工幹活一定積極

而通常6個月後,員工開始對工資增長滋生新的需求,並且隨著時間延長,需求日趨強烈,如不能滿足,將逐步影響到工作的熱情與歸屬感。

把傳統固定工資、底薪提成方案改成這樣,員工幹活一定積極

企業如何為員工“加工資”更有效?

  1. 加工資,員工壓力較小,改進相對就少;加激勵,員工壓力較大,改進相對較多。
  2. 加工資,員工總覺得自己拿的還不夠;加激勵,員工會覺得可能是自己努力不夠。
  3. 加工資,動力在企業;加激勵,動力在員工個人。
  4. 加工資是剛性,可以留人;加激勵是彈性,可以激勵人。

不同層次的員工對激勵有不同的需求,例如:

1、操作員:這個月我能賺到多少錢?(計件與產值分配)

2、技術員:我的創新究竟就能給我帶來什麼價值?包括直接的獎勵與認同(價值激勵)

3、中層者:我的收入什麼時候才能達到我的期望目標值?(職業規劃)

4、高層者:這是我的事業嗎?我是否能成為決策者和股東?(股權、合夥人與長效激勵)

為什麼要設計富有激勵性的薪酬機制?

把傳統固定工資、底薪提成方案改成這樣,員工幹活一定積極

沒有競爭力的薪酬,就好像拉車的馬沒有喂足草料;

沒有長期薪酬計劃,就好像獵狗只是為一頓飯而捕食;

沒有不斷增長的薪酬,就好像天天長大的白虎得不到更多的肉食。


如何設計富有激勵性的薪酬機制?

1、逐步打破固定薪酬制。

2、薪酬與績效完全融合。

3、共贏與創造是核心。

4、實現計薪的產值化(公司與個人產值)與價值化(工作分割定價、增值)。

5、目標管理、團隊建設助力績效文化。

6、一切用數據說話、明確各項標準和要求。

7、當前價值與未來價值的大薪酬包計劃。

推薦解決方案:KSF薪酬全績效模式。

本文所講的:KSF管理模式實操內容及案例,來自《績效核能》一書,想深入學習的,建議點擊以下鏈接購買!書內附數十個行業案例,送獨家視頻學習資料(贈送企業針對性線上輔導一小時)

把傳統固定工資、底薪提成方案改成這樣,員工幹活一定積極

KSF薪酬全績效模式操作指引

如何提取與設計KSF:

  • 第一步 :崗位價值分析
  • 第二步 :選取6-8個指標
  • 第三步 : 設立權重、定義
  • 第四步 :分析歷史數據
  • 第五步 :選定平衡點(設計重點:傳統薪酬方案只需調整為這個點)
  • 第六步 :測算、套算
把傳統固定工資、底薪提成方案改成這樣,員工幹活一定積極

這種薪酬方案設計最為核心點就是利益平衡點設計:

平衡點是KSF重要的支點,這個支點的一頭是企業的利益,另一個是員工的利益,而支點的核心兩個面是:產值+價值!

盈虧平衡點

也稱“保本點”,對於剛創辦的企業、處於虧損期的企業比較有用。

歷史均值

全年平均值、AB季均值、參照期均值等。對於快速發展的企業,可能並不會參考全年的均值,而是看最近一個週期的均值,即參照期均值。

共識點

即企業與員工達成共識的支點。常用於歷史數據不完整、不準確的情形,也適用於以前沒有要求、不需要數據支持、依靠經驗或感覺來判斷的情況。例如,培訓課時數、工作制度每月完成個數、小微企業員工流失人數等。

保守預算

由於可參考數據不全或新業務存在不可對照性等原因,可用保守方式進行推測、預算。同時很多企業喜歡做大預算、做高目標(樂觀預算)。不同的是,保守預算強調正常情況下的可實現性,排除一些可能性與單純期望性。例如,公司明年新開一個項目,預計可做到銷售額1000萬,但這可能是樂觀估計,管理層可能更願意接受800萬的銷售目標。

同期可比值

通常是對AB季或特殊期的直觀對照,令平衡點更準確、更有說服力。

把傳統固定工資、底薪提成方案改成這樣,員工幹活一定積極

同時能和海洲老師保持及時交流!朋友圈分享,有更多資訊、乾貨學習!!

薪酬全績效效果展示:

KSF薪酬全績效——生產製造型企業

把傳統固定工資、底薪提成方案改成這樣,員工幹活一定積極

附:某製造型企業生產主管KSF薪酬全績效方案:

KSF薪酬全績效——某高端餐飲服務企業

把傳統固定工資、底薪提成方案改成這樣,員工幹活一定積極

附:某餐飲服務企業樓面經理的KSF薪酬全績效方案

把傳統固定工資、底薪提成方案改成這樣,員工幹活一定積極

分享是一種美德,希望每篇文章對大家有所啟發和幫助;也期待你的轉發,謝謝!

如需瞭解更多薪酬、績效、股權、合夥人、預算管控方面的知識請關注本頭條號!

如果你也想擁有拼命努力的員工,請點擊購買【績效核能】一書。給員工加薪不加成本,實現員工拿高薪,企業拿到高績效的共贏結果!

解決:員工流失快,執行力不夠,物料成本浪費嚴重的種種困惑,教你如何一步步盤活人才!

書內附數十個行業設計案例,同時送獨家視頻學習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