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马路,见证了汕头的历史变迁

汕头金平区有一条马路,名为外马路,它西起商平路,东到汕头市第三中学,全长2600多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这是汕头最长的马路,也是是汕头最久远也最具风情的马路……

这条马路,见证了汕头的历史变迁

明朝嘉靖年间,在汕头天后宫与崎碌之间的海面上,浮现出一条沙脊。这条沙脊就像上天送给汕头的礼物,让这个城市多出一片宝贵的陆地。

1860年,汕头开埠,得益于天时地利,这条从海里露出的沙脊被开辟成为一条沿海街道,起名崎碌路,后改为外马路。

在近百年的时间里,外马路的发展牵动着汕头这座城市的变化。这条马路的变迁,就是一部浓缩的汕头近代史。

这条马路,见证了汕头的历史变迁

外马路是汕头开埠文化的起源地,在近百年里它几经改名。1946年改为中正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外马路,在“文革”时期成东方红大道,1975年又恢复了外马路的原名。从20世纪初到改革开放这段历史里,外马路是汕头市区最重要的主干道,承担着汕头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使命。

这条马路,见证了汕头的历史变迁

随着时代发展,外马路的历史作用渐渐减弱,但历史印记留了下来。如今,放眼望去,外马路两边是上个世纪建造风雨骑楼,教堂、洋楼、百年老字号、宗祠、寺庙穿插其间,不同年代的建筑交织在一起,仿佛穿越时空,真正置身于历史中,感受风雨变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