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黑臭的" 龍鬚溝",搖身一變竟成了生態河

昔日黑臭的

大地回春,長沙市雨花區圭塘河岸濱水公園的臨河草坪已一片綠意盎然。上個月,圭塘河井塘城市" 雙修" 與海綿建設示範公園項目建設正式啟動,標誌著長沙首個4.0 版海綿城市示範公園啟建。4 月8 日,記者從相關部門瞭解到,目前項目進入徵拆階段,預計在4 月下旬左右正式啟動實體建設。

昔日黑臭的

發源於跳馬鎮鴨巢衝的圭塘河南北貫穿雨花區全境,全長28.3 公里,是長沙唯一的城市內河,因城市開發和水體汙染,一度淪為黑臭的" 龍鬚溝"。近年來,雨花區加大圭塘河治理力度,推進全流域商業、旅遊、文化發展規劃及建設,讓昔日" 龍鬚溝" 變成了今日生態河。

昔日黑臭的

圭塘河井塘城市" 雙修" 與海綿建設示範公園項目將進一步重塑長沙" 生命之河",提升河道建設品質。項目南起香樟路,北至勞動路,全長2.3 千米,含水域總面積約656 畝,總投資約14.56 億元,由德國漢諾威水協、ZOE 事務所等業內最領先的設計團隊聯合設計,將採取PPP 模式建設運營,按照" 省市區三級共建" 模式進行建設。


作為海綿城市、城市雙修示範項目,井塘項目規劃了四個" 全國之最",即最強" 海綿體"、最智慧河道系統、最豐富濱河公園、最長液晶天幕,將在" 留水、淨水、節水、活水" 四大行動上下功夫。此外,項目中還將體現豐富的歷史記憶,規劃設計" 香樟小鎮"" 雨花印象",以雨花亭、大戲臺、街坊、魚塘、古井、大香樟等為元素,展現雨花記憶,建設雨花市民的精神家園。項目計劃於2020 年全面建成開放,屆時,一方有湖面、有沙灘、有河流、有綠洲的城市淨土將呈現於眾人眼前。

具體到項目特色和細節,相關部門提供的規劃設計報告上顯示,項目將實現由單一注重防洪安全向河道生態化、產業化的轉變。借鑑國際先進治河理念,在保證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分析並利用河道洪水特徵,將河道周邊綠色空間與藍色空間進行合理重疊,做到藍綠重疊空間在不同時間上的充分利用。即在非洪水期間,作為公園綠地設施;在洪水事件期間,重疊空間作為額外過洪通道,保證防洪安全。公園南部整體河道位移40-70 米,破除了原來的渠化河道,增加了81.5% 的行洪空間,恢復自然蜿蜒河道形態,將堤岸改成緩坡,增加了生態島,沉澱區,淺水溼地等,塑造豐富的濱河景觀,使河道更親水,同時發展綠色的沿河產業。

項目將更多關注水質改善的轉變。合理規劃蓄、分、滯洪措施,科學實施雨洪管理、調度,全面推廣海綿城市建設,分期改造渠化河道與兩岸合流制管網體系,設計了四套水處理系統,全面保障圭塘河以及公園地表水體系統水質。這四套水處理系統分別是:調蓄池+ 生態濾池水處理系統,即在公園內部設置了6 個地下調蓄池,調蓄容積近20000 立方米,9 個與調蓄池配套的生態濾池,收集並調蓄處理項目範圍內11 個市政排口的合流制溢流水,通過處理之後的水再排入圭塘河,從根本上解決河道黑臭的問題。同時,加入了中央控制系統,對6 個調蓄池進行中央控制,智能化管理,精準治汙。生態濾池是一種近自然的水處理設施,運營維護極為簡單,不需要額外添加任何化學或生物添加劑,是一種低成本,生態的水處理設施。

第二個系統是截汙幹管系統。項目組通過分析基礎資料,進行模型計算,發現原有截汙幹管的能力不能保證城市未來的發展需求,因此該項目重新設計了一條截汙幹管,以滿足合流制汙水收集,轉輸到下游汙水處理廠的問題。

景觀湖水循環系統將為香樟小鎮以及風情河街的景觀湖體設置了湖體水循環系統,加入了除磷池等設施,保障景觀湖體水質。

公園海綿設施系統方面,該公園設計了大量的綠色屋頂,雨水花園,植草溝等海綿城市元素,收集並對初期雨水進行調蓄和處理。增加可調蓄體積5000 多立方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