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三伏貼的誤區,是時候弄明白了

隨著初伏的到來,每年最熱的時候又到了。除了對付酷暑,也有不少人抓緊時機“冬病夏治”,調理身體、改善體質。

7月以來,前往醫院預約三伏貼的人絡繹不絕。今年三伏貼啥時候貼?貼敷幾次最好?貼多久療效最好?關於三伏貼,這些常識和誤區你需要弄明白。

關於三伏貼的誤區,是時候弄明白了

記者:

今年三伏貼分幾次?

專家:

三伏貼又稱三伏天灸,是一種源於清朝的中醫療法,以“冬病夏治”為原理,在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期,也就是“三伏天”,將中藥貼在特定穴位上治療秋冬發作的疾病。針對不同的疾病,一般要將膏藥貼在不同的腧穴上。

今年的伏天有40天,貼敷時間為7月17日-8月26日,具體分為初伏7.17—7.26,中伏7.27—8.5,末伏8.6—8.15,加強8.16—8.25四個階段,也就是十天為一個週期,共分為四次,集中貼敷時間為7月17日、7月27日、8月6日和8月16日。

記者:

三伏貼治啥病最管用?

專家:

中醫認為所有以陽氣不足、肺氣虛弱及虛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類疾病都適合冬病夏治。起初三伏貼,主要用於治療呼吸系統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氣管炎、喘息性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等,一般來說三伏貼對於呼吸疾病預防和治療的效果最佳。

隨著貼敷藥方不斷開發拓展,三伏貼在關節類、脾胃類、小兒預防類也逐漸流行開來。如類風溼性關節炎、虛寒性胃痛、凍瘡、退行性膝關節炎、肩周炎、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等中醫辨證屬陽虛為主,或寒熱錯綜複雜以寒為主的患者。

此外,怕冷、怕風、易感冒或冬季反覆感冒的虛寒體質患者;以及常有手足四肢或腰背部、頭部怕冷,冬季寒冷季節症狀加重,經西醫檢查無異常、無明確病因者可進行貼敷。但三伏貼對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作用還有待考究。

記者:

哪一天貼效果最好?

專家:

不必每伏第一天貼,根據自己的情況,在三伏天選擇溫度較高的一天貼敷就可以,天氣越熱,效果越好。

從入伏第一天起到三伏的最後一天,這一段時間裡,由於陽氣轉旺,人體的背腧穴最為開洩,藥物更容易吸收,貼敷療效才更有效果。三伏的任何一天均可貼敷,只要選擇溫度較高的一天就可以,且每伏貼敷的時間要相隔7天或10天。

記者:

貼多長時間合適,多貼點穴位是不是效果更好?

專家:

根據藥膏配方不同,貼敷時間也不同,並非時間越長越好、並非穴位越多越好,科學的貼敷不應該影響正常的生活,一般2至4小時,兒童一小時以內為宜,具體貼敷時間應遵醫囑。

三伏貼裡常用的細辛、白芥子都是強刺激性的有毒物質,接觸皮膚後可能產生燒灼感、紅腫、水泡等反應,有的甚至說越起泡說明效果越好,這種觀念是錯誤的。一般來說,穴位敷貼後只要背部皮膚有發熱、發燙,就表示藥物正在起作用。當皮膚起泡出水時,說明皮膚已有破損,就不能再敷貼了。盲目追求起泡,很可能會耽誤冬病夏治的治療期。

許多患者在貼敷的時候會要求醫生多貼幾個穴位、所貼的藥丸放大一些,這其實也是一個常見的誤區。一次貼敷一般要貼十個穴位左右,而一個穴位僅僅只有一個針頭的大小。所以貼敷的效果不在於穴位的多和穴位上所貼藥丸的大,而在於穴位的精和準,且過度的藥量不僅是種浪費,還有可能由於藥劑過大而產生副作用。

記者:

要連續貼幾年?

專家:

3年是個觀察期,沒有疾病和體質虛弱的問題就沒必要貼。

三伏貼的功效主要是預防,對冬季氣候寒冷時易發或加重的病,在夏季氣候炎熱、疾病緩解時進行治療,以預防和減少疾病在冬季的發作。也就是說對冬季好發的虛、寒、裡、陰病症,具體多為腎、肺、腸胃、鼻、關節等病症有療效,而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補充人體陽氣,增強體質。也就是說預防感冒是三伏貼比較重要的作用,因為抵禦外邪的入侵後,許多冬季易發的疾病也就可以得到緩解或根治。三伏貼並不是救急貼,不能在疾病發作期進行使用,也並非貼了就奏效。

據臨床統計,冬病夏治哮喘有效率可達70%。而一般患者要經過一個療程,即3年為一個療程,才能有明顯的效果。如果貼敷3年沒有任何效果,就可以停止此種治療方式。

記者:

三伏貼一次能治幾種病?

專家:

三伏貼和其他針灸、拔罐、推拿等中醫治療方式沒有衝突,和西藥沒有衝突,所以貼敷時不必停掉日常所服藥物,但考慮到藥性和身體承受度的問題,貼敷不宜同時治療多種疾病。專科治專病,也就是集中治療某一個主病效果最好,此外,應該引起重視的是三伏貼不能代替日常治療。

冬病夏治多治療的是慢病,其治療目的是減少發作次數和減輕發作症狀,療效時間在一年左右,也就是說,對當年的疾病有預防控制效果。對於呼吸道、關節等慢病來說,要治養結合,重視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