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债权转让,给大家提个醒

关于债权转让,给大家提个醒

一、

P2P这波雷潮可谓有史以来最严重。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现在恐怕没有一家P2P敢说自己绝对安全。

虽然,最近北京的平台在互金协会的指导下还在努力合规,

但是,作为类活期平台的懒财金服,日子实在不太好过。

不是我搞特殊,选择活期平台的投资者,相比之下,心理承受力较弱、资金流动力更强,风险不算低。

想当初,唐小僧和联壁金融倒闭后,让很多投资大量活期平台的小白投资人非常恐慌。

他们嗅到一丝危险,立马选择拿钱走人,这导致很多活期平台遭遇了连环挤兑。

虽然,之前我跟大家介绍懒财的时候说,它不是真正的活期,只是类活期,智能配标。

但是,大多数人潜意识里,其实还是把它当活期账户看,觉得利息高,提现方便。

这种模式本来在太平盛世不算什么,

整个行业欣欣向荣,资金流够充裕,能实现快速债转提现。

可现在处于暴雨天,

整个行业资金呈现净流出状态,新进资金少,活期平台的倒台的连锁反应,让一些恐慌者选择提现离开

其实,这时候我还没什么反应,想着懒财刚获得融资短期兜底可以的,也就没过多关注。

直到一个月前刚宣布获得4个多亿B轮融资的投之家,也雷了。

我逐渐觉得,事情好像没那么简单。

估计很多嗅觉敏锐的投资者和我一样,对它的态度开始不再向之前一样轻松,有不少人又逐步转出提现。

要知道,P2P最怕挤兑,再加上北京合规的情况也越来越严峻,我想懒财也感受到了压力。

但它的求生欲很强,选择断臂自救。

二、

就在上周,懒财对懒财宝的交易模式进行了一些改革:

懒财宝的自动投标改为仅在转入和转出两个时间点发生债权转让行为,持有过程中不再发生自动债权转让;

上线7日锁定期功能,进一步降低债权转让频次;

用户每日转出次数也将进行调整,用户每日有1次10000元以下的快速转出机会以及4次无限额的普通转出机会。

游戏规则的临时改变,对平台和投资者的考验都很大。

这里简单说一下P2P平台债权转让的模式,有三种:

1、专业放贷人。

一般情况下,是平台的实际控制人、平台财务或者能被平台掌控的其他个体,向借款人放款,取得相应债权。

然后,再把债权按金额、期限打包错配、小额分散给投资人,并承诺到期回购债权 。

这种潜在风险比较大,容易产生期限错配、流动性错配、资金池等问题。

最近北京严打的计划类产品,就有这么个意思。

2、普通债权转让。

这种往往涉及到两个平台。

至少包括转让人、受让人、原始借款人、原始借款服务中介、债权转让平台等5个相关方。

主要模式就是:转让人愿意将其与借款人、借款服务中介一并签署并生效的借款合同项下全部或部分债权,转让给另一个平台上的投资者 。

3、投资人债权变现。

这就是针对同一平台的投资人内的流动啦。

比如,A投资人将其投资的标的,转让给平台上的B投资人,A实现资产变现。

这里所说的第三种模式,基本就是懒财宝的根本之源。

三、

面对懒财骤然的游戏规则更改,大家表现出了不同的反应。

有些人选择谨慎卖出,宁愿折价少赚点,也不要提心吊胆害怕本息全无。

也有人选择贪婪入场,就要买打折的,现在去平台一看,折价10%90天的竟然转完了。

贪婪让民众投资高息理财,恐惧导致民众挤兑爆仓。

那么,我个人对懒财最后的走向,说实话,现在看空的部分多一些。

懒财ceo陶伟杰今天晚上直播时候说:“即使做不下去,我也会把大家的资产全部变现的。”

虽然听起来很暖心坚持,但话语中也暗含着对未来带着极大的不确定性。

活期挤兑起来的威力,我们也看过很多案例,着实超出了很多平台的预期。

所以,当初我也只是选择把它当作短期理财,投入了少量资金,即使最后真雷了,皮糙肉厚的也不怕。

但是,如果有一些风险承受力比较小或者不听劝把全部身家押上面的朋友,近期还是赶快撤吧。

投资最怕的,就是挤兑潮的后续发酵,而这,不是用一人之力就可以单方面决定的。

雪崩之前,或许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