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看到饺子配饭,那吃的一定是个日本人

如果看到饺子配饭,那吃的一定是个日本人

定下“最任性”的目標 選擇“最任性”的教育 成就“最任性”的人生

饺子配饭,乍一听很奇怪,但在《孤独的美食家》第四季中五郎叔就就着煎饺吃起了饭,还吃得很香,似乎在日本饺子配饭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那为什么咱们会感觉这么怪异呢?

如果看到饺子配饭,那吃的一定是个日本人

叔手速太快只有饺子的残影= =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饺子的由来。

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原名“娇耳”,起源于东汉时期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为“医圣”张仲景首创。当时饺子是药用,张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药材用来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冻疮。

如果看到饺子配饭,那吃的一定是个日本人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并没有饺子配饭这么奢侈的吃法,后来在中国的饮食历史上,饺子一直承担着主食的角色在我国各地流传。然而不管形式怎么变,馄钝、抄手、云吞都是主食,米饭也是主食。在国人眼中“主食配主食”,就好像西红柿炒番茄,马铃薯炒土豆一样诡异。

如果看到饺子配饭,那吃的一定是个日本人

那为什么这么诡异的事,会发生在日本呢?

日本和韩国也超级爱吃饺子,但他们的饺子一般指煎饺,来源自二战时期的中国东北,在江户时代(1603—1867)以“菜”的形式传入日本,当时这种“外国菜”只有日本的皇家贵族才吃得到,直到昭和时代(1926—1989)才在民间流传开来。

如果看到饺子配饭,那吃的一定是个日本人

然而为何又会出现像饺子配饭这样的搭配呢? 是因为在日本,饺子一般都是煎饺,类似中国北方的锅贴。在他们的料理文化中,饺子一般6-8个为一份。一份不够吃,两份又嫌多,这个时候配上一份米饭就刚刚好了。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日本人在吃饺子时都会配上主食。

如果看到饺子配饭,那吃的一定是个日本人

万能的饺子除了和米饭配,还与同样是主食的拉面是绝配。日本的拉面汤底基本都很浓郁,食客往往只会把面吃完,而汤汁却留下很多,这个时候如果配上爽口的饺子,或是点上一碗米饭倒进汤里做成汤饭,是相当的惬意。像这样把三种主食一起吃的吃法,在日本的饮食文化中也是相当常见。

如果看到饺子配饭,那吃的一定是个日本人

如果在日本google搜索“拉面套餐”,结果也都是“拉面+煎饺+炒饭”。

如果看到饺子配饭,那吃的一定是个日本人

最近在日本的论坛看到一个帖子“中国人为什么喝粥要配大饼油条”,想想也是喝粥喝不饱,光吃大饼油条又太油太干,其实这和拉面套餐也是一个道理。

说到“粥”,其实也有着中日之间的差别,在中国喝粥一般会配上一点小菜,而在日本喝粥就是喝粥,毕竟一年也喝不上几次,日本人喝粥只有在生病的时候或者是过年时候喝“七草粥”,平常并不会去喝,这就是“粥”在日本人潜意识中留下的固有概念。

如果看到饺子配饭,那吃的一定是个日本人

好好想一想,不管怎么吃都为了吃好的吃好吃的,吃,是人类交流的第一生产力。

如果看到饺子配饭,那吃的一定是个日本人

来鳄鱼学好日语,鳄鱼的日语教室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