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乌海市:农业科技染绿大漠“黑风口”

地方|乌海市:农业科技染绿大漠“黑风口”

关注我哟

☀定期推送科技与知识产权事件,政策解读 ,项目进展,成果信息 ,科普知识等科技动态,提供政策查询、专利检索、需求对接、专业课程等诸多优质服务,内蒙古最权威的科技与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微信平台!关注我们妥妥没错!

地方|乌海市:农业科技染绿大漠“黑风口”
地方|乌海市:农业科技染绿大漠“黑风口”

乌海市绿色生态农业产业园突出科技引领,注重科技服务,与多家科研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定期进行新技术培训、新品种推荐,同时在园区内开展企业化运营,用工业化思维管理农业,引领农业走产业化之路,使得昔日的大漠“黑风口”变得天蓝树绿、瓜果飘香。

7月,乌兰布和沙漠热得让人难以接近。然而,在白灿灿的沙漠边缘,乌海市绿色生态农业产业园却给人一股清凉的感觉。

园区绿树成荫,近400栋温室一眼望不到边。行走其间,瓜果飘香。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高满虎告诉记者:“别看现在这里微风树绿,蓝天白云,过去这里可是乌海有名的‘黑风口’。”

地方|乌海市:农业科技染绿大漠“黑风口”

科技让不毛之地瓜果飘香

“黑风口”是乌兰布和沙漠的一部分,这里干旱少雨,风大沙多,而且又临近矿区,一起风就是黑风。10多年前,记者曾经到这里采访,当时虽然已经开始植树,但树木仍十分稀少。起风时,风沙裹着黑色的煤面扑面而来,不一会儿,人就满身是黑色的沙尘。

高满虎说,这些年,人们坚持不懈在这里科学植树,形成了这片绿洲,又靠科技发展农业,种植出这片绿色生态农业产业园。他介绍,在科技人员指导下,产业园采取引进品种试种,试种成功后再大面积推广的模式种植科技新品种。在一个温室大棚内,我们看到,有十几个试种品种散种其间。在一小畦,竟然试种了蒲公英;在另一小畦,笋尖已露尖尖角。

走进温室大棚,里面的设施蔬菜沙培营养液栽培技术、控制器控制水泵自动化灌溉技术等都让人大开眼界。在一处标着“雨润三禾农业科技公司”的西红柿种植温室里,自动温度、湿度控制等现代科技设施齐全,杀虫则用黄板和灭虫灯。

这座温室里,西红柿都攀爬在一人多高的棚架上,像小树一般高。温室主人柴精良说,以前普通的大地西红柿只能结3盘果,而新引进种植的“普罗旺斯”新品种目前已经结到6盘果,有2米多高,如果不是受温室高度限制,以及考虑养护成本,这个可结到12盘,高度可达3米多。

柴精良从一棵2米左右高的“树”上摘下1颗已经成熟的红色西红柿,“你们看这果实,全靠自然红,不打催熟剂。它是园区给引进的新品种,皮薄肉厚,口感好。”他说,这种西红柿上市后很受欢迎,并且通过网络已经销到了广州。

园区工作人员谢富强说,园区突出科技引领作用,注重科技服务。目前,园区已经与北京农科院、内蒙古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定期进行新技术、新品种等方面的培训与推荐,西红柿“普罗旺斯”就是园区从外地农研基地引进的品种。

地方|乌海市:农业科技染绿大漠“黑风口”

在一户标着“绿农永胜专业合作社”的温室,主人郭永胜正在采摘甜西瓜。与人们印象中西瓜都匍匐生长在地上不同的是,这里的西瓜都像黄瓜一样借着藤蔓的力量挂在一根根吊绳上。并且,个头普遍比人们常见的西瓜小很多,每个不过2公斤左右。郭永胜告诉记者,这是引进台湾品种后,又结合当地实际改良的小西瓜,被称为吊瓜。这种小西瓜是黄瓤,特别甜脆,水果刀刚切到表皮就自然炸裂了。郭永胜说,这与当地温差大,光照足,西瓜含糖量高有关。这独具特色的西瓜很受市场欢迎,平均1亩温室可产生近3万元的经济效益。

郭永胜一家尝到了科技致富的甜头,这些年不仅经常参加园区组织的科技培训,还常自费到山东寿光等地有针对性地学习新技术,引进新品种。

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郭永胜和父亲郭金奎成了当地依靠农业科技脱贫致富的典型,他们父子被乌海市农牧业局聘为科技特派员。他们还组织成立了农业合作社,带动周边1000多人脱贫致富。

工业思维引领农业产业化

农业园区里,作业路已形成环路,四通八达,温室都是按照一样的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据了解,截至目前,乌海市绿色生态农业产业园已完成投资1.1亿元,整理土地1700亩,建成温室近400栋,并引进奥峰农业公司、雨润三禾农业公司、绿农永胜专业合作社3家农业公司进行运营。

高满虎告诉记者,园区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企业运营,这避免了过去农业种植一家一户分散难以集约化、标准化经营的弊病,节省了成本,提高了产出效益。

通常人们认为,农业投入期长,并且见效很慢。但雨润三禾农业公司的做法颠覆了人们这一看法。柴精良说,入驻园区2年时间,投入200多万元,目前基本上靠现有产品产生的现金流即可实现良性运转,不用再额外增加投入。

能做到这一点,柴精良透露了秘诀,那就是用工业的思维搞农业。在转行农业前,他是一家工业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对工业化有深刻认识。看到人们对绿色生态农业产品需求越来越多,便毅然转型职业农民。在他的农业公司里,所有的温室都采取标准化作业,智能化管控温度和湿度,严格按照绿色标准进行生产。这样,不仅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也节省了人工。他目前正尝试采取工厂常用的成本核算法推行公司内部的承包经营制,即将温室分包给公司不同的人员,按产量和质量核算工人的工资,多劳多得。

高满虎说,工业化思维管理农业也是园区的一个特色,由于可耕作土地少,发展标准化高效种植是当地解决蔬菜供给数量和质量的一个必然途径。同时,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打造以绿色无公害蔬菜为主的农业园区,还解决了当地农业人口就业问题。目前,产业园内3家企业解决了150多人就业,工人人均年收入达到30000多元,而这些工人多数都是以前从事农业种植的当地农区居民。

齐延红是当地农区居民,现在雨润三禾农业公司工作。以前他种地1年收入不过1万元,如今不仅收入增长了2倍,劳动强度也比以前小了很多,并且旱涝保收。

记者了解到,如今,在乌海企业化种植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乌海市农牧业局副局长薛汉山说,乌海市农业属于城郊型,全市农业用地少,为满足市民的生活需求,发展蔬菜和特色葡萄种植一直是重点。因此,全市一直在积极推动依靠科技进步走集约化农业之路,目前,农业公司和农业合作社已经成为全市农业种植的主要力量。这为蔬菜瓜果的质量和产量提供了保证,减小了食品安全风险。为了扶持企业运用先进农业科技,不仅经常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模式的农业技术培训,还充分调动全市农业技术力量,聘请88名科技特派员下沉到一线,与种植户结成帮扶对子,定点进行科技帮扶。

地方|乌海市:农业科技染绿大漠“黑风口”

采访中,记者感受到,随着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发展,乌海市农业已经不仅是一产,而且还成为三产,发展成为观光休闲采摘业。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市民就会开车到园区和各个农业种植公司采摘,企业节省了人力,市民得到了乐趣。

谢富强刚从北京农科院培训归来。他坦言,走观光休闲采摘和认养种植,将是下一步乌海农业发展的路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