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和技术的变革,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传感器到PLC,从先进机器人到机器视觉,工业自动化浪潮正成席卷之势,激发由内而外的变革。工业自动化的推动因素在于市场、制造和技术。在市场上客户要求在于越来越定制化、更短的交付期限、满足全球化需求等,而制造上则强调高灵活性与生产效率、实时性和预防性维护以及系统兼容性等等,而各种技术如嵌入式处理器、无线连接芯片、传感器、模拟IC等不断创新亦让工业自动化得以“运转”。

架构和技术的变革,机遇与挑战并存

架构和技术的变革

“在路上”的工业自动化,将缔造巨大的机遇。仅以中国为例,2020年工业物联网规模就将突破4500亿元。

在这一股浪潮中,需要注重的是工业自动化的迭代。姜寒指出,工业自动化将由物联网带动下的工业互联网阶段,走向实时性和安全性并重的工业4.0。工业4.0将实现机器的连接,并通过IoT技术与万物互联。

无论是“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可以说都是工业4.0的本质内涵。相应地,在工业4.0的指挥下,亦催生了技术和架构变革。在架构层面,工业自动化从最初的5层金字塔架构,正朝向一个基于物联信息系统的自动化架构发展,使工厂设备能够实现内部联通、接收/理解并做出实时的决策。

架构的升级显然需要技术的“匹配”。“这就需要更多的数据、更多的传感器、更多本地化智能处理、更多有线和无线的通讯满足实时性要求。不同设备互联要考虑标准化和兼容性的要求,同时需要可扩展性、多样性的产品组合和定制化方案,在即插即用、低功耗以及小体积方面不断精进。”

传感、计算、通信和功耗成为工业自动化的重要考量,而这背后的逻辑仍是一整套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的相辅相成。

架构和技术的变革,机遇与挑战并存

工业月开启落地之旅

但工业的应用领域纷繁而又复杂,要在这诸多应用中让工业自动化成为“现实”,需要的不仅是产品和方案的构建,更需要双方需求“通道”的搭建。

TI将工业市场分为14个细分应用领域,包括自动化控制、电机、楼宇自动化、智能电网、航空航天等,针对这些细分应用提供了大量针对性的参考设计。TI希望通过工业月活动与业界分享最前沿的半导体技术及应用解决方案,加强交流,助力客户迎接工业自动化挑战。。

相比往年,今年TI工业月的最大特点是TI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起了更强大的线上沟通平台,不分地域、不分大小客户,让更多的人参与并了解到TI 针对工业自动化的全面解决方案。姜寒表示,TI希望将工业月打造成为TI的一个IP,让客户需要工业自动化方案就会想到TI。

架构和技术的变革,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工业月现场,一位工厂自动化领域的客户告诉记者,通过TI的案例分享,不仅了解到TI在千兆以太网、毫米波雷达、实时Wi-Fi等产品方面做了诸多创新,而且其参考设计在提升效率、降低功耗等方面很有吸引力,下一步将在生产线考虑引进TI的这一参考设计。

工业是TI非常看重的市场,当前成长也非常迅速。尤其是在中国工业市场,越来越多的客户正着力提升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这也让我们坚信中国工业的市场拥有广阔的前景。TI将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以适应工业更加智能化、更加互联和更加高效的升级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