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于丹事件,來談談我們如何做觀衆

從於丹事件,來談談我們如何做觀眾

好像是一夜之間,于丹紅遍了大江南北,她的講座座無虛席,掌聲雷動,餘音繞樑。雷聲尚不絕於耳,于丹又遭遇了喝倒彩。冰火兩重天,然而於丹還只能是安格於丹,歡呼和笑臉,嘲笑與譏諷,似乎都是一瞬間。

喝彩聲把于丹捧上了天,那一時期,于丹著作頗豐,講座甚多,獎品、獎狀和榮譽以撲山倒海之勢,像追星族的歡呼,一浪高過一浪,向于丹追逐而來,這些都是我們觀眾送去的。

于丹成了名人,成了紅人,成了星,成了腕。

於是,多少崇拜?多少阿諛?恐怕誰也說不清楚。

于丹身陷大家名門,享受了女王一般的追捧。人非聖人,在各種阿諛奉承之下,能保持清醒的簡直不是人,于丹是個正常人。不要說于丹,平時相處關係挺好的一班鐵哥們,箇中誰當了點小官之後,被周圍的嘍囉一忽悠,這哥們放屁都是無比正確的時候,他還能聽得進去你的意見嗎?

有人說,都是當面馬屁,背後放屁。

監獄裡的那些高官,曾經也是前呼後擁,風光無限吧?那時候的他就沒問題嗎?一旦歸為囚犯,世態又炎涼賽扇。

我們中國人很有意思,當面一套,背後一刀,這樣的觀眾或者說“朋友”並不是少數。

我們整個的群體為什麼沒有冷靜地分析和思考呢?

大家說好的時候,“我”一定要比大家說的更好;大家說不好的時候,“我”一定要比大家說的更加不好!

“我”可以錦上添花,“我”也可以落井下石。

我是個這樣的多面手,卻沒人指責,為什麼?

因為“我”是群眾,“我”是多數!

至於為什麼捧?為什麼殺?其實大多數看客是不甚懂得,只是從眾而已。

平心而論,于丹在普及傳統文化方面真的一無是處嗎?毒舌老梁批評被觀眾稱之為“入骨三寸、體無完膚”!文化的解讀和認知,都是有個人屬性的,這不可否認。周汝昌一代紅學大佬,硬是在寶玉的婚姻問題上犯了和寶媽一樣的毛病,不過是對象不同,非得安排史湘雲做寶二奶奶,並且言之灼灼說就是脂硯齋。

這個觀點,又有幾人能認同?

于丹的路子走的本來是普及工作,錯在不該去什麼名牌大學露臉,那是做學術的地方。

于丹的觀點代表不了學術界的觀點,這很正常。

但是于丹被大家捧壞了,她就有了錯誤的認識,她就說了一句“我代表大家……”大家不樂意了,說你代表不了我們,然後被轟下臺了。

於是,北大一場好端端的崑曲藝術家演唱會,硬生生成了于丹的滑鐵盧!于丹你不是崑曲行家啊,你去那兒做什麼?邀請也不能去,要學會拒絕!

比如《紅樓夢》裡的齡官,不是自己的戲,皇妃娘娘說了人家也不唱,這叫職業尊嚴!當然,這或許是於老師一時心軟或者說面薄,接受了不該接受的邀請。名人難做啊,如果不接受邀請,或許又有人說于丹拿大呢?誰知道呀!

可是,我們觀眾呢?咱不要一邊倒好不好?於老師這個場合出來的不對,不代表就此否定她一切吧?於是,她還真被否定了,當然受傷最重的是她講的《論語》。

老梁很不厚道地把人家抖肩膀的動作都給挖掘了出來,其實講得好與不好,與啥動作根本沒有關係,反正看不順眼了,你就啥都不對了!然後說到“沒用的真理”、“無比正確的真理”,說于丹講了一大堆廢話。試問,於老師站在那兒不講真理講謬誤嗎?梁老師?還有就是華麗的排比句,諷刺挖苦的一塌糊塗,換個角度來說,人家口才好,言辭好,有問題嗎?哪個演講者沒有華麗的語言和與之相配合的肢體動作?

聲明下,我不是于丹的粉絲,我也幾乎沒聽過她任何一場講座,但如果批評她作為北師大的博導如此淺白無知,是無論如何說不過去的。

有些學識,有些見識,可能不足以達到星的高度,或者說“才不配星位”,但比普通老百姓而言,人家還得算學識淵博吧?實在沒有必要一棍子搗入爛泥裡。

囉嗦了半天,小編的意思就是我們應該好好吃瓜,不要盲目追隨,也不要盲目落石,遇事有思考有分析,反駁也要有禮貌有品味,不要盲捧,也不要盲摔!


作者冷眼觀人,自由撰稿人,平臺作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