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鎖喉風是什麼?

豬鎖喉風是什麼?如何防治豬鎖喉風?

  豬鎖喉風這名字聽著總是帶著幾分不明覺厲的感覺。這是俗稱可能很多養豬人都是這麼稱呼這個豬病的。鎖喉風學名豬肺疫。是巴氏桿菌導致的急性傳染病,在夏秋季多法保育豬育肥豬為感染主體其最大特點咽喉部出現紅腫硬塊。那麼如何防治豬鎖喉風?

  【臨床症狀】

  發病突然,死亡快。有的當晚食慾正常,第2天早上死於欄內。多數病豬可見食慾廢絕,體溫升高到40.5~42℃,心跳加快,呼吸困難,常作犬坐勢,伸頸呼吸,有的臥地,有的頸下嚥喉部出現紅腫硬塊。一般出現症狀後1~3d死亡。少數病例還有乾咳、鼻流黃色漿液現象。病初發生便秘、後腹瀉的這些豬,有75%可經治療後康復。

豬鎖喉風

  【防治措施】

  (1)加強豬群的飼養管理,提高豬群的自然抵抗力合理配合飼料,保持豬舍內乾燥、清潔和良好的通風,定期進行藥物消毒。

  (2)定期接種豬肺疫菌苗。

  (3)治療 對本病敏感的藥物有青黴素、鏈黴素、四環素、土黴素、潔黴素、泰樂黴素等,首選藥物以青黴素為最好。

  ①青黴素,每千克體重8 000~10 000單位,肌肉注射,每天2次(間隔12小時)。

  ②鏈黴素,每千克體重50 mg(1 g相當於100萬單位),肌肉注射,每天1~2次。

  ③四環素、土黴素,每天每kg體重為7~15 mg,肌肉注射。

  ④潔黴素,每次每千克體重11 mg,每天1次。

  ⑤泰樂黴素,每次每千克體重2~10 mg,肌肉注射,每日2次。

二胎母豬綜合徵怎麼處理?

    二胎母豬綜合徵其實不是豬病而是母豬在進入第二輪繁殖週期後出現的母豬發情率低和產仔數量少的通稱,其主要原因是母豬在一胎中消耗了太多使得掉膘嚴重,最後出現母豬繁殖障礙。而這在規模養豬場比較少見散養戶比較多見,那麼二胎母豬綜合徵怎麼處理?

  像“母豬二胎綜合徵”的這種現象普遍的存在於散養養殖戶和家庭農場,對於規模化的養殖場也有此類型的發生,但是相對於散養戶要遠遠要低。是由於規模化養殖場飼養管理程序化,各個方面管理嚴格,飼料營養,疾病的預防措施做的相對科學規範!

  “二胎母豬綜合徵”其原因是:一是一胎母豬配種相對較早,生長髮育不完全。二是營養缺乏。三是營養儲備不足。

母豬

  以上三種情況的預防措施是:

  一、母豬配種相對過早,是由於後備母豬初情期就配種,可知這只是後背母豬的性成熟期,沒有完全的達到體成熟,一般二元母豬達到體成熟期是10個月,配種過早即使配上種也不生產過多。

  二、母豬營養缺乏,直接就會導致母豬的發情推遲或者發情不明顯,母豬對營養需求格外高,特別是以外來品種多見,其營養中的維生素的要求較為嚴格。必須另外的添加,飼料中的營養是絕對補充不足的,特別是全價料,其實並不全價。

  三、母豬營養儲備不足,主要是一胎母豬生產後,體膘失重很嚴重,本身也是需要營養,營養又不足,肯定影響發情,加上一胎母豬自身沒有發育完全,又兼顧繁殖需要,這樣的母豬肯定不會發情配種。即使發情和配種,所產生的卵子也不會很成熟,影響授精,影響胚胎的著床,即使有效的著床,也會導致胚胎的早期死亡,待生產後產仔也不會很多。對於這種情況根據個體需要要單獨處理,增加飼餵量和飼料中的營養,滿足自身也要滿足繁殖的需要,這才能有效的增加母豬的營養儲備。

  在生產實際個過程中誤區也要注意,其中“不同季節飼餵一個樣”,例如夏季對蛋白的需要就不是很多,到了秋冬季節對蛋白的需求格外的大。“不同胎次一樣的飼餵”一胎和老齡的母豬的營養需求是一樣的,青年母豬相對較少。“吃多吃少一個樣”,這樣也是不對的,對於過瘦的應當加料加營養,對於過肥的就要減料不減少營養,降低蛋白飼料的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