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少年豪俠傳

民間故事:少年豪俠傳

俠客闖天涯

自古英雄出少年,亂世洪流早立身。

1840年6月,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大清國被英國人的堅船利炮轟開國門,天朝上國的美夢碎了一地。

他出生於亂世,手足眾多,家貧如洗,童年的記憶都跟飢餓有關,眼睛常泛綠光,學堂書聲更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他在風餐露宿和沒完沒了的苦力活中成長,個子又黑又矮又壯。

許多年以後,當他戰功卓著、威名遠揚,回首童年往事時仍不忘開玩笑:“我這身板就是被太陽曬、被扁擔壓出來的!”

他沒有學識,但富有膽識。他嫉惡如仇,每當看見身邊人被貪官汙吏和地主惡霸欺壓,他便仗義執言,挺身而出,自然少不了被黑惡勢力窮追猛打的驚心動魄。

他明白,自己沒書可讀,仕途走不通,只有靠拳頭打出一片天地。武術,從小的說可以強身健體、保身立命,從大的說可以上陣殺敵,盡忠報國。

他決定拜師習武。

起初,師父嫌他身材矮小,不太願意收他為徒。直到幾個自以為高大威猛的同伴欺負他卻被扳倒在地時,師父才驚訝他的力氣大得驚人。

他的家鄉離越南不算太遠。當時,法國武力侵佔越南,企圖以越南為吊板,進而佔領廣西乃至中國的狼子野心日漸暴露。

他告誡自己要好好習武,或許有一天可以上陣殺敵,就像傳說中的抗金英雄、他的永福老鄉李珙,還有抗清英雄、他的藤縣老鄉袁崇煥。

可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父母並不想讓他習武,二老只想讓他好好地過小日子,娶妻生子。後來父母覺得亂世習武,能保身立命,才點頭讓他去了。

當然,父母絕沒想到不起眼的兒子竟然懷抱武功報國的雄心,否則他們會阻攔的。

他20歲時,家中的光景已慘淡不堪。

一天早上,父親把他叫到跟前,“光靠家裡這幾分薄田貧地已不足以餬口,你到鄰縣投奔親戚吧,或許能找到一條生路!”

此時的他已長成了小夥,武功高強,勇力傍身,就算賣苦力,也不愁沒活路。

此時的大清國彷彿一個夕陽武士,一步三滑,搖搖欲墜。

偏遠的廣西,接連爆發了幾場農民起義,建立了太平天國、大成國、昇平天國、延陵國四個政權。

在鄰縣的親戚家裡,他目睹農民起義軍驍勇善戰,攻城拔寨,痛打貪官汙吏,分田地給貧苦農民。

他熱血沸騰,很快成為農民起義軍的一員。他武藝高強,戰場上持大刀衝鋒殺敵,連獲提拔。

不幸的是,隨著清廷瘋狂反撲,他所在的農民政權很快被打垮了,他頂禮膜拜的“延陵國王”兵敗被殺。

彈指一揮間,功名塵與土。

他不甘心束手就擒,當時他手下有幾百號人,他絕不會把兄弟們的性命丟進深淵。於是,他領著那幾百號人跑到越南東潮,自立為首領,蟄伏下來,等待東山再起。

他從小過慣了顛沛流離的日子,但那都是在祖國。如今身處異國他鄉,就算枝繁葉茂,根基也不牢。

他毅然離開越南,率部回到保勝(今雲南河口)投靠已威名遠揚的黑旗軍。

黑旗軍領袖劉永福見他武功高強,手下有精兵良將,欣喜萬分,提拔他為黑旗軍左營管帶。

他加入黑旗軍,如魚得水,似龍入海。

沒多久,越南王室請求黑旗軍出關赴越抗法。他隨軍出征,手持大刀上陣衝殺法夷。

1871年12月21日,在河內城郊羅池,他率部大敗法軍。激戰中,法夷指揮官安鄴掉落土炕,他及時趕上,一刀砍下頭顱。

1882年5月13日,黑旗軍與法夷發生紙橋大戰,激戰中,他刀斬法軍上校司令李威利。

中法戰爭,屢勝法夷真英雄;不敗而敗,喪權辱國腐清廷。

清廷有感於他為國立功,誥授其為“龍虎將軍”。

他姓吳,名鳳典,廣西上思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