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劃分爲6區1縣的3線城市,享有「華南要衝,粵東門戶」之稱

廣東省劃分為6區1縣的3線城市,享有“華南要衝,粵東門戶”之稱

廣東省劃分為6區1縣的3線城市,享有“華南要衝,粵東門戶”之稱

廣東省劃分為6區1縣的3線城市,享有“華南要衝,粵東門戶”之稱

廣東省轄市,位於廣東省東部,韓江三角洲南端,北接潮州,西鄰揭陽,東南瀕臨南海。境內韓江、榕江、練江三江入海,大陸海岸線長217.7公里,海島岸線長167.37公里,有大小島嶼82個。

汕頭為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21-22℃,日照時間2000-2500小時,降雨量1300-1800毫米。

汕頭是全國主要港口城市、中國最早開放的經濟特區、海西經濟區重要組成部分。汕頭港於1860年開埠,素有“嶺東門戶、華南要衝”、“海濱鄒魯、美食之鄉”美稱,享有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投資環境百佳城市、中國品牌經濟城市、國家知識產權工作示範城市、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國家信息消費試點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中國文具生產基地。

廣東省劃分為6區1縣的3線城市,享有“華南要衝,粵東門戶”之稱

廣東省劃分為6區1縣的3線城市,享有“華南要衝,粵東門戶”之稱

廣東省劃分為6區1縣的3線城市,享有“華南要衝,粵東門戶”之稱

歷史沿革

宋朝時,汕頭是揭陽縣江都的一個漁村。元代稱為“廈嶺”。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後,屬潮州府新設立的澄海縣。明神宗萬曆三年(1575年),汕頭被稱為“沙汕坪”。清康熙八年(1669年)改浦水寨為汕頭汛,汕頭之稱開始見諸史冊。因市區原處韓江三角洲之沙堤上,常設柵薄捕魚,柵薄古稱汕,故名沙汕頭。康熙五十六年,清政府在這裡築炮臺,此地改稱“沙汕頭”(沙汕頭炮臺),雍正、乾隆期間,逐漸被簡稱為“汕頭”。乾隆二十一年,清政府在媽嶼島設立“常關”。

廣東省劃分為6區1縣的3線城市,享有“華南要衝,粵東門戶”之稱

廣東省劃分為6區1縣的3線城市,享有“華南要衝,粵東門戶”之稱

廣東省劃分為6區1縣的3線城市,享有“華南要衝,粵東門戶”之稱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即咸豐八年(1858年),《天津條約》修定,劃潮州為通商口岸。由於潮州城區民眾的強烈反抗,使得外國人主動放棄在潮州城區貿易,改而選擇了相對安全的汕頭為通商口岸,進行貿易。咸豐九年十二月初九(1860年1月1日),潮海關在媽嶼島成立,美國駐華公華若翰之弟華為士被任命為潮海關第一任稅務司,而俞恩益被清政府戶部任命為潮海關第一任海關監督,汕頭正式開埠[2],成為全國第三個、全省第二個設海關的口岸。恩格斯在其著作《俄國在遠東的成功》一書中認為汕頭是五個通商口岸之外唯一有一點商業意義的口岸[3]。自此,汕頭開始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相對安全的環境,逐漸超越了潮州城區,成為了粵東的經濟中心。1906年11月16日,連接汕頭和潮州的潮汕鐵路通車,這是中國第一條商辦鐵路。鐵路控制福建西南及廣東東部出海要衝,營業額甚為可觀,日均貨運量約為100噸以上,收入幾乎可以和日本東海道的鐵路相等,是中國營業狀況最好鐵路之一。

1918年2月13日發生震級為7.5級的汕頭大地震,是廣東省有歷史記載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地震,華人城鎮房屋幾乎全部倒塌,駐汕各國領事和洋商耶同罹巨劫,其中法國、荷蘭領事館倒塌,而英國、日本和美國領事館也受損嚴重。震後汕頭民眾和海外華僑開始城市重建,1921年汕頭成立市政廳,與澄海分治,但仍隸屬潮循道管理。1922年8月2日,颱風登陸汕頭,並給汕頭地區帶來嚴重破壞,這也是20世紀中國最嚴重的一次颱風災害[4],史稱1922年汕頭颱風。

1925年9月,在廣州國民政府東征軍第一次東征中被打敗的廣東軍閥陳炯明殘部,乘東征軍主力回師廣州之機發動叛亂,佔領汕頭,廣州國民政府為徹底消滅廣東省的軍閥勢力,統一廣東革命根據地,由總指揮蔣中正、政治部主任周恩來等人率領東征軍進行第二次東征,並於11月4日收復汕頭。1927年9月,八一南昌起義部隊從福建入粵,接連攻克潮州和汕頭,起義軍在進佔潮汕七天期間,曾經在汕頭等地建立革命政權,史稱潮汕七日紅。

1930年汕頭正式設市,成為中國首批設市的城市之一。汕頭老市區是以小公園為中心,周邊的安平路、國平路等街路呈類似法國巴黎凱旋門附近以扇形放射狀分佈,加上兩側的“四永一昇平”、四安一鎮邦,東部的舊“鹽埕頭”、北邊的紅亭、南側的“汕頭港”,形成了當時的繁華商業區、居民區。1933年,汕頭港出入口船舶共計4478艘次,噸位6324468噸,佔當年全國沿海港口貨運量的8.76%。20世紀30年代,汕頭港口吞吐量曾居全國第3位,僅次於上海、廣州,商業之盛居全國第7位,是粵東、閩西南、贛東南的交通樞紐、進出港口和商品集散地[5]。

廣東省劃分為6區1縣的3線城市,享有“華南要衝,粵東門戶”之稱

廣東省劃分為6區1縣的3線城市,享有“華南要衝,粵東門戶”之稱

廣東省劃分為6區1縣的3線城市,享有“華南要衝,粵東門戶”之稱

廣東省劃分為6區1縣的3線城市,享有“華南要衝,粵東門戶”之稱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日軍對中國大陸實施經濟封鎖。1938年10月廣州淪陷,汕頭成為華南地區最後一個對外聯繫的口岸,大批海外抗日物資均由汕頭港轉運中國內地。為切斷中國的補給通路,1939年6月21日端午節凌晨,侵華日軍突襲汕頭,潮汕戰役爆發,當時守衛潮汕的國民革命軍僅有一個獨立旅和兩個保安團,雖然駐守官兵在吳奇偉和華振中將軍的指揮下奮起迎擊,但由於日軍數量佔優,汕頭於當日下午失陷[6],開始長達6年的日據時期。1945年8月15日,日軍宣佈無條件投降,9月28日,潮汕受降長官、抗日戰爭第七戰區12集團軍副總司令徐景唐接受日軍南支那派遣軍23軍參謀長富田直亮的侵汕日軍投降書,汕頭光復[7]。1949年10月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縱隊第二、第四支隊擊敗守衛汕頭的國民革命軍,汕頭市區同潮陽縣、澄海縣解放。1950年2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一軍控制南澳島,汕頭全境解放。

1950年3月15日成立汕頭市人民政府。1958年,設立汕頭專區,潮汕地區的行政、文化中心向汕頭轉移。1969年7月28日,強颱風維奧娜登陸汕頭,是汕頭自1949年之後強度最大、持續時間最長、波及面最廣、危害性最大的一次颱風,史稱“七·二八風災”,當時在汕頭西郊牛田洋圍墾造田的470名官兵和83名大學生在護堤時悲壯捐軀[8]。1981年,經國務院批准,在汕頭龍湖片區試辦經濟特區,汕頭的經濟建設進入新的階段。1983年7月13日,中共廣東省委撤銷汕頭地區建制,實行地市合併,市領導縣的體制。汕頭市管轄揭陽、饒平、澄海、潮陽、南澳、普寧、惠來、揭西、海豐、陸豐、潮州市等10縣1市以及安平、同平、公園、金砂、市郊5個市轄區和一個經濟特區。同年9月1日起,海豐、陸豐兩縣劃歸惠陽地區管轄。

1984年11月及1991年11月,汕頭經濟特區兩度擴容,先後將廣澳、金園、昇平等地納入特區。1991年,汕頭調整行政區域,潮州、揭陽分設地級市[9]。

2011年5月1日,汕頭經濟特區範圍擴大到汕頭全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