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指南|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学院介绍系列之物理与能源学院

报考指南|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学院介绍系列之物理与能源学院

福建师范范大学物理与能源学院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1907年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创办的理化科。1953年9月,由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建协和大学等教学研究机构中的相关专业合并组成了福建师范学院物理学系,1972年更名为福建师范大学物理学系。2003年在整合和优化原物理学系和原校实验中心部分资源的基础上,组建物理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根据学校工科学院组建方案,2012年物理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分设为物理与能源学院、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物理与能源学院现拥有近5000平方米的教学科研实验室,周边环境优美。拥有60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为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学院下设物理系、能源与材料系、实验中心、大学物理教学部、量子调控研究所、新能源工程中心。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5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5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35人。学校特聘著名物理学家郭光灿院士为双聘院士,并任物理与能源学院名誉院长。学院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闽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

学院拥有福建省物理学“高原学科”、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能源与材料物理博士点、能源与材料工程硕士点、课程与教学论(物理)硕士点等,还拥有学科教学(物理)、材料工程等专业硕士点。本科物理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材料物理专业是省级创新创业试点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是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

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成绩显著,近10年在本科教学方面获得了10个国家级和23个省级的教学成果奖和“质量工程”项目,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

学院重视科学研究并推动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建设量子调控及新能源材料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太阳能转换与储能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两个一理一工的科研及应用开发平台。近10年来,学院共承担100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50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被SCI收录350余篇,包括在国际著名杂志Phys. Rev. Lett.、Adv. Mater.、ACS Nano等SCI一区、二区期刊上发表150多篇;获得7项省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奖。

报考指南|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学院介绍系列之物理与能源学院

★ 物理学

★ 材料物理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报考指南|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学院介绍系列之物理与能源学院

★ 现有物理学福建省高原学科、凝聚态物理福建省重点学科、凝聚态物理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凝聚态物理福建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

★ 拥有物理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含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光学、能源与材料物理等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物理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含光学、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无线电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等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授权点,另有物理教育硕士、材料工程等专业硕士点

★ 拥有物理学、材料物理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3个本科专业,其中物理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材料物理专业是省级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

报考指南|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学院介绍系列之物理与能源学院

★ 已建成从本科到硕士直至博士的完整的物理学、材料物理和新能源方向的人才培养体系

★ 拥有近5000平方米的教学科研实验室,80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为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

报考指南|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学院介绍系列之物理与能源学院

报考指南|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学院介绍系列之物理与能源学院

报考指南|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学院介绍系列之物理与能源学院

★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5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5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3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5人

★ 特聘著名物理学家郭光灿院士为双聘院士并任物理与能源学院名誉院长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

★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

★ 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

★ 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

★ 闽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

★ 省级教学名师1人

★ 省五一奖章获得者1人

★ 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

★ 省“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5人

报考指南|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学院介绍系列之物理与能源学院

★ 10个国家级、23个省级的教学成果奖和“质量工程”项目,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

★ 承担100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

★ 发表50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被SCI收录350余篇,包括国际著名期刊Phys. Rev. Lett.、Adv. Mater.、ACS Nano等SCI一区、二区论文150多篇

★ 获得省科学技术成果奖7项,其中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

★ 获得福建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理一工的创新平台

★ 学生在全国大学生中学物理教学技能大赛、美国(国际)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中成绩突出,共获得200多项省级以上奖项

报考指南|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学院介绍系列之物理与能源学院

报考指南|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学院介绍系列之物理与能源学院

物理学

专业优势:该专业是福建师大最早设置的专业之一,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办学历史,经过几代物理人的努力,已经在国内树立了很好的品牌。目前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本专业同时开展“物理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和“卓越中学物理教师培养计划”本科人才培养。拥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福建省物理学一级重点学科、福建省物理学“高原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物理)硕士点、学科教学(物理)专业硕士点,已形成从本科到博士阶段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物理学专业始终坚持面向中学,深入中学,服务中学,不断培育教师教育特色,特别重视对师范生教学技能和教具设计能力的培养;坚持对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数学物理方法、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普通物理实验、电工与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等;专业课包括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近代物理实验、固体物理等;教师专业教育课程包括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教师专业技能、物理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物理学科教学设计、物理学科教材教法实验、现代教育技术等。

就业情况:毕业生从事教师工作的比例最高,此外还有考研、公务员、选调、跨行业从业、自主创业等。近三年物理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9.3%以上,毕业生参加教师招考在各地区基本名列前茅,部分学生被推免或考取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厦门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所的研究生继续深造。

报考指南|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学院介绍系列之物理与能源学院

材料物理

专业优势:本专业是省级创新创业试点专业。拥有材料物理本科、能源与材料物理、能源与材料工程和材料工程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凝聚态物理和能源与材料物理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与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点形成了紧密相连、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学科群,形成了本专业从本科到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本专业优势特色方向主要有:新型能源材料(储能材料、太阳能材料、节能材料)、光电子材料、磁性材料、人工智能材料、先进材料设计与碳基材料等。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优势和兴趣,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和专业方向专长训练。本专业教师、研究生及部分本科生已在物理及材料科学领域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高质量论文,取得了一批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

核心课程: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化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制图、数学物理方法等)、专业课程(量子力学、固体物理、材料热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材料科学基础实验、材料物理综合实验、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材料与能源前沿专题等)、个性发展课程(按专业方向选修)以及素质拓展课程。

就业情况:本专业毕业生的具备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毕业生本科就业率达到98%以上。就业去向: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此外,本专业每年约有28%左右的毕业生进入研究生阶段进一步深造,其中大部分优秀学生被推免进入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等著名研究院所或高校攻读研究生。

报考指南|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学院介绍系列之物理与能源学院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专业优势: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2011年教育部批准设置的本科专业,福建师大是首批招生高校之一,是全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2016年本专业获评为福建省高等学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2017年获批建设中外及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项目(教育部项目)。专业拥有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能源与材料物理、能源与材料工程和材料工程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凝聚态物理和能源与材料物理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与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点形成了紧密相连、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学科群,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和博士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确定了新能源工科人才岗位胜任力培养目标,构建以“学中做、做中学、做学合一”为导向、以创新创业训练和工程实践为依托的新能源类工科专业“一体两创三应用”工程实践教学体系。2017年,““一体两创三应用”能源工科实践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教学改革成果获得第八届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核心课程: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化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制图、数学物理方法等)、专业课程(固体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新能源基础实验、新能源综合实验、单片机技术、传感器应用、嵌入式系统、新能源中试工程化实训等)、个性发展课程(按专业方向选修)以及素质拓展课程。

就业情况:通过能源类工科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就业去向主要有大型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如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网龙网络控股有限公司等;此外,本专业每年约有30%左右的毕业生进入研究生阶段进一步深造,大部分优秀毕业生推荐免试或考上进入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等著名高校或科研院所攻读研究生学位。

报考指南|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学院介绍系列之物理与能源学院

报考指南|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学院介绍系列之物理与能源学院

报考指南|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学院介绍系列之物理与能源学院

报考指南|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本科招生学院介绍系列之物理与能源学院

中共党员,物理与能源学院2017届物理学学生,本科在校期间曾任学院团委副书记。曾被评为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共青团干部、校优秀共青团员、校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院优秀志愿者等多项荣誉称号。连续四年综合素质排名全专业第一,入选物理与能源学院“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福建赛区一等奖。获得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种运用于公交收费的红外线扫码收费仪);参加2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同时主持1个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保送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通讯地址:福建省福州闽侯上街大学城福建师范大学物理与能源学院

邮编:350108

网址:http://cpe.fjnu.edu.cn/

联系电话:0591-22868189

学院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关注学院官方微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