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大学在并入浙江大学前是个怎样的学校?

dr259


浙江大学和原杭州大学的发展脉络

浙江的近代教育起始于1845年美国传教士在宁波办的崇信义塾,因太平天国战乱,1867年迁往杭州,属小学性质。1880年大学毕业的美国人裘德生任校长,给义塾加入了西式中学内容,几年后改名育英书院,中学性质。1910年在之基础上建立了教会之江大学,次年迁往钱塘江边(现之江路51号)。

1897年求是书院在杭州普慈寺中成立,育英书院给予师资上的大为支持。求是书院多次改名,到1912年再改称浙江高等学校,1914年7月停办。浙大官网现将求是书院作为浙大起源。

1927年,浙江工专、浙江农专、普慈寺地皮(求是书院旧址)合成第三中山大学,次年改名浙江大学。

普慈寺地皮(位于现在的大学路130号)新建文理学院,工专(蒲杨巷杨官弄报国寺)作工学院,农专作农学院(当时在笕桥,1934年迁往华家池)。

1952年院系调整,浙大变成工科大学。鉴于原校址分散且不理想,国家在西湖边玉泉为浙大新建一个集中的校区(位于现浙大路38号),即现今玉泉校区,苏式设计,采用对称设计的教学楼。

解放初到1952年院系调整,原国立浙江大学、国立英士大学、教会之江大学、省立医科学院、省立师范专科及解放后新建的俄文专科等几所大学拆分重组,构成了调整后的浙大、浙师院(后被并入杭大)、浙农院(后改浙农大)、浙医院(后改浙医大)。

杭州大学(天目山路)是解放后新建的,起先和浙大无关,1958年将浙江师范学院(在1952年由之江文理、浙大文理、省立师专合成,获取之江校园)并入后有了些浙大血脉。

1998年浙江把全省四所211大学浙大、杭大、浙农大、浙医大合并成浙江大学,开创了全国高校大合并风气之先。浙农大之前合并过天目林学院和舟山水产学院,因此,当今浙大实际由历史上的很多所大学构成。

浙江大学现在的7个校区,玉泉(西湖西北侧,浙大路38号)是解放后的浙大,华家池(西湖东北向,凯旋路268号)是浙农大,西溪(西湖正北向,天目山路34号)是杭大,湖滨(西湖东侧延安路,原医大,卖了),紫金港(城外东北部塘北新区,余杭塘路388号,买生地新建),之江(西湖西南向,钱塘江边,之江路51号)是原之江大学所在,还有舟山(舟山浙大路1号)和海宁(海宁海州东路718号)校区。

合并后浙大负债很多,2000年初将西湖边延安路黄金闹市区100多亩地的医大老校园卖给香港嘉里集团拿了二十几亿(现香格里拉酒店及周边所在),这在当时是一笔惊人的巨款。从卖地款中用了一部分买城北郊生地建了紫金港新校区(余杭塘路388号),由浙大、同济、华南理工联合设计,主楼日月楼,还有启真湖。

现在的本科生都在紫金港新校区就学。

浙江大学在1999年又率先开办了合作办学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民办低分高收费,起先是发浙大文凭的。后来此风泛滥,国家在2003发文定义这类为独立学院并指导要作区分,2008年则直接明确规定分开招生并发独立文凭。


竹林饮烟


合并前的杭州大学全校的情况我就不说了,只说物理系和化学系,恢复高考后,物理系本科毕业生中出了三个院士,化学系两个。光两个系就出5个院士!特别说明杭州大学的特色是文科见长,把杭大并入新浙大主要目的,应该也是为了加强其文科吧,目前浙大的文科资深教授(相当于院士)除后来引进的外,都来自杭大!但从杭大的非主流专业的物理,化学两个系就出5个院士这个例子,大家可自行分析当时的杭大是什么水平!


往事回忆145770286


杭州大学(现为浙江大学西溪校区),于1998年9月与原浙江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等四所高校合并组建成立新的浙江大学。也开始了杭州大学在新浙江大学的一个新篇章。

那原杭州大学是个怎么样的学校呢?

原杭州大学是一所文理商法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是浙江省的重点大学。

杭州大学前身最早是创建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和育英书院,1901年-1914年曾几度易名,1914-1927年停办;1928演变为“国立浙江大学”,育英书院于1914年沿革为私立之江大学。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浙江大学部分系科转入兄弟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留在杭州的主体部分被分为多所单科性院校,后分别发展为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也就是说,杭州大学本来就是“国立浙江大学”的一部分。

杭州大学从1994年开始,启动“博士化工程”,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引进高职称、高学历人才,1991年以来共引进博士69人,有高级职称者14人;学校在职称评聘上,不搞论资排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全国高校中较早实行对青年教师职称的破格晋升。从1987年至1995年,先后有170多人(次)被破格晋升为教授、副教授,其中40岁以下的教授19人,35岁以下的副教授89人,他们已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崭露头角,有的已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一定影响。1994年下半年,学校决定实行100名跨世纪优秀人才工程,首批评定53名年龄在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为校跨世纪青年学科带头人,其中5名被浙江省评为首批跨世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在1996年9月学校通过了国家教委“211工程”主管部门预评审,进入了国家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100所高校之一。

原杭州大学还是个名人辈出之地。像国学大师姜亮夫、一代词宗夏承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建功、女文豪琦君等都毕业或曾经任教于原杭州大学。

如果杭州大学未与浙江大学合并,杭州大学现在肯定会是一所“211”工程大学。但与浙江大学的合并让杭州大学能够更好的发展,并提前迈入了“985”工程大学的行列,正可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逐梦卡拉


杭州大学历史悠久。

前身最早是创建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和育英书院,1901年起曾几度易名,1914-1927年停办;后来求是书院于1928演变为“国立浙江大学”,育英书院于1914年沿革为私立之江大学。1937年日军占领杭州,抗战期间,浙大举校西迁,在贵州遵义、湄潭等地办学七年,1946年秋回迁杭州。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浙江大学部分系科转入兄弟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留在杭州的主体部分被分为多所单科性院校,后分别发展为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浙江大学文学院和理学院的一部分、之江大学文理学院与解放后创办的浙江师范专科学校、俄文专科学校合并,成为浙江大学的部分。1958年部分学校学院又与新建的杭州大学合并,定名杭州大学。5月3日为校庆日。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大学停办,后招收工农兵大学生,1977年杭州大学迎来了高考恢复后的第一批大学生。1998年9月由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等四所高校合并组建成立新的浙江大学。



学科设定

四校合并前的杭州大学设有13个学院:外国语学院、金融与经贸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旅游学院、人文学院、法学院、管理学院、计算机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乡镇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1个分校:义乌分校;28个系:中文系、历史系、哲学与社会学系、新闻系、外语系、经济系、金融系、国际经贸系、财政与会计系、经济管理系、旅游管理系、工商管理、法律系、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教育系、数学与信息科学系、物理系、化学科学与技术系、环境科学系、生物学系、生物工程系、生物医药学系、资源与海洋工程系、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心理学系、体育系、电子工程系、区域与城市科学系等。学科门类涵盖文、史、哲、理、经、法、工、教育八大类,有全日制学生8500余人。学校还设有大学外语、公共体育、计算机基础、政治理论等4个教学部,成人教育学员5500人。


办学理念

学校秉承“求是、育英”的校风,教学总体水平显著提高。有3项9人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7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在第一、第二届全国高校优秀教材评选中,3部自编教材获国家级优秀奖,5种获部委一等奖,6种获部委二等奖。研和科技开发项目2800余项,获得专利46项,3次获国际奖,15次获国家级奖,140余项获省部级成果奖。1996年学校科研经费2723万元。学校建立并完善了教学、科研、产业一体化的格局,建立了三结合实体,校办产业已有一定规模,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杭州大学是对外开放较早的高校之一,每年接收培养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高级进修生、研究生100多人。学校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巴西、俄罗斯、韩国等12个国家的55所院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聘请外籍专家客座教授来校任教,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同时,经国家教委批准,杭州大学被列为可以向港澳台胞、海外侨胞招生的学校。



师资力量

四校合并前杭州大学有专任教师近130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8人,教授164人,副教授509人,讲师584人。教师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成员4人,国家教委理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11人,受到国家级表彰42人(次),担任国际学术组织领导工作的49人,有165位教授、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杭州大学一贯重视学术梯队的建设,从1994年开始,学校启动“博士化工程”,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注意引进高职称、高学历人才,1991年以来共引进博士69人,有高级职称者14人;学校在职称评聘上,不搞论资排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全国高校中较早实行对青年教师职称的破格晋升。从1987年至1995年,先后有170多人(次)被破格晋升为教授、副教授,其中40岁以下的教授19人,35岁以下的副教授89人,他们已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崭露头角,有的已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一定影响。1994年下半年,学校决定实行100名跨世纪优秀人才工程,首批评定53名年龄在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为校跨世纪青年学科带头人,其中5名被浙江省评为首批跨世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硬件条件

四校合并前的杭州大学图书馆有藏书165万册,中外文期刊1万余种,各系还设有专业资料室。1989年成立【杭州大学出版社】,共出书600余种。学校建有文物馆,收藏品达3491件,其中不少属珍贵文物。学校校园网已与国家教育科研网联通,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与效益。 杭州大学占地面积980余亩(约65.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2万余平方米。校园内林荫夹道,绿草如茵,景色宜人,环境清幽,为师生员工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舒适的环境。



学校前景

1996年9月学校通过了国家教委“211工程”主管部门预评审,正式进入了国家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100所高校之一。 百年历史之间,原杭州大学是个名人辈出之地。像国学大师姜亮夫、一代词宗夏承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建功、女文豪琦君等都毕业或曾经任教于原杭州大学。而近年,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王旭烽、绿城集团老总宋卫平、南都集团老总周庆治等杭大学子的成名更是提升了原杭州大学的社会声望。 杭州大学坐落于杭州天目山路上,就是目前的位置。 与医科大学,浙江农业大学,老浙大四校合并成了新浙大,杭州大学已成为历史名词,现在为浙江大学西溪校区。


凌晨天亮


合并之前杭州大学是一所文理商法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是浙江省的重点大学,校址濒临风景秀丽的西子湖,1998年9月由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等四所高校合并组建成立新的浙江大学。现在为浙江大学西溪校区。


杭州大学的中文、历史、教育学、数学、心理学、生物、化学等学科,都强于当时以工科为主的浙江大学。实际上,当时的合并直接导致了现在浙江地区名校校贫瘠的现状,合并最得意的是杭电这类学校,而不是原来的211大学浙医、浙农、杭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