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通報2018年上半年全國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

生態環境部今日向媒體通報2018年上半年(1—6月)全國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

通報指出,2018年上半年,2050個國家考核斷面(1940個為國家地表水評價斷面,110個為入海河流斷面)全部採用採測分離模式開展監測,其中,1940個國家地表水評價斷面中,實際開展監測的斷面1925個,其餘15個斷面因斷流、交通阻斷等原因未開展監測。

總體水質狀況。2018年上半年,1940個國家地表水評價斷面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70.0%,劣Ⅴ類斷面比例為6.9%。主要汙染指標為化學需氧量、總磷和氨氮。

生态环境部通报2018年上半年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

圖1 2018年上半年全國地表水水質類別比例

各流域水質狀況。2018年上半年,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西北諸河、西南諸河和浙閩片等十大流域Ⅰ~Ⅲ類水質斷面佔73.3%,劣Ⅴ類佔7.2%,主要汙染指標為化學需氧量、氨氮和總磷。遼河、黃河、海河和松花江流域氨氮平均濃度劣於Ⅲ類水質標準;遼河流域總磷平均濃度劣於Ⅲ類水質標準;海河流域化學需氧量平均濃度劣於Ⅲ類水質標準。

十大流域中,西北諸河和西南諸河水質為優,浙閩片河流、珠江和長江流域水質良好,黃河、淮河、海河和松花江流域為輕度汙染,遼河流域為中度汙染。

生态环境部通报2018年上半年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

圖2 2018年上半年十大流域水質類別比例

生态环境部通报2018年上半年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

圖3 2018年上半年十大流域化學需氧量平均濃度

生态环境部通报2018年上半年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

圖4 2018年上半年十大流域氨氮平均濃度

生态环境部通报2018年上半年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

圖5 2018年上半年十大流域總磷平均濃度

重要湖(庫)水質狀況。2018年上半年,監測的111個重點湖(庫)中,Ⅰ~Ⅲ類水質佔65.8%,劣Ⅴ類水質佔7.2%。影響湖(庫)水質的主要汙染指標為總磷、化學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

各地進一步對重點湖(庫)富營養化狀況進行監測,結果表明:6個湖(庫)呈中度富營養化狀態,佔5.6%;23個湖(庫)呈輕度富營養狀態,佔21.5%;其餘湖(庫)未呈現富營養化。其中,

太湖為輕度汙染、輕度富營養,主要汙染指標為總磷;巢湖為輕度汙染、輕度富營養,主要汙染指標為總磷;滇池為輕度汙染、輕度富營養,主要汙染指標為總磷和化學需氧量。洱海水質良好、中營養;丹江口水庫水質優、中營養;白洋淀為輕度汙染、輕度富營養,主要汙染指標為總磷、化學需氧量和高錳酸鹽指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