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常務會議原則通過柴油貨車汙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計劃、城市空氣品質排名方案

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7月20日主持召開生態環境部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柴油貨車汙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計劃》《城市空氣質量排名方案》,聽取2018年上半年全國空氣和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的彙報。

會議指出,打好柴油貨車汙染治理攻堅戰是黨中央確定的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七大標誌性重大戰役之一,對加快降低柴油貨車汙染物排放總量,打贏藍天保衛戰具有重要意義。要堅持“車、油、路”統籌治理,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以及中西部等區域為重點,以貨物運輸結構優化調整為導向,以車用柴油和尿素質量達標保障為支撐,以柴油車(機)達標排放為主線,建立健全最嚴格的機動車全防全控環境監管體系,大力實施清潔柴油車、清潔柴油機、清潔運輸、清潔油品行動,全鏈條治理柴油車(機)超標排放,降低汙染物排放總量,促進城市和區域空氣質量明顯改善。

會議強調,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重要講話精神的具體實踐,也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大戰役。要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強化使命擔當,以改善長江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堅持汙染防治和生態保護“兩手發力”,推進水汙染治理、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三水共治”,突出工業、農業、生活、航運汙染“四源齊控”,深化和諧長江、健康長江、清潔長江、安全長江、優美長江“五江共建”,大力實施長江生態環境空間管控、排汙口綜合整治、工業和航運汙染防治、水資源優化配置、生態系統管護等重點措施,著力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確保長江生態功能逐步恢復,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會議指出,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今年上半年全國空氣、地表水環境質量穩步改善。要把“真、準、全”作為環境監測工作的立足點和著力點,繼續加強監測數據的質量監督,保證監測數據質量。進一步加大環境質量信息公開力度,定期向社會發布空氣、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

會議決定,為加強社會監督,推動地方政府切實採取措施改善環境質量,有效形成城市間空氣質量“比、趕、超”的良好氛圍,綜合考慮大氣汙染防治重點區域以及其他因素,在對全國74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綜合排名的基礎上,進一步將排名範圍擴大到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汾渭平原、成渝、長江中游城市群、珠三角等重點區域的地級及以上城市,包括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定期對以上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和空氣質量變化程度開展排名,並向社會公佈排名前20位和後20位城市名單以及其他相關城市環境空氣質量信息,充分發揮“排名”對地方政府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的“倒逼”作用,為推動全國空氣質量改善和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發揮積極效應。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黃潤秋、翟青、趙英民、劉華,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生態環境部紀檢監察組組長吳海英,副部長莊國泰出席會議。

部機關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