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愛頂嘴怎麼辦?

Elf41166477230


很多七歲到九歲的媽媽們同樣會遇到你這樣的問題。為什麼孩子會出現之前聽話,現在不聽話了呢?之前我們的教養模式,都是以媽媽帶兒子那種姿態,也就是要讓他乖乖的,那孩子一直都是乖乖的。我們對孩子的約束力或者是我們對孩子的包辦、替代、溺愛都比較多一些的時候,在他沒有能力反抗的時候,他一定是你讓我怎麼做,我就怎麼做,你讓我乖,我就是乖。但是孩子到了七歲以上,他的自我意識完全形成了,他現在開始想要獨立的空間了,他開始有獨立的思維,開始考慮為什麼我就不能自已去做事情?也就是說他想自我突破一下,那這個時候他一定會與大人的意見不合,你讓他這樣做的時候他不願意,因為他想擺脫這種束縛。之前全都是命令似的跟孩子溝通,指定式的溝通模式,在這個年齡段不可取了。為什麼不可取?因為他不想再被命令了,他已經自我意識完全形成了,想自己是獨立個體了。有一些孩子上了小學後竟然敢離家出走,就是他完全有獨立意識,他認為可以養活自己,所以他離開家。但事實上孩子們這個年齡段並不能夠養活自己,所以有些孩子離家出走再回來。這是一種自我的一種體驗和冒險。



這個孩子現在不想被束縛,所以他開始拒絕聽話,就是以前媽媽讓乾的事兒,現在開始用反駁的方式。那麼親愛的媽媽,聽到這裡你千萬不要心痛,我們要換一個角度想,我們的孩子成長了,思想成熟了,他再也不用我們盯著他了,他開始有獨立的思維了,他開始可以規劃自己的小世界了,所以這個階段最好的模式,是把他要做的事情由他自己去規劃。我們就在旁邊觀察,在旁邊鼓勵,喝彩就好了。比如說我們要跟孩子進行深度的溝通,這個溝通要從感受他開始,讓孩子知道你感受到了他。“我知道你已經七歲了,你已經長大了,你有了自己的想法,恭喜你,媽媽為你感到驕傲。所以從現在開始,你就是一個大孩子了,不是以前需要媽媽照顧的小baby了,所以現在開始,我會把你的權利全部還給你,由你來規劃自己所有的事情,尤其是關於學習和生活方面的。那怎麼規劃呢?每天你是回家先寫作業,還是先玩兒,你自己來規劃,什麼時間段寫什麼作業,也由你來規劃。你如果需要媽媽的幫助,媽媽就幫你,不需要我可以在旁邊照顧著你,看著就可以了。”這個規則,如果我們主動地交還給孩子,他一定會自己做好規劃。當然在執行的過程中,起初她並不會做的那麼好,但是我們家長要鼓勵他。而不是他說了這樣做他沒做到,我們馬上就去罵他,打他,指責他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我們告訴他,“你明天可以做得更好,我知道你一定可以做得更好,因為這是你自己做的一些規劃。如果你需要幫助你就來告訴我。”這樣的模式,孩子覺得有人支持他,那他就願意去做好自己,跟自己相關的一切的規劃。

你也知道,現在電子設備對孩子的誘惑力非常大,其實並不是孩子,包括每個大人,現在已經離不開手機了,我們已經愛不釋手了,何況是孩子呢?所以在這個階段,我們更多的與孩子進行平等的溝通和交流,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然後讓她學會規劃,寫完作業之後玩手機,那麼玩兒手機要有一個時間的限制,不是讓他全交給他,讓他無限期的玩兒,這是不可取的。你可以說,已經寫完作業,而且作業的正確率都已經達到很高了,剩下的時間我可以玩兒一下,比如說電子設備,在半個小時以內,我們可以跟孩子達成一個共識,“半個小時以內你停止了,明天你就繼續可以玩兒,如果你不能控制自己,不好意思,明天你可能玩電子設備的權利被剝奪了。”當然更好的方式是一定要培養孩子更多的興趣愛好,讓他慢慢的遠離電子設備,比如說,跑步、打球,做手工、繪畫,唱歌,這些所謂的興趣愛好,其實完全可以,讓孩子減少玩電子設備的機會。但是如果你的孩子一點興趣愛好都沒有被培養出來,他必然唯一的興趣就是遊戲,那你只能通過讓孩子規劃自己的遊戲時間,然後我們去一次次的監督和管理他。慢慢的讓他養成好的習慣,儘量不被遊戲所控制,也就是沉迷於網絡遊戲。一但孩子沉迷於網絡遊戲,就對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會受到很深的影響。



總結一下,七歲以上的孩子,我們就要知道他心裡特徵,他要有獨立的空間,他有獨立的思維模式,他想用他的方式去處理事件。OK,我們就要跟他用最合理的溝通模式。首先一點,我們要尊重孩子的選擇和孩子所做出的規劃。我們要由衷地跟孩子進行一次幾次,甚至每一天跟他進行談話,是的,這個教育比較好,跟他談的主要內容就是聽聽他想說什麼。也就是第二步,傾聽孩子的內心世界。第三步,當我們的孩子做出規劃的時候,家長應該尊重他的選擇和規劃,然後幫助他完成他規劃的內容。包括學習和生活方面的。另外一點就是要培養孩子各種興趣愛好,減少孩子對電子設備、電子遊戲的一些迷戀。


馬秀老師:長頸鹿幼兒園園長,兒童心理行為諮詢師


教育秀秀看


很多人會說現在孩子比當初我們那時要聰明,確實,因為環境的變化,現在電視,打電話,平時大人在聊天等這些信息都會對孩子有一定的影響,使他接觸的信息量相當我們這一代人來說,已經變大了很多,故此現在和孩子交流還真的要講究一些方式方法,才有利他的成長,以下總結了八點注意事項: 1、要把孩子當朋友。 平時與孩子溝通過程中,不要用命令的口氣和他說話,把他當朋友一樣,站在他的立場和觀點,用他最喜歡的語言和他交流,在聊天的過程中把大道理用簡單的語言融進去和他聊,他就愛聽,如果都是用命令、強迫的方式讓孩子聽話,孩子就會反感,平時通過講故事,做遊戲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所謂道理,因為他玩的開心高興的時候是最容易接受大人教育的。 2、孩子溝通要順著來。 平常有些父母對孩子總是直接指出他的缺點,喋喋不休,結果是孩子聽多了沒效果,充耳不聞,比如:“昨天放學怎麼這麼晚才回來,今天放學給我立刻回家”,這樣孩子就覺得父母管著很煩,有種逆返心理,所以和孩子溝通要注意用語,如:“放學你不及時回家,媽媽很擔心,媽媽會去找你的,知道嗎,”這樣他就容易接受,孩子是個“順毛驢”,只能順著來,一旦有逆反心理就麻煩了。 3、孩子心理和態度。 與孩子溝通時父母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反應,不要老是自己象放炮一樣直管說,有的小孩是不會用語言來反對父母的,但他會下意識的用行動或肢體語言反應出來,這時就要靠大人去觀察的,從孩子的眼神,肢體語言都可以看的到他的心理狀態,如果是很怕很煩的感覺,這時就要改變自己的方式了,換個話題或調整一下環境,千萬不能形成習慣。 4、孩子成長進度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和指示去成長,聽話照做,平時工作忙就打個電話問寒問暖,可是時間一長忽視了一個很重要的細節,平時都是大人在指示孩子,而很少去聽孩子說他的心理話,而孩子感覺與父母難以溝通,代溝必然越來越深。所以家長與孩子說話時的耐心很重要,不但要聽完孩子的講述,還要理解孩子所表達的意願,否則就很容易形成交流不暢而使雙方之間有代溝的產生,所以父母一定要孩子的成長進度。 5、千萬不要打擊孩子 如果孩子在外面做了調皮的事情,或受了委屈,回家後家長千萬不要用“你太傻”、“大笨蛋”、“真讓我失望了”、“你不如xxx”、“警告你……”、等帶有命令、警告、責備、謾罵、等負面意義的語言,讓孩子感到自己就是沒用、就是傻,這樣對孩子心理成長還來很大陰影,經常變換新鮮的話題會引起孩子的興趣,多給孩子鼓勵和表揚,這樣他就會和你無話不說。 6、孩子問題特別多 每次針對孩子提出問題時,作為父母都要應認真的瞭解其真正含意,並針對孩子的需要做出回答。比如孩子問:“爸爸今天不上班嗎”、他問這的目的是:“爸爸不上班就陪我玩”、父母與孩子交流的話題都是來自生活中,因此在生活中培養孩子敏銳的觀察力,和好奇心是很好的教育。帶孩子觀察身邊的各種事物,一花一草,路上汽車品牌,街上行人的穿著顏色等,都是交流的素材,這樣孩子的觀察力就會自然而然地提高,父母是孩子啟蒙老師,所以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孩子來說都是有影響的。


柚子經典永恆


育兒問題,我不是專家,我只能從身邊的人事,自己的一些考量來提供參考。

我小的時候,少被父親體罰。這在農村,同齡人中不多見。印象中,父親對我們幾個管束不多,只是督促我們多看書,好好學習。地裡的活,最小的我少有插手。有一年週末放假,我到田裡幫忙插秧。捲起褲筒,光著腳丫,踩在柔滑的水田裡,感覺有種異樣。也許是我不小心,踩到土裡的蟲子,被狠狠咬了一口。於是,熱鬧的水田裡,一個身穿白色襯衫的男孩,高一腳低一腳得一路飛奔,嘴裡嚷嚷著“我被蛇咬了”,也不知摔了幾跤,整整一個上午坐在河邊的小船上,不停地清洗不青不腫的傷口。父親和母親,周圍的鄰居都笑了。從那之後,我再沒有脫鞋光腳下過水田。父親也沒有說什麼,只是有點語重心長:這活不是你乾的,所以你得好好學習。

我說這件事,就是想說明,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遇到種種事情。他會懦弱,會勇敢;會振奮,會頹廢;會溫順,也會執拗。撫養孩子和飼養小動物有著本質的不同,養一條狗一隻貓,它們永遠只會對主人“搖尾乞食”,但是孩子隨著成長,其對人、對事、對物的判斷會發生變化。這種變化,不僅僅表現在孩子身上,成年人也一樣。常說的笑話:有了媳婦忘了娘。其心態大致如此。

曾經的乖寶寶,不再唯你是聽,不再依賴你。從情感上說,特別是女人,一心照顧孩子,慢慢發現他(她)開始不像以前跟屁蟲似的,或者你說東他非要往西的逆反現象,難以接受。我覺得,我們作為父母,需要換個角度來思考。培養一個孩子的目的,是什麼?我們希望他們一直圍著自己轉,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嗎?即使我們沒有“望子成龍”“光宗耀祖”的奢望,至少我們希望他們能夠獨立生存,今後的生活幸福。如此,我們就該給予他們選擇權和自決權。一輩子養在花圃裡的鮮花,花期是短暫的,經不住風吹雨打,日曬。只有歷經風霜坎坷的磨鍊,才能成長成材。

我們老家有句老話:不跌不摔,長不大。

很多時候,孩子的變化,讓我們的心態變得焦慮,甚至後怕。一個無比依賴我們的人,是不是就此“移情別戀”了,還是他們遇到了什麼大的變故(現在不良信息太多)。後怕,是他們會不會就此走上歧途,更重要,後怕我們無法對其管束,家長的權威受到損失。我個人的觀點,覺得大可不必。換個角度想一想,我們自己是不是也從年幼長起來的,我們也經歷著這樣那樣的叛逆,挫折,最後不照樣成年。

當然,不是說就此放任不管,而是改變居高臨下發號施令的姿態,換一種合作的模式與之交流。有些問題可以協商,有些問題可以任其處理,有些問題不可妥協。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有著言傳身教的優勢,如“某某音樂世家”、“某某書畫世家”等等。但是,這種言傳身教同時也是一種弊端。就是父母自身的修養,會潛移默化地感染孩子,他們會從我們身上學到好的一面,也會學到壞的一面。我曾有個朋友,說他的鄰居是對年輕夫妻,有一次剛剛學語的小孩在聚會時冒了一句粗話,大家很是愕然,原來這對小夫妻在家裡常常粗話吵著玩,孩子也就學會了。

孩子對待父母的態度,會隨著成長不斷變化,這是一個正常的心智成長過程。在他們長大的過程中,作為父母也需要積極主動調整師長、朋友甚至合夥人的角色。

通俗點講,越長越大的孩子,他們不再需要發號施令的司令員,而是需要一個出謀劃策的參謀長。父母分發的不再是判斷題,而是選擇題。

有選擇,才能有擔當。有了擔當,才能成人成材。這難道,不是天底下每個做父母的,最大的心願嗎?

如果對我的話題感興趣,請關注@來自水泊不是梁山


來自水泊不是梁山


孩子不聽話愛頂嘴怎麼辦?

7歲的孩子正好是幼小銜接的關鍵期。建議父母的成長至少要比孩子的成長快2年。提前瞭解孩子在轉入小學前必須具備的能力。對家長有效溝通才有真正的幫助。

1. 疊被子

這個技能應該在幼兒園中班的時候完成,在大班階段鞏固。孩子在幼兒園期間主要任務是生活習慣,自理能力的養成。

自理能力的形成,從孩子學習模仿,到參與,到獨立完成,熟練掌握一般是四個步驟,家長要有四周訓練的心態,引導孩子,幫助孩子學習,並在孩子能力的逐步成長的時候,給以及時的鼓勵。當孩子熟練掌握的時候,家長就可以放手,並開始下一個習慣的訓練。沒有訓練過程,或者匆忙的教授,都是沒有關注孩子生長特點的失誤。如果孩子是7歲,沒有養成好的自理能力,靠說教妄圖使孩子就範,是徒勞的。

2. 寫作業

這個習慣是在7歲左右的時候,從幫助孩子認識課表,整理書包,做計劃,完成作業幾個學習習慣養成連在一起訓練的。而每個習慣,都要經歷,示範,模仿,逐步參與,獨立完成,熟練掌握的過程。沒有前期的引導和訓練,就直接提出要求,對於7歲的孩子,特別是生活習慣沒有得到良好指導,並已經很熟練的孩子來說,難度是不言而喻的。往往在小學期間,孩子在學習習慣和學習成績,上課聽講方面落後,都不是智商的問題,都是生活習慣沒有養成,拖了學習習慣的後腿。

3. 7歲孩子的溝通

無論孩子幾歲,溝通的方法和成人的交談都是一樣的,尊重為先,接納為首。正確的溝通方式,傳達正確的養育方式,所以,鼓勵各位家長,張開嘴嘮叨之前,先要對症下藥,然後再思考如何說,怎麼說,往往事半功倍。如果家長實現瞭解孩子成長特點,前期花了時間和耐心引導和訓練孩子。再跟孩子溝通的時候,孩子就不會因為嘮叨而跟家長頂嘴了。


英語學糖


針對問題,不同的人會採取 不同的方法。

傳統的方法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所以會採用強硬的方法,小錯罵大錯打,逼著孩子來聽話。有效嗎?應該有,而且效果根據我們的推想應該還不錯,你看看我國古代的明人名家,哪一位不是在傳統的家庭長大,難道不會收到棍棒教育嗎?

現代的方法奉行民主平等,主張與孩子平等交流,家長與孩子交朋友,出現問題,要心平氣和地平等地交流,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有效嗎?應該有,不然不會那麼多人主張。

還有一種懶辦法,出現問題不聞不問,放任自流,讓孩子自由成長。還可以細分為兩類,一類是“假”懶,家長藏在孩子的背後,悄悄地給孩子做善後工作。一類是“真”懶,家長真的不管,讓孩子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自己承擔後果。

讀者朋友,不知道你喜歡哪一種方法呢?


雨一直在下滴滴答答


我認為父母是孩子的啟萌老師,首先要做到身教重於言教。做好榜樣帶頭,起到模範作用。其次就是讓孩子樹立是非觀念,明白什麼是對錯。不能強行管制。只有他(她)自已知道真的錯了,才能接收家長的管教和懲罰。否則會事得其反,產生逆反心裡,收不到好效果。

其次與孩子做好勾通,擺事實,講道理。用理服人。

如果孩子硬是油鹽不進,不講道理,那隻能是"淘氣的孩子,給他(她)兩巴掌了。"小點還好管,大了成氣候了,就不好管了。

其次在孩子面前講信用,不能言而無信。例如:要獎勵什麼,說到辦到。辦不到的事也不許諾。講誠信也是在孩子面前樹立好形象的關鍵。僅此這些,謝邀請回答。


春風舞動2


如果孩子正常表達自己的意見,這個不叫頂嘴,這個叫正常溝通。父母教育孩子千萬不要有控制他的心裡,而要有幫助他成長的心裡。你和孩子對話,要有平等的心裡,不要高高在上的姿態。如果你多活幾十年,跟一個7歲的孩子正常交流,道理都不在你那一邊,那你就要反省反省,到底是你口才太差,還是孩子說的話有道理。舉例子,你說“快去寫作業”,如果孩子說“我自己的時間自己安排,我先看電視再寫作業”。那麼作為父母應該給予孩子一定的自由,你可以說“好的,寶貝,我們規定9點半必須睡覺,你可以自己安排寫作業和玩的時間,但是到了9點半作業沒寫完就不能再寫了,你明天自己去跟老師解釋”如果他沒有完成作業唄老師批評之後,就知道安排時間的重要性,他也就成長了。


印尼菠蘿


我們首先需要明確的問題是,什麼叫作“不聽話”和“頂嘴”。

關於“不聽話”:

孩子在幼兒時期,由於對社會的接觸面狹窄,心理發展處於對父母強烈依戀和依賴的階段,所以顯得“很聽話”;一個七八歲的孩子,自我意識直線增強,目光也更多地投向外界,對事物建立自己獨立思考,所以會顯得“不聽話”。

關於“頂嘴”:頂嘴的時候,我們更多是為了反抗而反抗,並不是完全為了講道理或者是解決問題。所以,當孩子頂嘴,父母要想清楚以下幾個方面:

1、孩子頂嘴是為了發洩他不滿的情緒,最近孩子是否遇到不開心的事情、父母有否做到陪伴和傾聽孩子?

2、家裡的成員是否經常出現情緒化的對話和互懟?這些都會成為孩子接受了的“溝通方式”。

3、孩子日漸長大,父母是否沒有給予相對應的自主、獨立的空間孩子?


發現爸爸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心理生理都在成熟,他會受到周圍各種環境的薰陶,或許是家長,電視劇,或者同學。他們好奇心重,模仿力強,有時候出於好奇,或者性格中的小叛逆,做一些和大人意願相違背的事情很正常,每個孩子都要經歷的,不可能說孩子從小到大都特別聽話。

而且,聽話就一定好嗎?孩子沒有自己的思維,只是一味的按照你說的來,這會嚴重影響他的創造力,影響他的性格塑造。我建議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多遵從孩子的心願。

像你說的這種情況,你可以去留意一下他為什麼會改變之前養成的習慣,出於什麼原因,孩子的行為都是有原因的,家長的做法也都是對他們有巨大影響的。不能出事就批評或者訓斥孩子,這是最不可取的做法。


餘音嫋嫋繞樑不絕


你讓他幹什麼,他偏不幹,什麼都要對著幹,讓人火冒三丈。“一個巴掌拍不響”,孩子和父母頂嘴並非無緣無故的,父母也應當反思一下自己,認真分析產生的原因,多與孩子談心,瞭解孩子為什麼這麼做的原因。


我覺得在處理的時候,家長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然不僅達不到效果,還會起到反作用。之前跟孩子交流的時候,大聲呵斥他,他也會大聲回過來,不僅起不到作用,事情反倒越來越糟糕,後來控制好情緒,跟他好好溝通,明白他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從他的角度來考慮,效果就好很多。

作為家長無論孩子犯了多大的錯,都不要急躁下結論,先要問清事情的來龍去脈,再決定怎麼處理,不翻舊賬。賞罰前,要講明道理,讓孩子徹底信服。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父母要起到帶頭作用,言傳身教,如果父母自己都時常跟愛人頂嘴,跟老人發生衝突,那管教孩子的力度就可想而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