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的黑秃鹫,二战初期盟军士兵的噩梦,JU87斯图卡!

二战之前,德国开始整军备战,大批新式装备在研发,新的战术被制度定出来,德军按照古德里安的作战思想组建了用于快速闪击的装甲部队,但是为了配合闪击战,同样需要一批能够提供空对地火力支援的轰炸机,斯图卡就是在这种作战思想下诞生了出来。

呼啸的黑秃鹫,二战初期盟军士兵的噩梦,JU87斯图卡!

其实早在一战时期英国就已经研制出了俯冲轰炸机,但是由于当时技术的限制,双翼机在进行俯冲之时,速度和反应迟钝得让人恼火。首次投入实战中便被激烈的防空炮火打得粉碎,但是俯冲轰炸机的潜力确实被所有人看在眼里,同坦克一样,俯冲轰炸机这种最早由英国人发明出来的装备,却是由别人发扬光大的。20年代时候,美国和日本两个新近崛起的海洋大国,不约而同的看上了俯冲轰炸机的潜力,并大力进行研发,用于攻击水面舰艇。

呼啸的黑秃鹫,二战初期盟军士兵的噩梦,JU87斯图卡!

1935年德国开始秘密整军备战,所以也需要一款俯冲轰炸机来提供对地支援作战,此次竞标有海因克尔、容克斯和阿勒道三家公司共同竞标,择优而选。而容克斯对此早有准备,早在1934奶奶就已经动手研发样机,研发出了3架原型机,随后通过不断试验进行改进。

呼啸的黑秃鹫,二战初期盟军士兵的噩梦,JU87斯图卡!

而在帝国空军内部也有着很大的反对声音,反对一方认为这种飞机采用低空俯冲飞行会被敌军的防空火力所击毁,是个非常鸡肋的飞机。但是德国空军老将乌德特将军作为新任的空军技术总监,力排众议继续研发俯冲轰炸机。

斯图卡的完成版采用了有如倒着的海鸥翼般的机翼,由于是要采取垂直俯冲轰炸,故此斯图卡飞行员需要承受高达6个G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驾驶员能够承受这种压力飞机机身也不需要经过加固处理,否则将会出现俯冲到一半整架飞机凌空解体的现象出现。对此容克斯公司给斯图卡加装了一条坚固的大梁,机身重要位置加装高达一吨的装甲,使得斯图卡不会变成一只脆弱的火鸟,但是这样的加装也是的斯图卡彻底丧低了机动性,即便老式战斗机也已可轻易玩弄着将其击落。

呼啸的黑秃鹫,二战初期盟军士兵的噩梦,JU87斯图卡!

早期的斯图卡仅仅装备了一挺7.92毫米航空机枪,可以携带6枚总重量在1800KG的航空炸弹;直到在苏德战争开始后才加装了两门37毫米机关炮,以此来对付敌人的装甲部队。在波兰战场上,斯图卡和梅塞施密特109战斗机一马当先,现在地面部队开始攻击前现行摧毁对方的机库、燃料库、飞机场等等。

法国战役期间,当时的德国坦克远不是法国坦克的对手,更多的时候采取分割包围,切断对方的补给线,耗尽对方的补给,保卫迫使对方投降;但是真正起到摧毁对手坦克的,还是要靠斯图卡这样的俯冲轰炸机来消灭对方,在敦刻尔克的沙滩上,法国的平原上,每当盟军的士兵听到那熟悉的呼啸声,都会不约而同的喊道,“斯图卡”然后俯身卧倒,装甲兵纷纷放弃坦克逃到公路一旁,而他们的坦克则是成为了这些高傲的帝国秃鹫的战功。

呼啸的黑秃鹫,二战初期盟军士兵的噩梦,JU87斯图卡!

当然让斯图卡绽放自己的最大的成就是在苏联战场上,战争开始的第一天,近300架斯图卡光临苏联的飞机场,一天之内超过1800架苏军飞机被摧毁,其中大多数都是还没来得及起飞便被摧毁在机场之上。

但是成也苏联,败也苏联1943年之后,德国转入战略防御状态,苏联的新式战斗机层出不穷,德国的战鹰已经守护不住自己的天空,缺少掩护的斯图卡,无异于送到虎口的羊羔,逐渐退出了战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