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古人如何琢玉,有图有真相!

现在玉器加工技术的先进提高了不少效率,整体工艺水平也突飞猛进,玉是在古代有的产物,很好奇古代没有现代这些设备是如何打造的,故宫博物馆里收藏着12幅《制玉图》,讲述了古代玉公制玉的整个过程!

《捣沙研浆图》

图说古人如何琢玉,有图有真相!

过去制玉的砣,本身的硬度不足以琢磨掉玉的一部分。它是靠着在砣与玉之间的沙,一点一点地磨掉玉石的某部分。沙是从天然沙中淘出的,分红沙、黑沙、黄沙、黑沙硬度最高,可以达到8-9度。捣沙、研浆是把琢磨用的沙加工到要求的精细程度。把捣制研好的沙,放到器皿中沉淀,沉淀过程中,精细自然分层。

《开玉图》

图说古人如何琢玉,有图有真相!

把大块的玉石分解,要用类似于伐树用的锯的。开玉时在弦上加解玉沙,并不断加水,慢慢把玉材“磨”开。

《扎砣图》

图说古人如何琢玉,有图有真相!

琢磨玉的轮子叫“砣”,扎砣的主要作用相当于“切”。把玉材切开,或切掉部分,大点的玉石要用大弓,小点的用小弓,更小的或部分的就用扎砣。

《掏堂图》

图说古人如何琢玉,有图有真相!

在鼻烟壶、瓶、碗、笔筒、杯等玉器,都要掏膛儿。要在玉器上先钻出一个眼,然后用金钢钻的砣一点一点地把内部的玉磨掉。

《透花图》

图说古人如何琢玉,有图有真相!

《打眼图》

图说古人如何琢玉,有图有真相!

《皮砣图》

图说古人如何琢玉,有图有真相!

皮砣是牛皮制成的,是玉器的最后工序抛光上亮用的。

在古代要做成一件玉器,当时的工艺、器械是需要好几年才能打造出一件精品。难怪只有社会上层人士才能使用、佩戴。


分享到:


相關文章: